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事诉讼程序的适用范围

时间:2022-03-16 05:21:54

论人事诉讼程序的适用范围

摘要:人事诉讼程序,是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民事诉讼法中确立的,一种与婚姻家庭中自然人的身份相关的程序。构建我国的认识诉讼程序要从案件的适用范围开始。

关键词:认识诉讼 程序 案件范围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5-

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民事诉讼法学者看来,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程序从性质上可以分为:关于普通财产关系的诉讼程序和关于身份关系的诉讼程序两类。许多大陆法系国家的民事诉讼法典中,除了设置有普通程序之外,又对人事诉讼程序进行了专门的规定。这种程序专业化的操作,无论对纠纷的妥善、彻底解决,还是诉讼效益的提高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外人事诉讼程序的适用范围

德国立法中所规定的人事诉讼案件的范围主要包括:(1)婚姻事件。(2)其他家庭事件。包括家事诉讼案件和家事非讼事件。此外,新民事诉讼法中还增加了“同居关系案件”,包括撤销同居关系、确认同居关系存在或不存在、同居期间的照顾义务和支持义务、基于同居关系的法定抚养义务等。

日本是对人事诉讼案件规定得最为明确的国家。日本《人事诉讼法》第 2 条以列举的方式规定了人事诉讼的案件范围,具体分为三类:第一,婚姻关系案件。第二,亲子关系案件。第三,收养关系案件。

美国各州在人事诉讼程序的案件范围上,虽然各州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设定受理家庭案件的范围,但是一般都包括下列案件:离婚案件之诉;分居及供养之诉;虐待儿童之诉;赡养费负担之诉;确定亲子关系之诉;终止监护权之诉;供养非婚生子女之诉;甚至还包括未成年人违法案件以及家庭犯罪案件。这些案件既包括民事案件又包括刑事犯罪,甚至还将少年犯罪纳入其中,这种规定与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明显不同。

二、我国的人事诉讼程序适用范围

第一,婚姻关系案件。婚姻关系诉讼主要包括有以下几种类型:(1)婚姻无效之诉。是指根据法定的婚姻无效的原因请求法院宣告婚姻无效之诉,是一种确认之诉。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国家的婚姻无效之诉仅指宣告结婚无效之诉,不包括宣告离婚无效之诉。(2)撤销婚姻之诉。是指根据法定的可撤销婚姻的原因请求法院撤销婚姻之诉,性质为变更之诉。(3)夫妻同居之诉。它是一种给付之诉,是指根据法定的夫妻同居义务的规定,请求法院判决对方履行同居义务之诉。(4)离婚之诉。指根据法定的离婚原因请求法院判决离婚之诉,性质为变更之诉。(5)解除同居关系的案件等。

第二,收养关系案件。主要包括确认和解除收养关系等方面的案件。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确认收养是否有效之诉。是指根据法定的关于收养是否有效的规定,请求法院判决宣告收养有无效之诉,性质为确认之诉。(2)撤销收养之诉。指根据法定的关于撤销收养的规定请求法院撤销收养之诉,性质为变更之诉。(3)终止收养关系之诉,指根据法定的关于终止收养关系的规定,请求法院宣告收养关系消灭的诉讼形式,是一种变更之诉。等等。依据 2007 年 10 月 29 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只有确认收养关系纠纷和解除收养关系纠纷两类案件。虽然收养法也有撤销收养的相关规定,但对撤销权人、撤销的诉讼程序等相关问题都无规定,导致司法实践中撤销收养之诉难于受理。另外,单独提起的确认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是否存在抚养教育关系之诉也可以归入此类。

第三,亲子关系案件。主要是确认亲子关系的案件,有以下几个诉讼类型:(1)否认子女的诉讼。是指就法律上推定的婚生子女,请求法院确认不是其子女之诉,性质上为确认之诉。(2)认领子女的诉讼、认领无效的诉讼及撤销认领的诉讼。认领子女的诉讼是指请求法院判令非婚生子女的生父表示承认自己为其生父之诉,性质上是给付之诉。认领无效的诉讼是指就某人认领子女的意思表示请求法院宣告其无效之诉,性质上为确认之诉。撤销认领的诉讼是指就对某人认领子女的行为请求法院予以撤销之诉,性质是变更之诉。(3)确认亲子关系是否存在的诉讼。是指原告以特定人之间的亲子关系是否存在,主张进行诉讼上的请求之诉,性质上为确认之诉。(4)宣告停止监护权及撤销停止监护权的诉讼。是指请求法院宣告停止父母对子女的权利,或请求法院撤销其停止权利宣告之诉,性质上为变更之诉。但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却没有关于亲子关系纠纷的案由类型。82另外,我国目前关于亲子与父母关系的实体法规定也是极其欠缺的。

第四,继承案件。主要包括由于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所引起的两大类纠纷。虽然说继承法在民法学界被普遍认为属于财产法,但是笔者在这里也把它列入人事诉讼的范围。因为这种财产关系与经济法、商法上的财产关系有着质的区别。他存在的前提是基于身份关系的存在,并且多发生于同一家庭的父母与子女或兄弟姐妹们之间。这种亲情关系的存在决定了对于此类案件需要采用职权主义审理,诉前调解和不公开审理等人事诉讼程序机理也应对之进行规制。

第五,其它关于身份关系的案件。列举式的立法例难免挂一漏万,况且当前我国有关人的身份关系方面的民事实体法尚存在不少立法空白,因此,人事诉讼的案件范围应随民事实体法的完善而适时调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适时扩大。

参考文献:

[1]王强义.民事诉讼特别程序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年版.

[2]【德】奥特马•尧厄尼希,周翠译.民事诉讼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年版.

上一篇:我国行政立法听证的现状评析 下一篇:论简易程序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