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人生,重新迈步

时间:2022-03-18 02:17:57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困难,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让他们体会到社会的温暖并从中得到启发,积极面对下一步矫正和漫长人生,对他们的回归社会给予更大的信心,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兴庆区社区矫正培训中心矫正办派驻警官郭子娥说。

据郭子娥介绍,自2009年8月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以来,缓刑人员、暂予监外执行人员、假释人员及拘役人员被分配到社区矫正培训中心进行矫正教育。矫正教育的方式是首先全面开展矫正人员心理测量,建立和完善了社区矫正人员心理咨询制度、心理档案,再进行一定的心理咨询,最后根据服刑人员的具体情况提出社区矫正意见,设计矫正实施方案。

兴庆区社区矫正培训中心对矫正人员采用科技化管理。社区矫正培训中心给矫正人员配发定位手机,手机必须24小时开通,司法局给手机及局内社区矫正管理系统设置矫正人员的活动区域,通过定位手机随时了解查看其所处位置,若想离开设定活动区域需请假,若未经允许私自出此区域,则在矫正人员手机和管理系统中均有报警信息自动生成。报警后首先要进行核实,若报警情况属实,则要对擅自离开设定活动区域的矫正人员进行一定的处罚。

社区矫正的工作方式多种多样。定期开展教育工作集中教育学习,开设一些有关于法律常识、时事政治、政策以及就业方面的课程,也会根据服刑人员所犯罪行开一些针对性的课程;同时将公益劳动、基地劳动与社区定期劳动相结合,围绕政府创建文明城市、植树造林、农田设施等中心工作组织社区矫正人员落实公益劳动;还组织矫正人员参与玉树赈灾捐款,到烈士陵园参与悼念活动,去监狱劳教场所开展警示教育等富有特殊教育意义的体验式教育。

“其实,对于多数矫正人员来说,他们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家人,尤其是家庭有困难的人员。”郭子娥说,“所以我们还做了一些工作,去安抚家庭困难矫正人员及其家属,让他们安心进行社区矫正教育。”说到这里,她讲起了矫正人员董某的故事。

董某的妻子没有工作,女儿离家出走多年杳无音讯,自己又因服刑而导致家里彻底没有了经济来源,而他的心脏病让家庭状况雪上加霜。解放西街司法所了解了他的情况后,首先对他进行了心理咨询,缓解他的心理问题,让他对社区矫正不要有抵触心理,然后通过多方努力给他的妻子找了一份环卫工作,这无疑解决了他家的燃眉之急,让家庭生活基本有了保障。不仅如此,逢年过节司法所都会给他家送去米面,争取方方面面的帮助。对此,他十分感激,也因此非常遵守管理规定,积极配合矫正工作。董某曾向司法所的警官们表示感激,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更是因为所有矫正处的工作人员对他毫无歧视甚至特别的关心,这让他触动很大。

“能够看到矫正人员在我们的帮助下很快回归社会,社会更加和谐安定,这是我们倍感欣慰的事情。”郭子娥微笑着说。

(部分图片由兴庆区社区矫正培训中心提供)

上一篇:进口辉腾两千公里即“趴窝”车主怒称“还不如... 下一篇:企业积极应对投诉 仍有难题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