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3-16 11:11:27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现代教育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新世纪期盼具有健全人格、较高文化素养、会创新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与此相适应,现代数学教学就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指导思想。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发现以下方面值得注意。

一、 数学课堂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好每一门学科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要具有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耐心和恒心。首先,要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在我所从教的四(一)班中,我比较注意从这三个方面入手:1、每一部分知识当师生一起探索、研究到重点、难点、关键部分的时候,我就自然地提醒一下学生,引起学生的重视。2、让学生边学、边听、边记。把自己从教师、同学中学到的、自己听到的、看见的、或发现的有价值的东西记录下来。3、教师在课堂中千万不能只顾自己“表演”,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表情,如果发现部分学生学习表情淡漠,就要注意调控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次,要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习惯。教科书虽然只是教学的一个文本,但它是学生重要的知识来源之一。数学课也要重视对学生阅读课本的训练,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发现重点、难点、提出疑问,然后师生一起共同讨论研究解决。

再次,要培养学生认真计算、检查的习惯。数学离不开计算,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与数学成绩时好坏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耐心地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和仔细检验的习惯。

最后,要培养学生置疑问难的习惯。个别学生因自卑心理作怪,当有问题时不敢提出来,这样知识的领悟就有了障碍,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答疑,帮助学生消除“羞于启齿”的心理。

二、 数学课堂要注意对学生的评价

课堂是主体性、活动性的体现,小学生发展过程多元化评价应注意:1、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每个公民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力。为此,教师、学校要像阳光普照大地一样关注每一位学生,既不偏爱“白天鹅”,也不歧视“丑小鸭”,以一颗公允之心,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提供平等的机会。2、使学生的个性特点得到充分发展。人是有个体差异的,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差异便是发展的资源,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与众不同之处,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争取在自己的雕琢下,让每一块璞玉都各放异彩。3、促进每一位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我国教育方针提出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全面发展。为此,在平时的数学课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使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交往等各方面都获得发展。

三、 数学课堂要注意对教学环节的设计

教学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数学课的好坏,作为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把握好:目标的制定要准确;导入要新颖、别致,有吸引力;教学过程要清楚,在自然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习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和针对性,既要兼顾双基知识的训练,又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尽量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能够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 数学教学要重视教学反思

做案例、反思教学、以敏锐的目光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去发现教学中的许多被人熟视无睹的问题。用平实的话,教后想想、想后写写,认真思考一下得与失,想一想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情景是否和谐;学生积极性是否调动,教学过程是否得到优化;教学方法是否灵活适用;教学策略是否得当;教学效果是否良好,想想后动动笔,写中有学、学中有思。多一点教学反思的细胞,就会多一些教学经验,经常进行教学反思,记录下自己的“成功之举”或“败笔之处”,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修养,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让自己在新课改中不断成长。

上一篇: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放飞梦想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