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地区城乡人居环境问题及对策探析

时间:2022-03-18 10:23:40

吐鲁番地区城乡人居环境问题及对策探析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的人居环境问题愈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阐述了吐鲁番地区城镇化进程、城乡人居环境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规划对策。

关键词:城乡人居环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乡人居环境是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其反映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时空变化。因此,客观地分析吐鲁番地区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吐鲁番地区概况及区位分析

吐鲁番地区位于新疆中部,天山东部山间盆地。辖吐鲁番市、鄯善县和托克逊县,共有27个乡镇,行政公署设在吐鲁番市,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183公里。吐鲁番地区是连接内地、中亚地区及南北疆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优越,其中312、314国道贯穿全境并全部建成高速公路。吐鲁番地区总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2011年总人口63.2万人,人口密度1031人/平方公里,其中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77.9%,汉族占22.1%;农业人口45.1万人,占总人口的71.4%,非农业人口18.1万人。

2吐鲁番地区城乡人居环境现状

2.1城镇基础设施承载力不足,城镇规模偏小

由于吐鲁番独特的极端气候,城市人口多年保持缓慢的增长速度,吐鲁番市区人口刚过10万,两个县城人口均在5万之内,城市生活节奏较慢。2011年底,吐鲁番地区的城镇化率为42.76%,位于全疆的中间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各县市均属于吃饭财政,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较小,导致城镇供水、供热、燃气等基础设施供应能力显然滞后于开发需求。

2.2村庄规模偏小,布局不合理

全地区现有27个乡镇、166个行政村,737个自然村(其中200-600人的达到52%,1000人以上的达到12.2%),户均面积普遍偏大。长期以来,各县市缺乏科学的村庄布点规划,农村住房始终呈现分布散,布局乱的特点。农户居住基本以村组为单位,沿路呈“一”字型、“非”字型分布,大部分村庄功能区划不明。由于户均占地面积大,致使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投资过大,难以实现而严重缺乏,几乎所有的村庄都没有集中供热,没有排水设施,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渗坑或随意倾倒,基本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垃圾收运系统,垃圾多数采用简单的填埋方式进行处理,二次污染极为严重。大部分的集镇和镇区规模小,基础设施配套落后,起不到中心辐射带动作用。部分城乡结合处的乡镇只有自来水,没有集中供热、排水设施等,虽与城市只有一步之遥,但是基础设施却没有共享。

2.3工业区布局不合理,产城不融合

全地区现有较大的工业园区近6个,小的工业园区过多过散。多数产业园区近矿设置厂区,离城镇较远,脱离城镇独立布局,导致生活配套不足、交通通勤不便、就业困难等问题突出;反过来园区发展对城市的带动作用也较小,造成城镇扩展长期缺乏动力。部分园区污染严重,如阿乐惠镇的圣雄工业园、吐鲁番经济开发区、沈宏工业园等均靠近水源地,对水源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2.4城镇绿化规模和水平偏低

全地区现有园林绿地面积92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1.19%。全地区的绿化建设整体缺乏特色、缺乏精品,园林绿化的建设对城市中的水系和城中葡萄地的开发利用不充分,没有充分发挥其景观效果。

3对策与建议

3.1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做好小城镇建设选点和布局上的集约化

规划的编制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切实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交通网络、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等各方面规划的衔接和协调。规划的调整要按有关法定程序办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走集约化和高效化的发展道路,正确处理好发展小城镇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关系。在小城镇的规划中,要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合理确定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既要坚持建设标准,又要防止贪大求洋和乱铺摊子。

3.2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和人民生活质量

重点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提高城镇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的处理能力和水平。加快供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开放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完善合理的收费制度,通过向社会招标,鼓励和吸纳社会各类资金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参与供水、垃圾处理等经营性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逐步实现产业化经营。

3.3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城融合

吐鲁番在全疆处在经济发展中的中等地区偏后水平,要通过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使产业发展更加符合城市的规划建设,有效地防止因产业布局不合理而造成的污染等问题,不断提高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形象。要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城区内的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集群发展。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将城区周边污染严重的企业,逐步进行搬迁改造,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要积极推进城区“退二进三”,突出发展旅游、文化、物流、商务等生产业,改造提升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会展、养老、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使服务业逐步成为城区发展的支柱产业。

3.4强化城乡统筹,推进城镇化步伐

要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坚持城乡规划“一张图”,科学调整城镇布局,突出发展吐鲁番市这个区域中心城,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居民向社区集中。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以中心村镇为重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着力建设覆盖城乡的水、电、路等网络,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增强小城镇的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空间载体和硬件支撑。要逐步将镇村管理纳入城市管理体系,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进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

3.5协调好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坚持把生态优先、环境优先的原则坚决地贯穿到城镇规划、建设的各个环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强化土地、水、能源和环境等要素保障,预防“城市病”,建设生态城市。

4结束语

以上是对吐鲁番地区城乡环境问题的基本分析和宏观对策。吐鲁番地区包含两县一市,这3个县市的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和文化传统等要素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其城乡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和表现形式不同,在具体解决时,应根据实际区别对待。

参考文献:

[1] 杜鹏飞,张会艳,杜文涛.滇西北地区人居环境问题与对.《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40 卷第S1 期.

[2] 张晋敏.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努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对云南文山州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思考.《小城镇建设》2004年10月.

[3]刘德良.城市化进程中梅州人居环境探析.《安徽农业科学》2012,40( 6) .

[4]曾庆林,刘洋.浅谈人居环境规划设计.《黑河科技》2001一4.

作者简介:刘岩,男,1982年4月出生,规划师,主要从事城市规划和设计工作。

上一篇: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提高会计职业判断水平 下一篇:关于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