股四头肌配合下肢外展功能锻炼对轻中度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3-19 10:08:24

股四头肌配合下肢外展功能锻炼对轻中度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股四头肌配合下肢外展功能锻炼对轻中度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功能锻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为早期膝骨关节炎的防治探寻有效简便的治疗途径,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试验组b、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0例。三组患者分别在第1d、第2w、第12w记录WOMAC症状体征评分,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三组疗效对照评价。结果 经过12w的观察,三组组内治疗前后WOMAC评分及疼痛、关节僵硬、功能评价三个项目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股四头肌;下肢外展;功能锻炼

膝骨性关节炎(Keen Osteoarthritis,KOA)是慢性、退变性、发展性的骨关节病变,临床上中老年人群多发,骨关节炎病初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膝关节疼痛和关节静息后的活动滞后,随着病情的变化关节表面会出现骨赘,直至出现关节功能障碍或影响日常生活[1]。下肢功能锻炼属于KOA治疗方法中的一种,具有副作用小、治疗简便的优势。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课题所有病例来源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国医堂门诊患者,病例收集时间2013年9月~2014年7月,将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120例病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试验组a、试验组b及对照组,每组40例。课题结束时,按照剔除标准及脱落病例,有96例完成本项研究,试验组a有31例,试验组有b28例,对照组有37例,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性别、影像学及表现等分布情况无显著性差异。

1.2诊断标准[2] ①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②X线片(站立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③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WBC

1.3影像学诊断标准 0级:正常;Ⅰ级:可能有骨赘形成;Ⅱ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有明显的骨赘;Ⅲ级:关节间隙变窄较明显,中等量骨赘,有硬化性改变;Ⅳ级:关节间隙明显变窄,大量骨赘形成,严重硬化性病变及明显畸形。

1.4病情轻重分级 采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疾病变化分级标准(WOMAC指数),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分为轻、中、重度,重度:总分>48分,中度:21~48分,轻度:总分≤20分。

1.5纳入标准 ①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综合属于轻中度的患者;②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符合Kellgren-LawranceX线分级呈0级、Ⅰ级、Ⅱ级;③患者既往无基础病,进行功能锻炼不会对关节造成额外负担;④愿意配合本试验方法进行12w的功能锻炼的患者;⑤进行功能锻炼的时间内没有服用与该疾病治疗相关的药物患者;⑥年龄在40~70岁的患者。

1.6剔除标准 ①未能进行及时准确的数据记录的患者;②膝关节出现感染或其他干扰因素的患者;③未按医嘱执行者,如没有连续7d进行功能锻炼者;④因不可抗拒因素或者患者死亡造成病例脱落者。

1.7方法

1.7.1试验组

1.7.1.1试验组a ①常规治疗:对患者有病变的膝关节行手法治疗,20min/次,2次/w,同时配合神灯远红外照射患肢膝关节,15min/次,2次/w;②股四头肌的等张运动:患者仰卧位,伸直抬高患肢,同时踝关节极度背伸,至最大限度后缓慢放下至离床面约20cm,坚持10s后,放下休息,换健侧肢体抬高方法同前,双下肢轮流进行,1组每侧20次,1d5组。

1.7.1.2试验组b ①常规治疗:同试验组a;②股四头肌的等张运动:同实验组a;下肢外展运动:侧卧位,下肢伸直,做下肢外展动作,至最大限度后缓慢放下至离床面约30cm,坚持10s后放下休息5s,单侧20次1组,然后换另一侧,1d5组。

1.7.2对照组 常规治疗同试验组a。

1.7.3观察指标 本研究在第1d,第2w及第12w3个不同时段根据膝关节的功能评分表得分对关节疼痛程度、僵硬程度、关节功能活动度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并将结果进行记录。

1.7.4 疗效指标 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通过治疗本研究各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疗效对比情况,配合WOMAC测评分数差值进行疗效综合评价:疗效指数=(治疗前测评分数-治疗后测评分数)÷治疗前测评分数×100%。临床控制:疗效指数(n)≥80%;显效:50%≤疗效指数(n)

1.8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本课题所得数据进行统计,所有计量资料进行正态分布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其分析结果用(x±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多样本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2结果

2.1治疗评分情况 治疗第1d,第2w,第12w分别对各组患者膝关节的疼痛程度、关节僵硬程度、功能活动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根据各组患者评分进行统计,得到如下结果,见表1,表2。

2.2 临床疗效评价 显效率=(临床控制+显效)/N×100%,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N×100%。见表3。

3讨论

3.1膝关节的解剖[3] 膝关节的主要结构包括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及髌骨的关节面,关节外附着的肌肉和肌腱在膝关节功能活动中是重要动力结构。股四头肌止于在髌骨的上极连带其延伸部分髌韧带,为膝关节的伸膝装置。膝关节的伸屈主要依靠前侧股四头肌及后侧的股二头肌来完成,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产生疼痛,在行走过程中患者神经系统抑制患肢进行承重行走,影响行走中身体的平衡,就有损伤的危险。

3.2功能锻炼 在肢体运动过程中,肌肉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动疗法能够改善关节活动度、改善疼痛、增强肌肉力量。肌力在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往往存在下肢肌肉力量的软弱[4,5],膝关节的稳定性是需要肌肉的力量来支撑的。膝关节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关节表面软骨的承重力分布情况改变,软骨不堪重负发生病变,膝关节出现关节的炎性病变。因此,增强伸膝装置及屈膝装置的力量,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是防止骨性关节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之一。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后期临床症状表现为关节不同程度的疼痛,严重者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最后不得不进行关节置换术,其改善关节活动度及疼痛的前提是术后康复阶段进行了积极有效的下肢肌肉功能锻炼[6]。现代学者已基本达成共识,膝骨性关节炎的病变主要是关节表面软骨的病理改变,而软骨损伤,以及由此引起的软骨组织的减少可能是由于关节液中某些因子及炎症介质引起,并促进此进程的发生发展[7]。

4结论

本研究通过观察股四头肌等张运动及下肢外展运动对轻中度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前后,对各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两组的疗效差异,证实功能锻炼在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过程中的能有效防治轻中度膝骨性关节炎,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活动度,增强关节稳定性,并且有副作用小、治疗简便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马哲,冯浩.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2011,6(8):970-971.

[2]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8,36(1):29.

[3]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840-1841.

[4]曹龙军,章礼勤,周石,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股四头肌动员能力和肌力储备改变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1):30-34.

[5]师东良,王宁华,谢斌,等.膝骨关节炎患者与正常人股内侧肌、股直肌和股外侧肌收缩特征的对照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6):508-513.

[6]高娜,陆相云,林燕,等.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不同功能锻炼方式的比较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8,8(2):9-11.

[7]尹若峰,邱贵兴.骨关节炎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09,2(1):71-73.

上一篇:维生素C与葡萄糖同时检测以消除其对血液葡萄糖... 下一篇:多种解离术在喉返神经严重粘连包裹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