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坡的养心之道说开去……

时间:2022-03-17 02:49:05

很多人都对坡并不陌生,他是我国宋代著名文学家,在文坛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实不只是文学成就,坡独树一帜的养心之道也令人无比赞叹。不管得意还是失意,其潇洒豁达乐观的人生境界都值得人心生敬意。尤其是他提出的“三养”养生观,不仅将品行修养具体化,生活化,即便在今天看来也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1.安分以养福

多年来,研究坡的学者大都致力于他的诗词歌赋。不过其实做官是他的主业,写作是他的副业。无论担任的职务是高是低,无论生活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他都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在他看来,为官也好,做平民百姓也好,安分才是做人之本,而这也恰恰是坡的福气观。

说起来,坡在一生的仕途中曾经历过两次较大的磨难,其中一次就是“乌台诗案”,他被陷害关押,在狱中遭到非人折磨,险些死去。从狱中出来后,他由一个曾经位居高位的人一下子变成了平民百姓。他被贬到黄州时,正值天寒地冻,没有任何交通工具,他和家人步行了一个多月才到达黄州。

到了黄州,没有人为他们安置住房,没有一分钱的薪水,他们一家二十几口人住在破庙里,饥寒交迫,再加上一顶“犯官”的帽子,逼得他走投无路。面对这样几乎连基本生活条件都不具备的窘迫困境,如果是一般人,恐怕早已被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压力所击垮,但抱有一份安分心态的坡却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很充实,养生、读书、画画、练书法。此外,他还找了一块废弃的荒地开垦种植,并在山坡的高处盖了三间草房,从劳动中找到了快乐,其宁静豁达的心态令人心生敬意。

2.宽胃以养气

坡是名副其实的美食家,后世留下了不少他的食养之道。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坡的食养大法却和养心之道息息相通。

有一次,坡的好友张鹗向他请教养生之道。坡大笔一挥,写了养生四绝: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其中的“晚食以当肉”这条就体现了他的“人应已饥方食未饱”的养生理念。

在坡看来,吃饭不要吃得太饱,如果吃饱了还勉强进食,无论对于身体还是美食,都没有好处。此外,从养生学的角度来看,粗茶淡饭远胜山珍海味。人到老年,就应该豪华落尽见真纯。灯红酒绿尽量少涉足,否则要如何养好气节呢? 3.省费以养财

坡为官几任,见识过荣华富贵的生活,但他却一生提倡勤俭,以节约为荣,以劳动为乐,用这种朴素的方法来修练心灵。

史学家刘贡父是坡的挚友。有一次,坡跟刘贡父提起他和弟弟苏辙在迎接大考的日子里,每天都要吃“三白”,堪称世间美味。刘贡父问这“三白”是什么?坡笑答:“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米饭,乃三白也。”而坡在宴请刘贡父时,也正是用盐、萝卜、米饭这“三白”来招待的,他自己在席间也吃得津津有味。

其实,每逢坡身处逆境时,他都会精打细算,杜绝浪费。他开荒耕植,自食其力;他自酿美酒,畅饮开怀;他自磨香油,烹饪佳肴;他烹制美食,款待朋友……简朴让他生活严谨,精神奋发,勤劳使他忘却烦恼,豁达乐观。

纵观坡的一生,先后遭受了几次大的政治灾难,并经历了几次感情生活的打击,这对于常人来说是难以承受的,而他却能平静地泰然处之。除了他天生豁达、乐观的性格之外,更是与修心养性练就的良好心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与借鉴。

上一篇:生态工业助力毕节转型发展 下一篇:关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