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单位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3-17 02:03:55

建设单位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工程预算管理是以货币或其他计量形式对企业未来某一特定时期的生产活动、投资决策活动、资金运作活动作系统而详尽的表述,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一种系统的管理方法。针对当前建设单位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重点从加强对工程预算的认识、工程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及加强工程预算的动态管理和统筹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设单位工程预算动态管理统筹管理

工程预算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投资管理中起核心主导作用。工程预算工作是基本建设中一个重要环节,它是通过以“形”到“量”转化成价值的过程,它是编制基本建设计划、确定工程项目投资额、进行工程招投标、签订施工合同、办理工程贷款等的依据。它综合了工程项目所需人、材、机消耗量及其所表现的货币形式,汇集了工程建设过程中大量的、丰富的基础数据。因而,工程预算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经济工作[1]。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管理的逐步完善,工程预算管理也出现明显的观念和机制转变,但在工程预算管理实践中仍暴露出一些常见的问题。为此笔者试从建设单位的角度就如何加强工程预算管理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1工程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工程预算管理缺乏技术与经济相结合

长期以来,在工程建设领域,工程设计和投资控制工作联系不够紧密是一种普遍现象。一提到设计,大家必然想到那是设计人员的责任;一提到造价控制,想当然的是预算人员的职责。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都是设计人员根据设计委托进行现场调查,选择方案,进行设计,不同阶段向预算人员提供条件,进行估价或预算。预算人员对工程概况、现场情况了解很少,无法将各种影响因素考虑全面。所以工作中既要克服片面强调节约、忽视技术,又要反对重技术、轻经济、设计保守浪费的现象。所以预算人员应该及时对项目投资进行分析比较,反馈造价信息,能动地指导设计,使设计方案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节约投资。

1.2工程预算管理缺乏市场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工程造价方面的改革已取得明显的进展,观念也出现基本的转变。工程预算计价方式已从“定额计价”转为“清单计价”,但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仍过分依赖于“定额”。特别是施工企业大多没有建立各自的企业定额,不利于自主报价、独立报价。以往的“定额计价”方式,既不利于政府的宏观管理,也不利于施工企业自主创新。在推行“清单计价”的模式下,虽然许多要素的市场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受工程造价市场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运用仍不完善的制约,特别是建设单位工程预算管理缺乏市场观念使工程预算市场化程度较低。主要表现在:(1)编制工程预算的造价信息不健全,人、材、机等要素价格滞后于市场,建设单位在组织编制工程预算时进行市场调查的深度普遍不深;(2)工程招标投标过程中对投标报价的评审不够完善,偏离了工程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3)不同主体在编制工程预算时计价基本雷同,缺乏市场的竞争性。

1.3工程预算管理缺乏动态性

工程预算编制完成后,一般要经建设单位内部审核或送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审核,才能进入招投标阶段。招投标完成后才签订施工合同。在项目管理实践中,从工程预算编制、审核,到招投标、签订施工合同,快则几个月时间,慢则一年半载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期间虽然相对于预算的“量”方面来讲是静态不变的,但“价”方面受市场因素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的影响,则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可见,工程预算在价格方面更多体现其动态性,是与市场密切相关的。长期以来,“预算”在人们观念和认识上是“静态”的,是不能随意更改的,工程预算同样被认为是“静态”的。这样,建设单位在工程预算管理过程中,过于强调其静态的一面。而从编制工程预算到正式签订施工合同、进入施工阶段再到结算,跨越的时间越长价格波动越大,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越容易造成预算超支、银行贷款困难、施工合同签订工作矛盾突出、有时甚至造成不少社会负面影响。

1.4工程预算“重编制,轻管理”

随着我国工程造价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完善,以往“轻预算、重结算”的不正常局面已基本上得到改善,预算编制工作得到普遍的重视。特别是随着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强调预算编制的“专业性”、“执业性”“公正性”,工程预算的编制不像以往草率,一般要求必须由造价咨询机构有执业资格的人员进行编制。然而,在重视工程预算编制的同时,却忽视了工程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如建设单位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预算管理与设计管理、施工管理联系不密切,有脱节的现象。特别是施工阶段设计变更对工程所涉及的造价变更重视不够,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普遍重视工程质量而忽视造价。这种“重编制,轻管理”的局面目前仍十分普遍和严重,致使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只能等到工程结算时才发现原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但已是既成事实,难以更改。于是,决算与预算严重偏离,决算超预算的现象也就仍然常有发生。

2 加强工程预算管理的几点对策

2.1加强对工程预算“三性”的认识

工程预算是工程价格的预期价格、预测值,是工程造价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经济工作。于是,建设单位对工程预算“三性”的认识将直接影响到其对建设项目所进行的管理工作。工程预算属于工程经济领域的范畴,工程预算作为一种技术文件,它的专业性、技术性是其内在的本质属性,必须加深对这两个方面的认识。只有这样,政府在进一步推进工程造价改革的进程中才能正确定位,各工程参与主体在加强预算管理过程中才能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政府及各投资主体在工程预算编制及执行管理过程中必须与部门预算密切联系又区别对待,把加强工程预算的专业性、技术性与部门预算的政策性、严肃性有机统一起来。建设单位在组织编制工程预算时,应由专业人员或委托有资质的造价咨询机构进行编制,提高预算的技术含量。施工企业在投标报价时也应发挥各自的自主性,体现各自的优势和竞争力。

2.2提高工程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工程预算的准确性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工程预算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加强建设工程预算管理,控制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是建设工程预算管理的首要任务[2]。提高工程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核心是提高工程各组成要素价格的市场化程度,使工程预算价格更切合市场、切合实际,利于投资人确定更具控制性的工程投资总额,才有利于施工企业进行全面、更具活力的竞争。当前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工程造价信息系统的建设:主要是加强工程造价信息的可靠性、公正性及时效性,使工程的人、材、机等各要素的价格市场化提高,透明度提高。(2)加强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与管理:在加强工程造价人员业务培训的同时,应提高执业道德规范,进一步规范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注册管理和跟踪管理。(3)加强工程预算编制的审核和考核制度:各个造价咨询单位应自觉加强工程预算编制的审核工作,提高工程预算的准确性,进而提高其造价咨询服务质量和竞争力。工程预算的审核工作是加强预算工作管理的重要环节。一个比较大的单项工程往往有几十张图纸、几百万乃至几千万投资,作为工程预算人员难免有遗漏或错误之处。这就需要设立审核制度。此外,工程造价咨询协会应配合政府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加强工程预算编制的考核工作,如采取抽查、年度检查等形式进行考核,建立有关的档案并逐步纳入工程造价信息系统的统一管理。

2.3加强工程预算的动态管理

工程预算管理从广义上讲包括从投资立项开始的投资估算管理、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概算管理、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施工图预算管理和竣工阶段的结算管理,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周期性。工程预算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有时也表现为一种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工程预算并不是一个“固化的静态的数字”,它随着工程的寿命周期发生波动,随着工程自身的变动而变动。作为价格预期的工程预算一旦固化,必将产生相关的风险,使风险无法得到合理的分解,最终导致工程造价的扭曲。在进行工程预算管理过程中,不论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企业都应力求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任何一方偏颇都不利于工程项目管理其他目标的实现及总体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全过程实时跟踪工程预算中“量”和“价”方面的变动,分析其变动的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发挥工程预算管理的能动作用.加强工程预算的动态管理,关键是加强工程预算的全过程管理:一方面要求工程预算人员不仅要参与编制工作,还要参与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工作,全过程跟踪工程预算;另一方面,要求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不仅要懂技术、懂管理、懂法规,还必须懂经济、懂工程预算。

2.4加强工程预算的统筹管理

同一个工程项目,相对于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设计单位等不同参与主体而言.对工程预算的理解和运用是有一定区别的,有时甚至是矛盾的。实践证明,在工程预算管理过程中,单纯片面地强调某一参与主体的利益不利于工程预算管理和项目管理。因此,建设单位应发挥其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核心统领作用,应有统筹的意识和观念,应改变以往不同参与主体的孤立性、对立性,加强各方面的统筹管理,应该将限额设计和施工过程的投资控制及成本降低有机的结合起来。具体包括:(1)加强限额设计及优化方案:限额设计有利于投资估算及设计概算的有效控制,有利于投资估算及设计概算的合理修正,有利于提高设计者的经济意识与责任意识,有利于提高整体设计水平。建设单位必须以限额设计为源头,做好投资管理和预算管理工作。(2)加强施工过程的投资控制: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投资控制重点是加强合同管理、设计变更的管理。规范并严格实行设计变更管理有利于合同造价的实现,也有利于工程预算的有效控制。(3)加强成本分析及成本管理:施工企业是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最重要主体,其预算管理的核心是加强人、材、机的成本分析、核算,提高施工企业的整体获利能力,有利于从本质上降低工程造成价。建设单位要从建设项目的整体效益出发去分析和考核工程的成本,重视时间价值,重视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经济。

2.5注重的预算执行效率

预算编制完成后,预算的分解和执行是预算管理的主体工作。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建设单位一定要调动其所有人力、物力和财力,认真、严肃地分解、监督和执行预算,注意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维护预算的刚性,杜绝乱开口子、随意变更预算的现象,使预算工作沿着设定的轨道运行。

结语

为促进建设单位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改善目前管理不够规范的现状,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越来越多的建设单位开始重视预算管理;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建设市场竞争的激烈、工程质量要求的提高、工期的越短,对预算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只有加强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预算管理,才能真正搞好工程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管理的经济效益,为开拓建设市场奠定经济基础。

上一篇:建筑节能及建筑外墙保温隔热体系概述 下一篇:建筑电气施工的技术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