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审计现况及解决方法

时间:2022-03-18 05:05:30

环境审计现况及解决方法

环境审计作为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有效解决环境问题的必要性之一,由此可见,环境审计的作用十分重大。所以我们国家应该积极贯彻落实环境审计工作,以确保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环境审计现状

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已十分关注资源环境问题,为防止空气污染、森林和土地资源破坏,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为在我国开展披露环境信息的环境审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法律理论基础。

(一)我国环境审计的法规建设

我国环境审计理论的研究还不成熟,难以用来指导环境审计实践,此乃为不争之事实。而且落后于己经开展的环境审计工作。1994年9月,我国政府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并在《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中,由国家审计署提出了4个环境审计示范工程,以此研究用于环境审计项目的程序、技术和方法,探讨中国环境审计的基本框架,编写环境审计手册,总结环境审计案例。1995年,在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开罗会议上,中国审计署在提交的会议论文中对环境审计的作用和责任、环境审计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了具体阐述。

(二)我国环境审计实践发展现状

我国环境审计工作开展的比较晚,实践的开展程度和操作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差悬殊。但是,从政府、社会和内部审计三个方面来看,我国环境审计实践均做了大量的工作。政府审计方面,拓宽了环境审计工作范围,如环境影响评价领域和可持续发展相关领域;在社会审计方面,社会各界对环境审计的意义认识不足,审计内容单一,环境审计的作用主要限于消极的防范,远未起到环境审计应有的作用;在内部审计方面,目前,全国开展内部环境审计的企业很少,原因在于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出于追求利润的动机,企业不可能对自身带来的环境问题主动进行有力的审计监督。

二、我国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正处于环境审计的初步发展阶段,所以在环境审计的发展中必然会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

(一)政府有关部门及公众对环境审计的认识不足

随着十几年的环境保护的宣传和发展,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很大。虽然环境审计在我国环境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它还算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对我国的大部分审计组织、审计人员及社会各类企业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因为企业和公众对环境审计了解的很少,从而导致了在实际环保工作中对环境审计的作用认识不足。而审计人员对环境审计的意义和发展前景也没有更好的重视,对环境审计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缺乏更深入的研究。

(二)环境审计的理论研究滞后

我国在1995年的开罗会议以后才开始引进、宣传并开展了环境审计的理论研究。受中国审计学会的推动,环境审计的理论研究才被逐渐的重视起来。但是审计专家、相关学者对环境审计尚无较为统一之认识,可谓是观点不一、立论种种,而且,大部分学者着重于研究环境审计的应用性理论研究,缺少实践上的论证。

(三)缺乏成熟的环境审计方法

从国际上来看,各国开展环境审计的一大障碍就是缺乏专门的环境审计方法,从而妨碍了环境审计的理论发展和环境审计实践的开展。尤其是在我们国家关于环境审计方法的研究还很不成熟。因此有必要对环境审计的方法做系统的研究。

(四)环境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环境审计是一个综合了多种学科的领域,其中涉及到各种环境知识,高等数学,数理统计,环境管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而我国现有的审计人员大多精通于财经方面的知识,对环境专业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在目前的情况下难以胜任环境审计方面的工作。并且大多数的审计机构还没有开展过环境审计,审计人员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五)环境审计缺乏准则、立法的支持

我国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律和环境标准已经基本形成了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监督体系,为环境审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但是,与发达国家比较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空白,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只能依据现有的会计准则做出判断,在客观上给审计工作造成了困难。

三、解决环境审计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对环境保护与环境审计的宣传力度

加强环境保护与环境审计的宣传,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宣传:首先,加强对领导的宣传,领导是工作的主要核心,要让领导都认识到环境审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带动整个环境审计工作。其次,要加强对企业的宣传,让企业认识到只有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是正确的,使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重视起环境保护,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最后,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通过电视、广播和报纸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二)加强对环境审计理论研究

应该结合我国的国情,加快对环境审计方法、内容及程序的研究,以形成我国的环境审计理论体系。只有这样,方能确保环境审计工作质量,真正发挥审计工作为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

(三)提高环境审计人员素质

环境审计涉及的领域广泛,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不但具有扎实的审计业务知识,而且,还要求其掌握与环境有关的相关的知识,所以,对现有的审计人员进行重点培训,在高等院校开设环境审计专业,从学校里开始培养专门的环境审计人才,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审计队伍,为我国环境审计服务。

(四)加快环境审计立法建设

我国应该加强与国际间的环境审计的交流合作,参照国际环境审计经验,尽快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使环境审计合法化、标准化、成熟化。综上所论,环境审计在我国产生较晚,还属于新生事物,在各方面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因此还需要很长时间进行完善,这也就需要所有人以至于政府的努力,因此,从现在开始,从每个人开始,尽量做到多关注环境问题,从自身开始保护环境,为环境审计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使我国环境审计在良好的条件下能够顺利发展。

上一篇:加快社会责任构建与促进环境审计 下一篇:实现环境审计供需互动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