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更具语文味

时间:2022-03-16 07:46:33

让语文课堂更具语文味

【关键词】 语文教学;自主学习;精心 设计;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7―0096―01

小学语文教学的性质是:小学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基础工具,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特征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基本功是知识和能力的统一体。语文基本功要在训练中掌握。让语文课更有语文味,在语文课上进行扎实的阅读训练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把语文课上出地地道道的语文味呢?

一、教师要主动将“情”贯穿于课堂中

1.教师应该是“情”的表达者。教师要很好地领会作者和编者的情感,变他情为我情,在教学中自然地流露。

2.教师应该是“情”的保持者。教师所表达的与文本相一致的情感,要与课堂教学相伴始终。

3.教师应该是“情”的传递者。要善于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学生身上。

4.教师应该是“情”的激发者。小学生的学习以无意注意为主,情绪的维持又缺乏恒定性,所以就需要教师不断激发,教师要善于用饱含深情的话语,形象的电教媒体和多样化的情境创设来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情、深情、用情。

5.教师应该是“情”的调适者。随着教学进度的展开,难免会出现“情”的偏差,这就需要教师有效地发挥教学机智,敏锐而又自然地做出反应,掌握好课堂的情调,使学生的学习“情归原位。”

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悟。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是主人,教师好比医生、集会的主席。教师要在学生学的基础上,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课堂上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读不懂的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读懂了的讲出来,大家互相交流,全班经过讨论还理解不准、不深的,教师再引导学生深入读书、思考、讨论,教师也可以作必要的讲解。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问题和训练重点,加以引导、指导,使学生学得更好,并逐渐领悟学的方法。例如,我在教《哪吒闹海》一文时,先让学生读书,然后谈哪吒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再引入课文的学习。学生讲得不一定都能讲到点子上,不一定符合教师的心意,却是学生真实的感受。经常这样的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感,而且能体现和落实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

三、突出重点,精心设计,扎实训练

方法是达到目的、走向成功的道路和桥梁。要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一方面要靠学生的自主学习,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训练的方式方法。如,以《鸟的天堂》为例,我让学生先读读赞美大榕树的段落,然后问:“你是如何体会到的?学生画下自认为美的句子,并注上旁批。全班交流时,边读边品:“卧”字好在哪儿?“近看”、“远看”都写出了榕树的什么?“不可计数”指什么?…并在黑板上画一画,让学生读一读,师生一起分享点点滴滴的感受,体会作者用字的巧妙性。可以说品读课文精彩片断是一节课的精华所在,课堂上同学们书声朗朗,既有读透了才悟得出,又有悟得出才能再有感情地读出来,最终使教学资源――师、生、文本在对话中得以开发和利用。

四、教给学生常用的阅读方法

1.边读边想的方法。阅读和思考相结合,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方法。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益。若读而不思,则不知其味。在阅读一篇课文的过程中,在阅读的不同阶段,想什么,可以有所侧重。总之,一边读一遍想,所想的问题,随着阅读的深入应当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简单到综合,有梯度、分层次。

2.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课文中有相当多的词语、句子,如果就词解词,就句析句,往往难以理解。如果把它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联系上下文琢磨,就能确切地理解。

3.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语文课本内容十分丰富,许多课文所描写的事物、所运用的语言,与小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启发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中去寻找、发现与课文描写的事物相通的经验,把二者联系起来,帮助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

4.联系自身情感体验的方法。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是对小学生阅读能力比较高的要求,如果学生能够联系自身的情感体验来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他们就能和作者产生共鸣。

我希望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使语文课具有地地道道的语文味!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上一篇: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讨 下一篇:教会学生用情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