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空间与外环境的视线关系对建筑意义的营造

时间:2022-03-19 06:43:44

建筑空间与外环境的视线关系对建筑意义的营造

摘要:建筑空间的非物质属性是其意义所在,而非物质属性是依赖于其物质属性而存在的;建筑空间与外环境的视线关系属于物质层面,这种关系会直接影响建筑意义的营造 。

关键词:建筑空间 视线关系 建筑意义

Abstract: The intangible property of architectural space is where the architectural significance from, and the intangible property is dependent on the material properties.The relation of the sight lines between architectural space and environment belongs to material category, and this relationship will directly influence the construction of architectur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architectural spacethe relation of sight linesarchitectural significance

中图分类号:TU-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空间有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种属性。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在这里讲的就是空间的物质性,而物质性的建筑空间是指我们可以身处其中的由实体围合的空的部分。布鲁诺・赛维也认为空间才是建筑的主角,建筑由此与其他艺术品区别开来。舒尔兹(Christina Norberg-schulz)提出了建筑的场所精神概念,他认为场所作为存在空间的具体化,有空间和特性两个方面。空间即场所元素的三度布局,特性即气氛氛围,是该空间的界面特征,意义和认同性,即场所精神――建筑空间的非物质属性。芦原义信认为,空间是由一个物体同体验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芦原义信,1985),这种相互关系其实对应的就是“场所精神”。场所精神是建筑空间的意义所在,而建筑空间的场所精神是依赖于其物质属性而存在的,所以本文中所论述的建筑空间的视线关系,就是指由物质的建筑空间的视线关系营造出非物质的建筑空间的主题气氛,即由物质视线去营造非物质意义。

建筑空间与外环境的视线关系有两个方面,即建筑对外环境的意义和建筑空间内部视线可达的建筑外环境对建筑空间的意义。这里建筑空间与外景的视线关系取决于两者的相对空间关系,一种是建筑是环境的一部分,其可能是融合于外景或者成为外景的延伸和扩展部分,也可能强调自身存在与周围环境的相异性;第二种是将外景引入建筑空间中,成为空间情节的一部分,以此强化空间主题,渲染空间气氛。那么建筑空间是如何通过与外景的视线关系去实现其意义的呢?

1建筑之于外景的意义

建筑作为周围环境的一部分,其存在势必会影响周围环境,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也是其意义所在。从建筑空间与外景的空间关系,其视线关系可以概括为三类:消隐、延续、强调。

1.1消隐的

从环境去寻找建筑,建筑空间形体消隐于建筑环境之中,保持了对原环境语境最小的改变,成为环境天然的一部分。从视线的角度,本文将这种建筑空间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称为消隐。消隐于外景的建筑空间,是对环境语境本身的尊重,也是对建筑空间存在意义阐释的一种结果。

如阿纳尔多・波莫多罗对意大利圣贝纳迪诺的厄比诺(urbino)墓地的扩建,他设计了一系列暴露出来的地下墓穴,从上面观察,像是由大地母亲那里来的巨大的力量震裂而成的十字交叉的裂缝,充满着神秘和崇拜;建筑空间消隐于山体中,独立而神秘,让来访的生者在悼念的同时,也会欣慰于死者拥有了一个栖息之地,安静但并不孤独。而洛杉矶大屠杀博物馆,位于一座公园内,设计师将建筑潜藏在地面以下,使得连绵起伏的公园景观在建筑屋顶上延续,建筑本身也成为公园景观的一部分。这是大屠杀博物馆对公园整体氛围的尊重。博物馆自身,利用各种地下空间元素,表达屠杀事件本身的残忍,唤醒观者的人性的觉醒。

2.1.2延续的

建筑空间延续原有环境的肌理,成为周边环境的有机扩展和延伸部分。从视线的角度,本文将这种建筑空间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称为延续。建筑是一个个生命体,它们作为一个“群体”集聚的时候,就形成了环境的肌理。这种肌理是当地人类生活状态的载体和见证,建筑个体的意义是因为其在建筑群体中的存在,它是群体的一分子,延续肌理也是一种存在方式。

安仁建川博物馆群落工程的设计,就是在尺度和功能采用融入社会环境的方式。尺度上沿用古镇街巷的尺度和密度,延续古镇的肌理;在功能上将“抗日战争”、“艺术品”和“民俗”三个主题的博物馆拆分为20个分馆,混杂于500亩聚落街坊中。以之钟博物馆为例,在总平面功能布局上,刘家琨将博物馆一分为三,分别占据三个地块的中间部位,让出周边沿街口岸布置商业;沿街巷底层基本为商店,按照当地惯例,底层开敞并使用适合当地商店经营的卷帘门。

1.3强调的

建筑空间保持着独特的形态,不受周边环境的限制和影响,它只为了说明它自己。从视线的角度,本文将这种建筑空间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称为强调。建筑空间对自身的强调,也是对其意义的强调。

美国911国家纪念公园,将两个“虚池”作为设计主题,强调着世贸中心存在过的形态,让世人铭记恐怖事件带给人类的伤害。德国柏林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在柏林市中心,勃兰登堡门和波茨坦广场之间,离德国联邦议院和总理府所在地近在咫尺,在这样一个具有历史的、政治气氛的区域,柏林大屠杀纪念馆完全开敞,艾森曼用了2711块灰色的矩形水泥墩阵来强调其存在。

2外景之于建筑空间的意义

建筑空间作为环境的一部分,与周边建筑和自然景观有着共同的语境,将外景引入建筑空间中,能够从客观上诠释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使得建筑内外互动起来,建筑外景能够更加突出建筑空间的主题,渲染空间气氛。根据外景内容,引入建筑空间的外景,可以分为建筑景观和自然景观。

2.1建筑景观的引入

建筑空间外部的建筑景观,对新建的建筑空间有着直接的影响,它们之间的视线关系和意义关系也是相互关联的。

如德国历史博物馆新馆,处于历史建筑包围之中,对面是巴洛克式的军械库,周围的新警士厅、 老博物馆都为古典建筑。贝聿铭在新馆朝向古典建筑的一侧,采用了大面积的弧形玻璃廊厅,这样新建筑透明的墙体本身成为一个展窗,老建筑成为新建筑室内景观的一部分。同样是贝聿铭的作品,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中的玻璃金字塔内部,可以看到卢浮宫的全景,从这种“我中有你”的视线关系,新旧建筑之间的意义关系就不言而喻了。

2.2自然景观的引入

自然的元素,比如说阳光、远山、水面……都能给人本能的安静平和感,建筑空间中引入这些自然元素,能够有力的传达人类心底的对自由、安定的向往之情。

日本长崎和平纪念馆的建筑核心“祈祷厅”,其矩形玻璃墙体贯穿到地面“水盘”之上成为透明的纪念碑,纪念碑之间是天窗,天窗框着的是随着时间和季节不停变换的天空:有流动的白云、跳跃的阳光和掠过的飞鸟……天空的安详和纯净为祈祷者提供了安静平和的祈祷气氛。设计者通过天窗,将天空引入了功能空间,这种借用和引入外景的手法,是非常巧妙且有效的表达。耶鲁撒冷的犹太人大屠杀历史博物馆,以广阔的自然景观结束,远处的蓝天,隐约的山脉,近处的峡谷和绿山,把人从参观展览时的沉重和无奈,带回到现实的自由和开阔中,生命是需要自由和空间的。安藤忠雄设计的水之教堂,祈祷室外面有一片人工水面,水面上立着一个十字架。外面安静平和的水面,更增添了祈祷的虔诚气氛。

结语:

建筑空间与外环境的视线关系只是建筑空间视线关系的一部分,建筑空间内部还存在着复杂的视线关系,这些关系共同决定了建筑的意义。反之,建筑意义的营造,建筑空间的视线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后续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1.犹太大屠杀历史博物馆,耶路撒冷. 张晓黎.世界建筑 2011/08

2.埃德温・希思科特.纪念性建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日本长崎和平纪念馆评介. 施燕冬. 建筑学报.2004/11

4.洛杉矶大屠杀博物馆. Andrew Atwood; Barry Gartin; Brock DeSmit; Carina Bien-Wilner; Christopher Arntzen; Cory Taylor; Daniel Rentsch; David Cheung; Eric Stimmel; Erik Sollom; Justin Brechtel; Philip Lee; Lauren Zuzack; Pauline Pan;

设计家. 2012/03

5.美国911国家纪念园.徐宗武,李华东.建筑学报.2012/02

6.【挪威】诺伯格・舒尔兹著,施植明译.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上一篇:GPS网在航道测量中的精度分析 下一篇:对城市湿地园林建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