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OR严谨

时间:2022-03-17 02:53:36

范蠡功高慎归

春秋末,范蠡为越国大夫,辅佐越王勾践,忠心效命,为越王谋划20年,帮助勾践发愤图强,经过十年休整,越国国势日盛。公元前482年,在他的建议下,勾践趁吴王夫差在黄池大会诸侯之机,发兵攻吴,结果大获全胜,俘吴太子友,数年之后灭吴,迫使夫差自杀,雪洗越国当年被吴灭亡的耻辱。继而,他又助勾践北征,称霸中原。

此时范蠡觉得危险就在眼前,功高震主,与君主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兔死狗烹”的例子在历史上很多见。于是他收拾细软,带上家属悄悄远去,改名陶朱公,归隐经商。与其同时辅佐越王的文种,由于不听劝告,贪恋富贵,结果被勾践所杀。

其实,范蠡功成名就,急流勇退,见好就收,正表现了他的人生智慧。古代的不少忠臣气节虽高,但常常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从范蠡出山帮助勾践兴越灭吴的曲折艰辛过程,可以看出他的足智多谋。功成名就后,他不留恋功名,弃官务农、经商,这体现了儒道互补的人生哲学。

在中国古代,由于政治形势险恶,不少士人厌恶官场,躲避政治,以隐居保全自身。汉初,张良助刘邦打败项羽,及时隐退,“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避免了杀身之祸。陶渊明更是远离政界,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潇洒田园生活。不过,张良、陶渊明仅仅是保全个人,追求的是个人的自由,而范蠡则是出于对社会的责任心,为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做贡献,为社会献爱心,他的胸怀更宽广,思想境界更高!唐代诗人汪遵有一首诗,对范蠡大加赞扬:“已立平吴霸越功,片帆高扬五湖风。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终。”

素材解析:范蠡无论从政、治国、经商都是成功者。探究其成功的原因,范蠡既有古代儒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也有道家顺应自然大道的豁达人生观,儒道互补,外道内儒,顺应自然,所以他无论是在从政还是在经商中都保持了谨慎、平和与淡定的心态。

素材应用:知进退、适可而止、心胸宽广

长孙皇后位尊守慎

长孙皇后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父亲长孙晟隋时官至右骁卫将军。她从小爱好读书,通达理仪,十三岁时嫁给李世民为妻。唐朝建立后,她被册封为秦王妃。在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的嫌隙加深之时,她对唐高祖尽心侍奉,对后宫嫔妃也殷勤恭顺,极力争取他们对李世民的同情,竭力消除他们对秦王的误解。玄武门之变前夕,她又对秦府幕僚亲切慰勉,左右将士无不为之感动。李世民登基以后,她被立为皇后。唐太宗知道她深明大义,因此,下朝以后经常与她谈起国家大事。但她总是很郑重地说:“牝鸡司晨,惟家之索。我是妇道人家,怎能随意议论国家大事?”太宗不听,还是对她滔滔不绝大谈特谈,但她始终沉默不语。

她与兄长孙无忌,帮助唐太宗李世民完成大业,建立大功。唐太宗欲封长孙无忌为宰相,她闻讯后,出面力阻。她对唐太宗说:“臣妾感谢圣恩,臣妾已位尊至皇后,长孙家不能再封赏了。汉朝的教训太深了,当年吕后受皇上宠幸,满朝都是吕家的人,结果图谋造反,遭灭门之灾,祸国殃民。长孙无忌不能为相,请求皇上另找人选。”李世民拒不采纳皇后的请求仍封长孙无忌为相。长孙皇后向皇上请求遭拒绝,于是将其兄长孙无忌找去,向他讲清利害,要他远避裙带,切不可因贪图眼前荣华富贵而酿成大祸。长孙无忌最后被皇后说服,向李世民力辞宰相之职。

素材解析:自古多少有才之士因位高权重威胁皇权而没有好下场,这大都因为他们贪图名利、行事不慎。长孙皇后虽贵为国母,却知道谨慎行事才是保全自己和兄长的良策,可叹。

素材应用:深明大义、远见、明哲保身、不图名利

贾黄中谨慎为官

宋朝时有个很有学问的人,名叫贾黄中,他五岁起就跟父亲读书。

由于父亲的严格要求,贾黄中十五岁就考中进士,当了校书郎。贾黄中为官清廉正直。他任宣州大守时,有一年闹灾荒,百姓饿死不少,他就用自家的米做饭,救活了几千人。他在金陵任职的时候,发现府库内藏有几十匣金银宝贝,价值连城,马上上报朝廷。宋太宗十分高兴,夸奖他廉洁奉公,若非他的廉洁,这些前朝的宝贝一定会丢失。此外,宋太宗还特地召见了贾黄中的母亲,赞扬她教子有功,可以比作孟子的母亲。

但是,贾黄中办事过分认真、慎重,遇到大事往往不能当机立断。后来他被派往外地任职,在向太宗辞行时,宋太宗告诫他说:“做事谦恭,小心谨慎,不论是做君还是做臣,都应该这样,但是如果做得太过分了,就失去了大臣的身份。”贾黄中去世时,家中很穷,皇帝特地赐银三十万,又给他的老母亲白银三百两,以表彰他为官廉洁无私,他母亲教子有方。

素材解析:从宋太宗的话里可以看出,谨慎固然是好,但凡事一旦做过分了就会适得其反。贾黄中行事过于谨慎才导致他遇事无法当机立断。故此,谨慎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分寸。

素材应用:谦恭、廉洁、无私、瞻前顾后、谨小慎微

查理三世因钉被俘

英国国王查理三世于1485年在波斯沃斯战役中被击败,这场战役决定着谁是英国的统治者。战役进行的当天早上,查理三世派马夫备了自己最喜欢的战马。因为国王希望自己能骑着马打头阵,马夫便让铁匠给战马钉掌,但是铁匠找不到钉子,马夫便不耐烦地说:“就凑合着把掌钉上吧。”

两军交锋了,查理国王率先冲锋陷阵,鞭策士兵迎战敌人。“冲啊!冲啊!”他喊着,率领部队冲向敌阵。可是,他看见战场另一头的自己的几个士兵退却了。查理国王策马扬鞭冲向那个缺口,召唤士兵掉头战斗。他还没走到一半,一只马掌掉了,战马跌翻在地,查理国王也被掀翻在地上。国王还没有来得及抓住缰绳,惊恐的战马就跳起来逃走了。查理国王环顾四周,他的士兵们纷纷转身撤退,亨利的军队包围了上来。他在空中挥舞宝剑,喊道:“马,一匹马,我的国家倾覆就因为这一匹马!”此时,他的军队已经分崩离析,士兵们自顾不暇。不一会儿,亨利的士兵俘获了查理,战斗就这样结束了。

从那时起,人们就说:“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少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少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失了一个国家。所有的损失都是因为少了一个马掌钉。 ”

素材解析:虽然战斗的失败只是因为马夫的不耐烦和一个铁钉,然而,如果查理国王在战前准备能够再严谨细致一些,也许就不会出现战败的结果了。因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大事小事,都应该谨慎对待,才不会发生让人追悔莫及的事情。

素材应用:大意、 疏漏、鲁莽、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慎言笃行大事成

国君说话,不能不谨慎。商代国君武丁,登基后正赶上居丧,因此三年不说话。大臣们很为这件事担忧。武丁说:“以我一人治理全国,我恐怕出言不善,因此不说话。”古代天子如此重视言论,所以说话不会失言。

成王和胞弟叔虞闲聊,成王拿一个梧桐叶当作玉,交给叔虞说:“我用这个封你。”叔虞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周公,周公因此向成王请示说:“天子要封虞吗?”成王说:“我只是和叔虞开玩笑。”周公说:“我听说,天子不说玩笑话。天子说的话,史官要记载,乐工要歌诵,士要颂扬。”于是成王就把唐封给了叔虞。

楚庄王继王位三年,不喜欢直言进谏而喜欢隐语。成公贾进谏,庄王说:“我禁止进谏,现在你来进谏是什么缘故?”成公贾回答说:“我不敢来进谏,我是和君王说隐语的。”庄王说:“是什么隐语?”成公贾回答说:“有只鸟栖息在南方的山上,三年不动不飞不叫,这是什么鸟?”庄王猜度说:“有只鸟停在南方的山上,它三年不动,是用来定自己的志向;它三年不飞,是用来增长翅膀;它三年不叫,是用来观察治民的法则。这只鸟虽然不飞,飞就要冲天;虽然不叫,叫就要惊人。你出去吧,我知道这个隐语的意思了。”第二天上朝,庄王提拔了五个人,又贬退了十个人。群臣非常高兴,楚国的百姓互相庆贺。所以《诗经》上说:“为什么这么久呢?是要行仁义呀。为什么这么长呢?是要建功业呀。”成公贾的隐语,使楚王清醒,楚国因此而称霸天下。

素材解析:“祸从口出”这个成语说的就是由于说话不当心而惹出祸来。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一旦说出就无法收回。古人说:“君子三缄其口。”“谨于言,敏于行。”“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人活在世上,必然离不开人际交往,交往中要学会说话,要有原则地见人、见机行事,不能信口开河,凡事三思而后行,才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素材应用:慎言笃行、三思而后行、君无戏言

上一篇:高考英语广东卷试题点评 下一篇:世界各地饮用水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