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针刺法治疗面肌痉挛20例

时间:2022-03-16 09:05:51

多种针刺法治疗面肌痉挛20例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表现为面部肌肉呈阵发性,不规则不自主的抽搐。通常局限于眼颊或颊部、口角,严重者可波及整侧面部。一般多发生于一侧,两侧发病者少见。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及睡眠不足可使病情加重,入睡时停止发作。本病多在中年以后发病,常见于女性。本病病因不明,且一般不会自然好转。现代西医对此尚缺乏特效疗法,目前一般采用对症治疗,但效果均欠理想。笔者在总结他人的基础上,发现采用多种不同刺法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有较为满意的效果,现阐述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治疗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本组20例,男6例,女14例,年龄40~55岁,发病部位在左侧者14例,右侧者6例;病程20天~8年。

治疗方法:①取穴。主穴:阿是穴(抽动最显著部位)、牵正、翳风;配穴:腕踝针上1区、颧、攒竹、夹承浆、合谷、后溪、三阴交、足三里。②操作方法:主穴均取,配穴据抽动部位酌加。针翳风穴时,用28号15寸毫针向鼻尖部深刺,约12寸,使酸胀感向面颊部放散,以捻转加小幅度提插手法,运针1~2分钟,留针;继针牵正穴,取28~30号1寸毫针3~5枚,可采用扬刺法,先针穴区中间一枚,深刺至明显得气,再针四周,可略浅,均用直刺法,得气后留针;阿是穴,用浮刺法,方法是,取05寸30号毫针多枚,在抽动最明显处,针尖向穴区中心围刺,进针1~2分,应使针刺的皮肤突起,形成一个小丘,并使针体悬吊而不下落。根据症情,每次用针6~10多枚;腕踝针上1区采用腕踝针法平刺12寸留针;颧直刺05寸直达骨面处,行泻法,待针感传至面颊深处时留针;攒竹可先摸到眶上孔,以30号1寸针直刺07~08寸;夹承浆,30号针直刺;针合谷穴时采用行气法,用15寸针刺入穴位后,稍停片刻,然后采用小幅度捻转、震颤法催气,得气后采用按压的方法行气(患者以健侧手的中指、无名指放在合谷穴的针柄下,示指放在针柄上轻轻按压),手法操作持续20分钟。若气至关节不能通过时,首先采用继续按压激发等候片刻的方法,继而采用沿经叩击的方法,常可帮助气过关节;后溪取患侧穴,以30号25寸毫针快速进针向劳宫穴方向直刺2寸左右,施行捻转提插手法,明显得气后,以大幅度捻转2~3次,以患者能耐受为度,使针感下传至小指端、上传至头面更佳;足三里、三阴交直刺,行补法。每次治疗留针20~30分钟,1次/日,12次为1个疗程,间隔2~3天后再行第2个疗程治疗。

疗效判断标准:①痊愈:面肌痉挛症状完全消失,面肌运动正常,半年内无复发;②显效:面肌痉挛基本消失,有诱因时面肌仍有轻微抽搐,痉挛程度、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均明显减少;③好转:面肌痉挛明显减轻,有诱因时虽有发作,但程度减轻,时间减少;④无效:治疗后面肌痉挛无明显改善,或短期缓解后又复发如前。

结果

本组共治疗20例,最长治疗3个疗程,最短治疗1个疗程,结果痊愈5例,显效9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

讨论

本病是难治症之一,面肌痉挛病程较久者通常都比较顽固,要完全治愈并不容易,故要尽早诊治。一般说来,在初次发病3个月内即行针灸治疗,疗效快而有效。临床观察中发现有的患者先有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治愈后又发生面肌痉挛的。也有同时患有神经衰弱或紧张。此外,有的患者是因面部电刺激所致,如有人为了美容或消除皱纹,使用经皮电刺激器后发生。本病有反复发作的倾向。一些患者经针刺治疗有效,或症状全部消失,但不能保证以后就不会再发。但下次发作时再用针刺仍能取效。许多面肌痉挛患者在发病初期只表现为眼睑的痉挛,有时与发生于眼睑部位的震颤难以区分,好在两者的针灸治疗方法没有什么不同。对于单纯性的眼睑痉挛,针刺效果较好。对于较大面积的面肌痉挛,针刺的疗效则不尽理想。现代用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报道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1965年有人用皮内针法获效,70年代又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如采用深刺久留针法,只针健侧不针患侧的缪刺法等,取得一定效果,80年代以来,面肌痉挛的治疗始得到针灸界较广泛的重视,对刺灸法进行了多方面探索,从而出现了一些比较独特的刺法,如丛刺法、刺激面神经干法、浅刺皮部法及行气法等。应用传统的刺灸法难以取效时,选用上述刺法往往能奏效。笔者在总结他人的基础上,发现采用多种不同刺法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有较为满意的效果。本治疗方法的特点是扬刺、浮刺,包括行气法,腕踝针等多种刺法相结合,另本病多由气血亏虚所致,选穴方面也照顾到此而取足三里、三阴交等补益穴,以照顾体质。临床治疗面肌痉挛,疗效尚觉满意,本病的特点是控制容易根治难,因此一定要让患者知道,不论病情轻重、病程长短都应坚持治疗,即使症状消失,也要再巩固一段时间,个别患者如果治疗1、2个疗症状未见任何改善者,应改用其他疗法。

参考文献

1孙国杰.针灸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19-523.

上一篇:配合理疗是综合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下一篇: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78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