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你的创新

时间:2022-03-17 04:45:05

放开你的创新

从1900年通用电气(GE)建立第一个工业实验室开始,研发便成了企业的绝密之事。安全协议被认为与科学笔记同等重要。工业间谍就如同政治间谍一样盛行。

苹果公司(Apple)是全世界最具创新力的公司之一,在保密工作方面非常出名。即便是号称“不作恶”的谷歌公司(Google)也推出了自己超级保密的研究中心。

但是,在暗中较劲的间谍活动之外,开放式创新已渐成气候。转折点就是亨利・切斯布罗(Henry Chesbrough)2003年出版的Open Innovation一书。该书创造了“开放式创新”一词,并确立了若干基本原则。自此以后,开放式创新的理念得到了广泛传播。如今,它已成为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要让开放式创新助推企业的发展,可采取以下四种方式。

陷入困境时寻找突破

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在1962年的突破性著作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一书中指出,科学的发展通常都是在非常严格的模式下,基于当时所掌握的知识来实现的。在经过一段发展历程后,科学就会停滞不前,直至出现“模式转变”(paradigm shift)带来新一轮的发展。

企业也常会碰到同样的情况。它们习惯于划分条块,让工程师解决工程问题,化学家解决化学问题,诸如此类。大多数时候,这种方法效果不错,但和库恩所说的科学发展类似,到了特定的阶段之后,它们就会在某个问题上卡住,难以取得进展。而这正是开放式创新能真正发挥作用的时候,因为它有助于综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像InnoCentive*这样的开放式创新平台,使你能够利用更加多样化的技能解决棘手问题。比如,化学家面临的难题往往是另一个领域(如物理学)的典型问题。

别打造品牌,要建立平台

2010年,微软(Microsoft)推出在Xbox上使用的Kinect体感游戏设备,这款产品迅速成为有史以来最热门的消费电子设备,仅头两个月就卖出了800万套。作为第一个推出体感产品的公司,微软也借此重振了自己在科技界的形象,再次站在潮流前沿。

Kinect吸引了很多目光,不光来自消费者。黑客们几乎从产品一就开始破解Kinect,实现了许多微软意想不到的功能。按照微软以往的习惯,就该让律师发出制止令了。不过,这次它没这么做。事实上,微软张开双手欢迎黑客,它修改了USB接口线,提高了开发的灵活性,还了一款软件开发工具包(SDK)帮助黑客。这一转变让许多人大跌眼镜。

微软并非特立独行者。环顾四周,品牌作为公司资产的属性被逐渐淡化,而是开始成为创新的平台。如果拿走各种应用程序,iPhone会是什么样子?Facebook呢?没有个人频道的Youtube又会是什么面貌?如今,单打独斗的效果不如合作共创。

设立加速计划

然而,仅仅鼓励合作还不足以成功。聪明的公司会投入资源,推出加速计划,为年轻创业者提供种子基金。微软就为Kinect设立了加速计划,耐克(Nike)也有一个鼓励在Nike Fuel生态系统创新的类似方案,甚至就连沉闷的《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也推出了孵化器项目。

个中原因不言自明。对任何规模的组织而言,为初创公司提供的种子基金不过是九牛一毛。微软提供的创业资金是2万美元,恐怕还没它在咖啡上的花费多。《纽约时报》干脆就只提供了办公空间。

与此同时,它们得到的却是全世界最尽职的雇员:追梦的创业者。如果进展顺利,这些小额的初始投资会得到风险投资家的青睐。后者之所以愿意资助可能会失败的新点子,是希望一旦淘出真金,便能让一切物有所值。对于前景特别看好的创意,投资方不仅可以收购公司,还可以获得人才。这种创新方式的效率极高。

边测试边学习

很长时间以来,营销活动似乎已经了无新意。广告巨头可以帮你敲定各大电视台,展开大范围的广告宣传。许多想法都能被纳入战略和战术,但极少能进入新兴的媒体渠道。

技术改变了这一切。现在,Instagram和Pinterest(图片分享网站)等新平台飞速崛起,也造成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想抓住每个新机会,就无暇他顾,无法聚焦,但如果等待新技术的普及,竞争对手又会把你甩在身后。

许多营销人员的对策是持续实施“边测试边学习”的计划,每年进行5~10次试点。虽然多数效果并不明显,但由于风险低(通常只需占用不到1%的营销预算),回报又高,还是值得一试。

最重要的是,“边测试边学习”计划着眼于最前沿的新兴创业公司,而不是那些投资于传统解决方案的老牌大企业。新思想的不断流入能够有效驱动创新。

品牌成为开放式接口

与技术相似,品牌历来被认为是有待利用的专有资产。组织悉心维护自己的身份,贸然闯入者不仅会被阻止,往往还会面临法律诉讼。

如今,品牌的力量来自激发协作与共创的能力,而无关营销预算多寡。正如比尔・乔伊(Bill Joy)所指出的,“不管你是谁,大部分最聪明的人都为别人效力”。

一个公司能否创新成功,不再只是看它的研发力量有多强,也不在于它能否吸引最聪明、最能干的员工,而是要看它能否鼓舞那些志同道合者加入自己的事业。新经济是激情型经济,组织的职能不再是指导工作,而是关注使命。

上一篇:抹绿对高尔夫球场草坪杂草防治效果的研究 下一篇:将企业项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