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时间:2022-03-19 01:09:00

浅议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摘要:沥青路面具有强度高、行车舒适、灰尘少、振动噪声小等诸多优点,已成为我国市政道路的主要路面形式。文章从原材料、配合比、拌合及运输、摊铺、碾压等环节介绍了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碾压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19-0102-02

沥青路面具有强度高、行车舒适、灰尘少、振动噪声小等诸多优点,已成为我国市政道路的主要路面形式。但如果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不当,也容易出现路面裂缝、车辙、破损等质量病害,影响行车质量,所以必须加强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

1 严格加强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沥青的质量对于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至关重要,应根据道路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沥青种类。如对于夏季气候较高的城市中的道路,应选择稠度大、软化点高、含蜡量低的沥青,以防高温时出现路面泛油的问题。选用沥青还应参考路面交通流量情况,对于交通流量大、车辆载重量大的道路,为保证沥青的品质,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应尽量选择标号为AH-50或AH-70的进口优质沥青。为保证沥青路面在低温时有较好的形变能力以及在高温时有较低的感温性,可选用溶-凝胶型结构的环烷基稠油直馏沥青。

沥青混凝土的集料质量和集料级配对沥青面层的质量影响较大。选择集料时,应注意选择质地坚硬、表面微观粗糙度大、棱角好、形状接近立方体的碎石,并且不得采用圆形颗粒的天然砂,应尽量选用人工砂,细集料容易受雨水冲刷,故应做好防雨措施。沥青路面施工用的碎石应经二次破碎工艺进行碎石加工,可向无风化片石料场定点采购,采购进场集料应按规范进行检验,对于抽检不合格的材料予以退场。粗集料的堆放场地须经场地硬化,并且应将不同规格的材料分开堆放,以免不同规格碎石混杂。注意粗集料的存放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其表面产生一层薄薄的粉料,影响与沥青的粘结效果。

填料也应合理选用,市政道路沥青路面不得使用拌和机回收粉尘作为填料,而应选择经过磨细的石灰岩石粉,为改善集料与碎石的粘附效果,还可掺入2%的水泥代替矿粉。

2 科学确定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所以一定要做好沥青的配合比设计。首先应采用水洗法来确定目标配合比设计,计算矿料的合成级配,并以沥青用量按0.5%间隔递增制作几组试件。确定目标配合比之后,再在此基础上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最佳沥青用量。在完成生产配合比的设计之后,还应对其进行验证,通常可通过试拌试验段的铺筑来验证,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若发现不符合质量要求,则应对生产配合比或有关工艺进行调整。

3 做好沥青混合料拌和、运输的质量控制工作

沥青混合料拌和时,温度宜控制在160℃~

170℃,如果同时加入矿料和矿粉,则矿料的进料温度应控制在175℃~190℃,以确保拌和温度。所用矿粉应存放于拌和机石粉灌内,并尽量让矿粉保持干燥和自由流动状态,注意拌和料不应使用回收粉尘。对拌和物性能、集料级配和沥青用量应每天予以抽检,拌和物应均匀一致,无花白、结团成块现象,其各项指标达标方可进行运输和摊铺。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应尽量采用大吨位自卸汽车,装料前应将车厢内清理干净,为防止混合料与车厢粘结,可在车厢内壁涂刷薄层油水混合液;运输中应进行覆盖,以防止泄漏污染和防雨,注意运输时不可将车厢装得过满,应留有适量富余,以防车辆颠簸而发生混合料泄露污染路面。卸料时应指定专人指挥车辆,防止汽车撞击摊铺机,下料时车辆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4 做好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质量控制

沥青混合料运输到位后,下一步应做好沥青混合料摊铺工艺质量的控制。摊铺沥青面层之前,应清理其中面层,确保施工面层的干净清洁,清理之后在其表面喷洒粘层油,喷洒时要做到准确、均匀,喷油量应合理控制,防止喷油过多而影响到上面层的油石比。此外,沥青混凝土摊铺前还应对烫平板进行加热,且施工现场的等候料车应不少于5辆,以确保混合料能够及时摊铺。

做好准备工作后,开始正式进入摊铺阶段。摊铺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温度,普通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不低于130℃~150℃,而SMA、改性沥青等应适当提高10℃~20℃左右。摊铺过程中应注意摊铺操作应连续不间断,摊铺速度要保持稳定,应结合拌和机的产量及摊铺层宽(厚)度来决定摊铺速度。摊铺机螺旋送料器在摊铺过程中应不停顿地转动,且保持其两侧有不少于送料高度的2/3的混合料;摊铺机中途不能随便收斗,以免出现混合料离析现象。应采用摊铺机整幅摊铺,纵向接缝应在已摊铺部分预留一定宽度,保证5~10cm的摊铺层重叠。机械摊铺过程中不准进行人工反复修整,摊铺后未经压实前任何人不准踩踏,出现摊铺带边缘局部缺料、构造物部位局部缺料现象,可由人工进行找补。

5 做好沥青混合料的碾压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碾压可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

5.1 初压

初压应紧跟在混合料摊铺机后进行,初压长度不宜过长,以尽快使表面压实,减少热量散失。开始压实的温度应根据气温、混合料类型、摊铺层厚度等因素决定,但最终还应根据试验段的施工情况来确定。初压应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从外侧向中心碾压,在坡道上应将驱动轮从低处向高处碾压。若边缘有挡板、路缘石、路肩等支挡,则碾压应紧靠支挡。初压宜碾压1~2遍,初压后应检查平整度、路拱,出现偏差时予以适当的修整。

5.2 复压

复压应紧跟在初压后进行,采用不同型号的压路机组合碾压时,应组织一台进行全幅碾压作业,以消除不同压路机造成断面不同部位压实不均的现象。压路机碾压段的总长度不宜超过60~80m。尽量采用重型的轮胎压路机进行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复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的碾压轮宽度。应尽可能在高温状态下碾压,以防轮胎压路机粘带混合料,并可采用轮胎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组合方式进行碾压,将轮胎压路机放在前面对热混合料进行碾压,等到其轮胎发热不再粘带混合料时,再将其放到振动压路机后面做搓揉压实。对于集料粒径较大的沥青混合料,复压应尽量采用振动压路机,振幅宜为0.3~0.8mm,振动频率宜为35~50Hz,层厚较大时选用较小的频率和较大的振幅,层厚较薄则采用高频低振幅的方法。压实温度不宜低于100℃,以防碾压过程中集料过分压碎。在坡道上碾压时,下坡宜关闭振动碾压。

5.3 终压

复压后紧接着进行终压,可采用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或双轮钢筒式压路机进行终压,终压应保证路面无明显轮迹,通常碾压次数不少于2次。

6 结语

总之,影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我们一定要严格做好以上几个环节的施工质量控制,严格从原材料这个源头上把好质量关,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和施工,确保沥青路面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徐美琴,杨海泉,吴永红.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施工措施

[J].山西建筑,2010,(17).

[2] 黄华华.关于城市道路沥青路面面层相关问题的研究

[J].重庆建筑,2006,(10).

[3] 范波.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途径 [J].科技信息,2011,(10).

上一篇:动力学原理在交通风险分析中的应用 下一篇:37000DWT大舱口散货船电气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