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杂交棉新品种新陆早55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时间:2022-03-17 08:45:48

早熟杂交棉新品种新陆早55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摘要 阐述了新陆早55号棉花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棉花纤维品质及抗病性,总结了新陆早55号的丰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棉花新品种新陆早55号的选育与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棉花;新陆早55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52.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3-0041-01

新陆早55号(原代号天云杂一号)是石河子开发区大有赢得种业有限公司以早熟、抗病品系为母本,以早熟、高衣分品系为父本培育而成的早熟、抗病、高衣分杂交棉新品种。2008年参加自治区早熟组杂交棉预试,2009―2010年参加自治区早熟组杂交棉区试,2011年参加自治区早熟杂交棉生产试验,2012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新审棉2012年50号),定名为新陆早55号。

1 特征特性

生育期121 d,霜前花率96%以上,属特早熟陆地棉类型,早熟不早衰。植株呈塔形,Ⅰ~Ⅱ式果枝,株形较紧凑。果枝始节位5.1节,株高适中。苗期出苗快而整齐,生长势强,中后期长势稳健;株形疏朗,通风透光性好,群体清秀。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深绿、皱褶明显。茎杆及茎叶披有茸毛,粗壮坚硬,不倒伏。棉铃卵圆形,铃壳薄,含絮适中,吐絮畅,不夹壳,絮色洁白。单铃重5.96 g左右,衣分43.8%。

2 产量表现

3 纤维品质

纤维品质:据2009―2010年连续2年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品种区试提供棉样,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结果(HVICC标准)汇总: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8.84 mm,断裂比强度31.05 cN/tex,马克隆值4.4,整齐度指数85.6%,断裂伸长率6.6%,黄度7.7,反射率79.1%,纺纱均匀度指数148。各项经济指标符合育种指标和纺织工业优质棉要求。

4 抗病性及适应地区

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种子站委托石河子大学在人工枯、黄萎重病地鉴定,枯萎病发病高峰期调查,发病株率14.0%,病指9.33,黄萎病发病高峰期调查,黄萎病发病率59.59%,病指51.04,达到抗枯萎感黄萎标准。适宜在新疆北疆棉区、南疆早熟棉区和甘肃河西走廊棉区种植。

5 栽培技术

5.1 播期和密度

5.2 科学施肥

5.4 适度调控

5.5 打顶及整枝

坚持“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一般采用1叶1心打顶法,单株留果枝8~10台,正常年份7月5日打顶结束,7月下旬打群尖。

5.6 病虫害防治

及时中耕除草,并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做好调查和测报,掌握虫情动态,采取点、线集中防治,结合增益控害措施,达到综合防治目的[4]。

6 参考文献

[1] 张顺福.酒泉地区棉花高产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02(12):14-15.

[2] 余红梅,祝晏兵,徐伟英,等.北疆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0):56-57.

[3] 周汝群.棉花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7):61-62.

[4] 王启亮.棉花花铃期田间管理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4(5):77.

上一篇:泰兴甜荞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闽南地区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