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翻译视角下《孔子》的字幕翻译

时间:2022-03-19 06:03:33

后殖民翻译视角下《孔子》的字幕翻译

[摘 要] 后殖民主义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一直都存在着是归化还是异化的争议。本文以电影《孔子》英文字幕中称谓语和孔子哲学思想的翻译为例,评价归化和异化策略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效果,文中指出在后殖民语境下,无论是归化还是异化,翻译所建立对话关系要以对话/理解为基础。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归化;异化;对话;字幕

电影《孔子》描述的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丘的一生经历。电影中既有恢弘的大场面。如战争、祭祀;也有细腻的中国文化表现,如漱口、洗面、饮食;还有动人的师生情、天伦爱。这是一部圣人的传记,也是中国文化――社会习俗、政治体系、哲学思想、意识形态等多角度展现的多彩画卷。观看过这部电影的外国观众中有一部分表示看不懂影片,一方面是因为还有相当一部分西方人对中国文化仍感陌生,而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字幕翻译的问题。本文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字幕信息翻译,在后殖民主义的背景下分析归化异化翻译的文化传输的效度。

后殖民主义翻译的背景及归化与异化策略

后殖民主义又称后殖民批判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主要研究殖民时期结束后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关系。因此,后殖民主义研究的是文化差异,深受福柯(Faucault)关于“话语”和“权力”学说影响,认为世界上的任何“知识”,归根结底都是一种“话语/权力”的较量。后殖民主义把现代性、民族国家、知识生产和欧美的文化霸权都同时纳入批评视野,从而开拓了文化研究的新阶段。 后殖民主义在中国学界的传播借助了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后现代主义思想。 2001年是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进入中国内地的重要时段,2005年达到一个小高潮。后殖民主义翻译不再单纯关注语言层面的对等,翻译的文化因素、政治因素等都成为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及实践的关注点,如,不同文化之间由于存在着政治权利的不均衡,文本间是否能建立起平等的对话关系。鉴于这种差异,译者在翻译实践中,一般有两种选择,归化和异化。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中提出来归化、异化两个翻译术语。

归化翻译通常指以目的语文化为主导的翻译策略,即运用目的语文化易于接受的表达法,使译文更通俗易懂,更适合于目的语读者。异化指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法,即尽力再现原文的色彩以便更好地保留源语文化的异国情调。这两种翻译策略的代表人物分别为:尤金•奈达,和韦努蒂。奈达提倡动态对等,旨在使源语文化能被目的语读者理解,从而达到交际的成功。韦努蒂却倡导翻译应强调源语文化的语言及文化差异,应将源语文化纳入到异语文化中去,从而使交际顺畅进行。

分别审视这两种翻译策略,读者会认为他们都所言极是。但归化、异化之争从他们问世之时就已经存在了。归化还是异化从表面上看是语言层面上的选择,是直译意译的取舍。但究其本质却是后殖民视阈下话语权力之争,是在后殖民时期,如何脱离西方的霸权话语语境,建立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话语权还是继续停留在文化侵略藩篱中的斗争。中国翻译者在接收西方文化时更加开明,关注文化交际故多采用归化法。目的语读者却无法感受原汁原味的源语文化,所以异化才是解决对策。翻译具有传播文化的功能,因此翻译建立起来的对话关系才是翻译传输功能的最终体现,谁掌握话语权,一方面由经济政治因素决定,一方面也取决于翻译传输的手段,文化的思想性、文学性,在目的语文化中能否得到理解与尊重,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必然会带来重大影响。

《孔子》字幕英文翻译实例分析

电影字幕翻译可分为语内字幕(Intra-lingual Subtitling)和语际字幕(Inter-lingual Subtitling)。语内字幕翻译不改变语言,只是把话语转换成字幕文本;语际字幕翻译是在保留原声的情况下,把源语译为目的语,并将目的语同步地叠印在屏幕或图片下端的过程,本文所研究的字幕翻译即语际字幕翻译。

以电影《孔子》为例,字幕翻译在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建立起以文化为内容的桥梁,将中国古代的称谓、习俗和孔子的言论思想传递给西方观众,寻求和谐平等的对话关系。

孔子生活的年代为春秋后期――东周。春秋时期周王的势力减弱,群雄称霸,史称“春秋五霸”。诸侯国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发展了起来,而王室的力量却逐步衰微,渐渐丧失控制诸侯的能力。比较大的诸侯国凭借其实力,用战争来扩充领土,迫使弱小国家听从他的号令。在电影中,真实地展现了这一社会现实。从影片字幕的翻译上看,译者想通过字幕,让观众进一步理解影片的文化内涵。

称谓翻译,称谓指人们因为婚姻和社会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建立起来的名称、称呼。称谓的使用多种多样。称谓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大类型。《孔子》中的称谓主要是社交称谓,弟子对孔子的称呼,孔子及大臣与国君相互之间的称呼。社交称谓指除亲属称谓以外的反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称谓习俗。又分为非亲属称谓和语境称谓。非亲属称谓是以社会生活中在“人”这个本位上,除去表示亲属关系的称谓而外的那些表示人际关系的称呼。汉语中的社会称谓,只要有头衔的,基本上都可用作称谓。这一现象与漫长的封建社会影响密不可分,注重官职和等级,并用称呼来体现尊重与重视。所有的职务:主席、部长、省长、校长、厂长、经理等;军衔:连长、团长、军长等;职称:工程师、教授、编辑等;学位:硕士、博士;职业:医生、护士、老师、律师等都可以加上姓称呼别人。而英语中称呼却相对松散,在工作场合外,如果被称呼者同意,可以不考虑尊长,直接称呼其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较为平等、自由的关系。

孔子倡导“礼乐仁和”,在东周的动乱时期恢复礼制,如在君主的宫殿之外就开始行叩拜礼,经宫廷侍官提醒也依然不改礼拜。

电影中延续了这种礼制,字幕中称呼语翻译就体现了这一点,归化、异化方法交替使用,如:弟子对孔子的称呼有:“先生”“夫子”英译为“teacher”“master”,南子称呼孔子时使用的是“scholar”,体现了南子看中的还是孔子的学识,将其视为学者,是一种敬仰加爱慕的情绪,才有孔子见南子的那一场表现。还有翻译“Master Kong”“Kong Qiu”。 译者在不同的语境下,对孔子的称呼作出了不同的翻译。但是,对孔子的称呼翻译不一致性,目的语读者能否体会到译者的用意,他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复杂多变的称谓称呼又有多少了解,如果译者坚持中国原汁原味的文化传输,在对孔子这一称呼的翻译上也应该再做斟酌。“teacher”对老师的称呼一直都是在中国被广泛使用也一直都被纠正的称呼,在一部志在问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影片中不应该出现这种翻译错误。“master”(意为:主人、男教师、船长、院长、硕士等)一词的使用也值得商榷,片中对“大人”的称谓也有翻译成 “master”,带来了理解上的混乱。如果从异化角度出发,保持原汁原味的文化,并且在对话过程中保持文化身份,“Fuzi”一语如果在文化传输中大胆使用,随着使用频率的提高、推广范围的扩大,逐渐被西方观众所接受,就像“kongfu”一般,建立起的源语与目的语之间对话关系也必将日趋平等。

对于一些中国古语所称呼的官职,使用归化法能使目的语读者更加清楚地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由于这些称呼已经不被人使用,甚至大部分中国人都不熟知,则没有必要坚持民族主义,如:中都宰大人――The mayor of Zhongdu;三桓――The three Noble Families;左右司马――The military commanders等。

电影中对齐国和鲁国的翻译却存在问题。齐国和鲁国是周王朝的诸侯国,附属东周王朝已经失去了号令诸国的威力,在名义上仍然是领主国。影片中字幕英译将鲁国、卫国译为“kingdom”,齐国译为“Dukedom”,显然有失偏颇,当时的齐国为霸主地位的国家,鲁国、卫国势力远不如齐国,鉴于此,kingdom 所指也不应该是卫国、鲁国,况且,这些诸侯国在名义上依旧属于东周,“kingdom”一词的使用,将使观众更加理不清楚纷繁复杂的各个诸侯国间关系。影片的传播是为了让更多的海外观众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历史,一个小小的误译将产生很大的影响,文化传播的目的将无法实现,字幕英译的作用将无法实现。

孔子言论及思想的翻译。《孔子》中有很多片段是孔子游说诸国君主、宣扬自己的哲学政治思想,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礼乐仁和”思想。

1.礼乐仁和的梦想只能托付给未来了。――孔子

英译: My ideas of ethics,music,humanity and harmony can be fulfilled only in times to come.

2.礼经说天地间人为贵。――孔子

英译:The Zhou code of ethics teaches us to value human life above all.

3.孔丘啊,当今之世王纲失续,天下纷乱,你还是要一意孤行推行礼乐仁义吗?――孔子与老子的对话

英译: Kong Qiu,the times are out of joint.Chaos is everywhere,But you still go your own way with your rituals,music,benevolence and harmony.

关于“礼乐仁和”,译者主要采用了归化策略,采用英语中的道德、礼节(ethics)来对应“礼”;音乐(music)来对应“乐”,人文、仁慈(humanity\benevolence)对应“仁”;和谐(harmony)来对应“和”。虽然无法实现完全对等,但归化法的运用使孔子思想的传播得以实现,此处的归化策略,彰显了孔子思想的光彩,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思想,并不是对霸权话语的妥协之策。

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常常寓意各不相同,在翻译中需要译者理解其内涵,而在哲学思想的翻译中,通常译者采用的都是归化策略,使深刻的思想在传输过程中实现“对话、理解”的目的。

4.弱则生,柔则存。

英译:The weak survive.The mild persist.

5.天下莫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

英译:Nothing is softer than water.And yet aggression and force never triumph over water.

此处的“weak”和“softer”将一个“弱”字解释得非常准确,归化还是异化的争论应该最后依据各自所产生的交际效果。

总之,在全球文化融合、对话为主导交际模式的时代,对归化法或异化法的运用要考虑到目的语的话语类型、翻译的目的,才能产生优秀的字幕翻译文本,实现传媒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罗刚,刘象愚.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2] 陈丽莉.翻译的异化和归化[J].中国科技翻译,1999(02).

[3] 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外国语,1998(02).

[4] 陆云.论西化翻译与归化翻译的运用[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02).

[5] 孙致礼.翻译的异化与归化[J].山东外语教学,2001(01).

[作者简介] 张丽云(1971― ),女,黑龙江甘南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齐齐哈尔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上一篇:合作原则在经典电影《阿甘正传》人物对白分析... 下一篇:从《非诚勿扰2》看现代人的婚姻观和生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