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的故事

时间:2022-03-19 01:24:40

赤道的故事

文图 提供/NHNZ 翻译/王蓝

赤道是物种的制造厂。在赤道,动植物比其他地方的动植物长得更快、更大,而且外形更怪异。与其他未能如此幸运地享受到这一地理位置优势的物种相比,赤道动物简直就是生活在一个近乎完美的环境中,无论从温度、湿度还是从可获取的食物来看,都是如此。当然,生活在这片乐土上的唯一不利因素,就是要与地球上半数以上的物种分享资源!

如果把地球看做一个绝对的球体的话,赤道距离南北两极相等,是一个大圆。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赤道是物种的制造厂。与其他未能这么幸运地享受到这一地理位置优势的物种相比,赤道动物简直是生活在一个近乎完美的环境中,无论从温度、湿度还是从可获取的食物来看,都是如此。

在赤道,动植物比其他地方的动植物长得更快、更大,而且外形更怪异。赤道地区的阳光是地球上最强劲的能量。由于这里的阳光使海水大量蒸发,这种冲击会在这样一个大范围中形成湿度柱,进而形成风和潜流,而风和潜流随后会最终给位于异常遥远地方的生命提供能量。

当然,生活在这片乐土上的唯一不利因素,就是要与地球上半数以上的物种分享资源!

太阳之河

赤道区域汇集了众多的河流,其中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发源地。

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地区,这里汇集了众多的河流。赤道地区充足的阳光和每年11月开始的雨季带来的丰沛降雨,为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多姿多彩的物种提供了独特的环境。

亚马孙河流域物种的多样性在全球独一无二。这里栖息着世界上1/2的已知物种,它们或与众不同,或美丽异常――巴西三趾树懒懒洋洋地嚼着树叶,狒狒则坐在高高的树上,悠闲地咬着坚果。而在淹没过森林的滔滔洪水下,则生活着古老的鱼类。大盖巨脂鲤鱼看起来很像长满盔甲的恐龙,它们在这里已经生活了一亿年。它满身厚厚的盔甲具有很强的欺骗性,捕食的速度飞快。同样悠闲自得地生活在水下的还有南美银龙鱼和巨骨舌鱼。

在亚马孙河流域,随时都在上演着一幕幕自然界神奇的戏剧场面。在一个绿树掩映的池塘里,一对溅水鱼正在产卵,它们双双优雅地跃出水面,将卵稳稳地产在身后的一片叶子上。雄性溅水鱼老练地用胸鳍拍打着水面,不偏不倚,溅起的水正落在树叶的卵块上,这些水有助于鱼卵的孵化,鱼苗孵出后纷纷跃入水中。

雨水和阳光是这里动植物的生存之源。上天的恩赐注定了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上拥有众多物种的生态家园之一。

海洋的力量

在赤道地带,阳光的能量和地球的旋转共同形成气流,在太平洋上移动,从而影响着两个差异巨大的岛屿上不同的生物。在太平洋中的小巴尔米拉环礁 (Palmyra Atoll) 中,高达 30 米的腺果藤属植物享受着持久不变的热量和降雨。巨大的螃蟹和以椰类植物为食的地球上最大的无脊椎动物共享陆地。

天空飞翔着各种不同的海鸟,其中的红足鲣鸟在海洋中自给自足,并且会将其他鸟的粪便和尸体带给树木。这些粪便在多孔的围栏礁中浸泡后,也成为了种类繁多的鱼和其他生物的饲料。纯种热带鱼与企鹅同生共存,而大量的蝠鲼和槌头双髻鲨成群结队,每群都有200只以上。

?洋流以一种不同的方式为加拉巴哥斯群岛带来了生命。在西侧,海岸沐浴在克伦威尔潜流中,当潜流的冷水遇到被阳光晒暖、有大群浮游生物的表层水时,海洋就会变成一碗非常有营养的汤――在最近的海岸上,一米高的鸬鹚可以从中获取食物,繁衍后代;海洋鬣蜥会自娱自乐:它们在热火山岩上打滚,直到温暖够了,然后再浸入水中享受海藻大餐。

这种景象是赤道地区绝无仅有的。

争夺阳光

在赤道地区,每一天的白天与黑夜都均分为12个小时,从黑夜到白天的过渡极其短暂,一年四季不变。在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的热带丛林中,阳光首先照到这些体型巨大的龙脑香料树的树冠上。经过了12个小时的漫长黑夜,长臂猿舒展自己的歌喉迎接白天的到来。

炎热的天气和丰沛的降雨使得热带森林的大树高达80米以上。这里的树木往往都有笔直的躯干和伞形的树冠,这样的结构影响了生活在树荫下的所有物种的生命形态。这些自私的巨树不仅仅截流了大部分的阳光和来自地面的营养,它们的树叶同时还分泌一种毒素,让所有的动物对其敬而远之。这些巨大的树干之间形成了一条条空中的峡谷,生活在其间的动物要想在其中穿梭自如的确需要一定的技巧。这里生活着行动灵巧的长臂猿、跳跃的蜥蜴、会滑翔的松鼠,它们都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掌握了在巨树之间游刃有余的技巧,穿梭在树顶之间。在龙脑香料树下,各种果树为了能在巨树的阴影下生存发展各显其能。热带无花果树的累累硕果吸引了大量的鸟类和灵长类动物,而这些鸟类和灵长类动物的消化和排泄又帮助无花果树将它们的种子撒向各地。亚洲的赤道地区则盛产味道奇异的水果,如臭名昭著的榴莲。强烈的榴莲气味可以将远处的猩猩和大象吸引过来,而猴子们将吃剩下的水果扔到森林的地面后,则惠及大量的小动物――须猪、珍稀的赤门犀,甚至还有淡水鱼,而它们又是老虎和其它猫科动物的美餐。

对于那些生长在地面的植物来说,获得充足的阳光就是一场严酷的战斗。赤道地区虽然光照充足,但大约只有2%的阳光可以穿透厚重的树冠的屏蔽到达地面。地面的植物为了争夺极其有限的阳光,各自进化和发展了超常的本领。每当一棵大树倒下,留下一点缝隙的时候,对于阳光的争夺就进入白热化状态。沉睡在地面的小树马上开始行动,在有限阳光的照耀下迅速生长,直到弥合了大树倾倒留下的缝隙,机会稍纵即逝。

黄昏后,龙脑香料树林中最奇特的居民开始行动。猫猴的四肢和尾巴中间生长着一层极具弹力的膜,使它每次滑翔距离长达120米,可以轻松地滑过树冠,同时躲过地面捕食动物的追杀。猫猴不仅掌握了在热带丛林空中走廊自由出没的本领,同时它也对巨树内部的毒汁产生了完全的抵抗力,树的嫩叶和树干的树叶都是它的美味佳肴。猫猴是亚洲热带雨林中适者生存的典范。

珊瑚的家园

位于太平洋的印度尼西亚群岛由成千上万个岛屿、环礁和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珊瑚礁组成。在星罗棋布的岛屿间,本地的洋流从炙热的阳光中获得了动力。印尼群岛和新几内亚岛邻近的地方是几股不同洋流的交汇地,这里是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珊瑚礁地区。珊瑚礁区域生活着大量颜色、形态各异的生物。

海葵、色彩斑斓的小丑鱼、多枝杈的柳珊瑚,以及体形小巧的海龙,都是这个色彩斑斓水域里的居民。

珊瑚区都有一些共生植物,它们是由于阳光的力量聚集在一起的,这种共生系统是地球上最为有力的生物联合体。珊瑚虫将浮游在周围的藻类吸入体内,但由于某种古老的基因信号,这些藻类当时并未被消化。珊瑚虫将这些微小的植物包裹在一层膜中,然后将它们传输到能接触到阳光的体内组织里,在那里藻类被消化,消化过程中产生糖分,这个过程促进了珊瑚虫的生长。这种奇异的共生系统生成了赤道地区大量的绚丽多彩的珊瑚群,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万能的太阳的礼赞。珊瑚虫并不是海洋中懒得一动的成员,每年不同种类的珊瑚虫都有一次大型的聚会,这是一种极其壮观的场面,也具有非凡的科学含义。通常,珊瑚虫会选择一个月圆之夜一起产卵。这不仅是一个集体繁殖的机会,也可以造成不同珊瑚种类的杂交。

位于东南亚的Rajah Ampat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尚未被破坏的野生海域之一。这里也的确是珊瑚礁的王国。和其他地区的珊瑚礁相比,这里的珊瑚礁颜色、形态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点。这个海域盛产珊瑚虫,它们的存在为海洋生物提供了生存基础,是该区域最有影响力的物种之一。在Rajah Ampat海域还生活着其他一些奇异的物种,例如蝠鲼、三英尺长的鹦鹉鱼等。这个海域已确认拥有近950种鱼类、450种珊瑚,是世界上水生动物品种最多的海域。

神奇的安第斯山脉

安第斯山脉是赤道地区一处与众不同的风景。安第斯山脉6千多米的海拔高度在与赤道的炎热遭遇之后,造成了该地区在一天里气候无常、不可预测的特点。每一天,这个地区都要经历赤道的骄阳带来的炎热和巍峨的高山山顶的严寒,都会有四季的变化,而有的时候,四季的轮换甚至会在短短一个小时内发生。

安第斯山脉独特的地理环境使该区域的动物拥有一些独特的生活行为方式。小羊驼是骆驼的一种,它们可以在海拔4,300米以上的地区生活。要知道,这里的氧气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一半。小羊驼血液中含有的特种红血球能够迅速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强壮的心脏可以将血液迅速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而它们的毛是世界上最细软、最温暖的毛,可以帮助它们抵御夜晚的严寒和白天强烈的阳光照射。

厄瓜多尔山星是生活在世界上最高海拔地区的蜂鸟。它们在采食花蜜时不停地扇动自己的翅膀,从而稳稳地停在那里,这都是为了适应在空气稀薄环境中的生存。在没有四季变化的赤道地区食物来源丰富,养育了大量的动物和植物。在火山的低坡地带,体型小巧的热带蜂鸟以生长茂密的凤梨科植物的花蜜为食,生活方式甜蜜无比。眼镜熊是生长在南美地区唯一的熊类动物,它们可以攀登到高耸入云的树林里觅食,凤梨花的甜心是它们的最爱。一个雄性的眼镜熊体重可达180公斤,长满尖刺的凤梨花树对它也不形成任何威胁。珍稀的山地貘是安第斯山脉最大的动物,它是高山稀疏草甸区域名副其实的推土机。貘也是从冰川时代的遗留下来的。它长着厚厚的毛,抵御夜晚的严寒。生活在这里的水鼠是一种夜行动物,凶猛异常,非常善于游泳和潜水。水鼠一般在夜晚潜入湍流的河中捕食,它像蜂鸟一样充满活力,胃口出奇地好,需要不停地进食。这里还生活着陆地上最大的秃鹰,秃鹰的翅展可达3米多长,滑翔毫不费力。

安第斯山脉是个充满矛盾的世界,来自冰川时代的动物以热带植物为食,每天都要生活在炎炎烈日和寒冷夜晚相互交替的世界里。当然,这个世界具有严酷的一面,也有慷慨的一面 ……

上一篇:贵屿:电子垃圾第一镇 下一篇:复活庞贝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