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淳则官风正

时间:2022-03-18 07:13:32

在亲情面前,郑培民的标准和目标是以“党的事业为重,人民的利益为重”,始终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不懈的人生追求,以强烈的事业心和忘我的敬业精神,干实事求实效,上不愧党下不愧民。

郑培民的家,是人尽皆知的美满家庭。

在妻子杨力求眼中,郑培民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丈夫。而郑培民也用自己的真情和热诚去爱杨力求。郑培民在世时的每年大年三十,都一定要亲自给妻子包一顿饺子。从买菜、清洗、剁馅,到和面、调味,到擀皮包馅,一直到最后蒸煮,一盘盘地端上桌子,他不允许别人插一下手,郑培民对孩子们说:“你妈妈一年到头为我做,我只不过为她做这一顿,你们就成全我吧。”

郑培民曾对妻子说过:“别看你很少出门,你的照片可是到了不少国家和地方哟!”原来,郑培民把他们的结婚照片用一个小相框装着,每次只要出远门,郑培民就会把它带在包里。他对妻子说:“我出门在外,会想你的,我每天晚上看看你的照片才睡觉。”当妻子到北京收拾郑培民的遗物时,果真在他的包里看到了这张照片。几十年中,郑培民的职位一直在变动,最高的职位是任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而他的妻子杨力求的工作单位只变动过一次,就是从湘潭市新华书店调到了省新华书店,职务仍然是一名普通职工。调到长沙后,杨力求上班要走上40多分钟,她不会骑自行车,乘公共汽车也不方便,多年来,她一直走路上下班。郑培民托人为妻子买鞋,指明买那种柔软的、平底粘胶的鞋子,他要让妻子在风吹雨打的路上,走得舒服一些。但这个有情有意的丈夫却从不让妻子搭他的顺路车。

已离人世的郑培民在一双儿女心中却是永生的。他们说:“父亲是伟大的,我们为父亲骄傲!”郑培民的儿女品学兼优,儿子、女婿和未来的儿媳都是博士学位,女儿是硕士毕业。他的儿女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因为父亲是高级干部,而享受过“打招呼”的优待,孩子们取得的一切工作学习成绩,都是靠自己苦学苦干得来的。他曾这样鼓励自己的孩子读书上进,“与其我留给你们财富,不如给你们留下创造财富的能力。读书,就是创造财富的能力!”郑培民怕日渐长大的儿女被社会上的物质诱惑迷倒,专门讲了一套“盖楼理论”。他的话对儿女的影响很大。他的女儿郑海蓉回忆说:“爸爸说,读书就好比盖房子,有些人很早就不读书了,出来利用各种社会关系攒钱,就好比很早就拥有自己的一座楼房,当然令人羡慕,但你们如果继续读好书,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把基础打牢,你们就可能盖起几十层楼高的大厦来,你们说是楼房令人羡慕呢,还是大厦令人羡慕?”

郑培民的儿子郑海龙曾经有过被父亲从车上赶下来的经历。他在湘潭大学读书时,有一次爸爸从长沙去六七十公里外的湘潭开会,正在家中休假的他便想搭便车去学校。谁知郑培民一上车,看到已坐在车里的儿子,立即严辞厉色、毫不留情地把孩子从车上轰了下来。

2002年的春节快到了,郑培民的妻子杨力求给在外地求学的儿子捎点东西,他在信上写了这么几句话鼓励儿子:“人生一世,当有三立:‘立功,立德,立言’,应抓紧时间,珍惜机遇,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郑培民常在儿女面前说的一句话就是:成由节俭败由奢;他告诫自己的小孩要“甘于清贫,守得住清贫”。在郑培民留下的日记里有这么一段:“在吉首给两个孩子分别订做了一件羽绒上衣,这是我给孩子们买东西用钱最多的一次,计247.61元。不占企业的一点便宜。”

女儿结婚了,郑培民怕同事知道,谁也没有告诉。两方的父母加相关的亲人一起,一桌人,一顿饭,就算结婚了。作为父亲的郑培民没有任何嫁妆给女儿,只送给了他们一句话,希望他们做到“五有”,就是有志气,有事业,有家庭,有身体,有爱国心。

孩子长大后,每次出远门,郑培民从来不多说什么,他只是弯下胖胖的腰身,默默地帮儿女一件一件叠衣服,再一件一件放在箱子里。只有一次郑培民的话很多,那是儿子代表大学生去台湾参加交流活动前。他说:“多给大家讲讲湖南吧!湖南的特点是三乡一地。鱼米之乡,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刘筠教授培育的湘云鲫是突出的代表;同时还是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之乡;一地,是旅游胜地,张家界、凤凰古城中外闻名!”“湖南人会读书,‘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会种粮,还是古人的话,‘湖广熟,天下足’嘛!会打仗,从来就是无湘不成军!”“湖南人有先忧后乐精神,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里写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湖南人有求索精神,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湖南人有牺牲精神,谭嗣同有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湖南人还有敢于革命的精神,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多么豪迈!多有气势!”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郑培民就先后担任市委书记、州委书记、副省长、省委副书记,又曾长期分管全省农业、文教、政法和党群工作,可谓位高权重。但他总强调,“情浓钱淡,永葆清白”,“君子之交淡如水”。郑培民偶尔也会收下极少一部分礼物。但送礼物者必须符合两个前提,一是极为熟识的亲友、如同亲人一般的老部下、老同事;二是正常的人情往来,而不是有事求他而送礼。

郑培民很爱他的妻子和儿女。只是他从不用手中的职权来表达这份感情,他深知,权力是人民给的,是为人民做事的。

在亲情面前,郑培民的标准和目标是以“党的事业为重,人民的利益为重”。我们要学习他顾全大局、公道正派,认真执行党的干部工作原则,始终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不懈的人生追求,以强烈的事业心和忘我的敬业精神,干实事求实效,上不愧党下不愧民。

上一篇:亲情、财富与廉政的理性思考 下一篇:中华文化的核心与国民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