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财报分析指标评价企业核心竞争力

时间:2022-03-16 05:57:06

5种财报分析指标评价企业核心竞争力

【摘要】本文将企业核心竞争力与财务报表分析相结合,把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纳入财务报表分析体系,从评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全新视角,丰富财务报表分析内容,以达到完善财务报表分析体系的目的,为发展我国的财务报表分析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 财务报表 分析指标

一、以新视角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报表分析已经得到了财务报表外部使用者的重视,并在会计实务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但是其分析理论和方法体系仍然尚未完善,我国现行的传统财务报表分析体系仍然存在各种问题和缺陷。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立足于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必不可少的因素,但是现行的财务报表指标分析体系主要包括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缺少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即使有些文章提到企业核心竞争力应包含在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中,也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上,并未对其核算方法或分析指标做出具体解释,也未说明操作方法。

为使财务报表分析目标更加长远、分析指标更加科学、分析内涵更加丰富、分析方法更加系统可行,应立足于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量化研究,将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相结合,把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纳入财务报表分析体系,构建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从而进一步扩充和完善现行的财务报表分析体系。把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纳入财务报表分析体系,也是对财务报表分析内容的一个创新,为今后的财务报表分析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二、评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财务报表分析指标

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增值性、核心性、协调性、动态性和领先性几个重要特征,根据这几个特征分别设置了经济增加值、人力资本投资净收益率、现金支付能力、持续盈利能力和研发创新能力等几个财务分析指标。

(一)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值性的指标――经济增加值

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是指企业一定时期从税后净营业利润中扣除所有成本(包括股权和债务的全部投入资本)后的剩余收入。它是平衡企业业绩增长与风险控制的重要考核指标,比传统会计指标更加真实地反映了企业资本的使用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更加客观地反映了企业的经营业绩。计算过程如下: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其中,资本成本=资本总额×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资本总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少数股东权益+递延税款(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方余额(借方余额则为负值)+各种准备金(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开发支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债券+长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税后净营业利润=税后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利息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额+其他准备金余额的增加额,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债务资本成本+股权资本成本=债务资本比例×债务资本成本×(1-所得税税率)+股权资本比例×股权资本成本=债权资本比例×(财务费用/负债总额)×(1-所得税税率)+股权资本比例×净资产收益率。式中用净资产收益率代替股本股权资本成本,是由于股权资本成本是投资者对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时所要求的必要投资收益率,利息费用的详细信息不易取得,且在“财务费用”科目中列示,所以用财务费用代替利息费用。

(二)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性的指标――人力资本投资净收益率

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源的基本属性之一,具有增加企业价值、在竞争对手中稀缺、不易被完全模仿、不易被竞争对手的其他资源替代等特征,因而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源泉。尽管各种生产设备和无形资产的投入是企业盈利不可或缺的条件,但各项资产的价值都是由人力资本的载体人创造出来的,人力资本是知识、创新等智力资源的载体,是活的无形资产,因此是评价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性最重要的标准。但是,人力资源会计仍然处在理论探讨阶段,对其计量属性和评价指标,理论界和实务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参考杜邦分析法的核心指标股东权益净收益率,将投资净收益率指标引入人力资源研究领域。用人力资本投资净收益率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性特征,计算公式为:人力资本投资净收益率=人力资本净收益/人力资本成本=净利润/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劳动者的劳动创造出剩余价值,并进一步转化成了企业利润,是对人力资本投资后形成的企业收益,因而用净利润表示人力资本投资净收益。薪酬既是员工在企业投入劳动后的报酬,也是企业必须付出的成本支出,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力资源的成本可以用薪酬这个货币形态来度量。

(三)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协调性的指标――现金支付能力

财务上可以用现金支付能力衡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协调性。现金支付能力是营运资本与营运资本需求之差。其中,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即营运资本是流动资产总额减去企业各类流动负债总额后的余额,可以用来投资于非流动资产和清偿非流动负债。因此,如果企业的营运资本为正,则说明企业投融资活动协调,融资活动能够保证企业投资活动的资金需求;如果营运资本为负,则说明企业投融资活动协调性不佳,流动资金不足以支持资产投资,或者企业需要通过举借新债来偿还旧债,资金运转上出现困难局面。营运资本需求=(交易性金融资产+存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它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自身创造或派生出来的资金与开展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金之间的差额。如果现金支付能力为正,则说明企业所提供的营运资本能够满足顺利开展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金,剩余的资金则表现为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

(四)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动态性的指标――持续盈利能力

持续盈利能力作为一个动态指标可以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性特征,这是由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变化成长并持续增强,体现为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其财务表现就是可以持续地为企业带来利润。选取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作为持续盈利能力评价指标,公式如下:

利润是企业最终的经营成果,不断增长的利润,是企业增加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来源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该指标越高,表明公司积累越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将指标计算周期扩大为三年,是为了更好地反映企业利润增长趋势和效益稳定程度,避免因少数年份利润非正常增长对企业发展潜力的错误判断,从而更准确地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

(五)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异质性和难以模仿性的指标――研发创新能力

研发创新能力指标即研发支出与无形资产的合计数与企业营业收入的比值,即研发创新能力=(研发支出+无形资产)/营业收入,反映企业在资金和财务上对技术创新的倾斜,对研发核心产品、核心技术的重视程度,用于分析企业的正处于研发过程中的新产品、已拥有的无形资产和创新的能力,进而反映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异质性和难以模仿性的特征。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对研发的重视程度越高。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异质性和难以模仿性是企业巩固其核心竞争优势的前提,也是企业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其核心竞争优势的基础。这种特征是由企业所具有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以及无形资产等的隐含型、稀缺性和特殊性所决定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异质性和难以替代性主要是由企业所拥有的核心技术和研发创新能力的难度、独特性以及领先度所决定的,其难度、独特性以及领先度越大,反映企业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和无形资产的领先度越大,竞争对手越难以模仿。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金昌.企业经营协调性分析[J].会计之友,2004(5).

[2]孙惠玲,孙璐.基于核心能力的财务评价新思维[J].财会月刊(综合),2007(1).

[3]孙玉甫,程琳.人力资产价值决定因素探析[J].会计之友,2008(1).

[4]张李君.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研究初探[J].财会研究,2009(5).

上一篇: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处理差异 下一篇:外资零售企业入华对中国零售业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