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有所为有所不为

时间:2022-03-16 05:21:49

虽然与通用、大众、福特这些国际汽车巨头相比,奇瑞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还相差几个数量级,但依靠自主研发的奇瑞,却用自己的海外战略改变了中国产品在海外的形象,也使得中国开始迈向汽车制造的超级大国。

2006年3月28日,在风和日丽的芜湖,奇瑞第50万辆车正式下线,下线车辆是全部由奇瑞自主开发的A516,这意味着奇瑞已经跻身国内主流汽车企业,成为民族汽车工业的佼佼者。

作为民族汽车自有品牌,奇瑞还有一项特别引以为荣的业绩,那就是奇瑞成功开拓海外市场,2005年全年出口轿车18000余辆,位居全国第一。

奇瑞的海外战略使得中国正在朝向“汽车制造的超级大国”迈进,奇瑞公司的产品出口改变了中国产品在海外的形象,改变了中国商品的出口结构。

创新是品牌之根本

汽车出口是检验一个国家汽车工业发达程度的指标,只有大量出口才能跻身于全球汽车工业高水平的竞争。2001年10月,即实现第一批奇瑞轿车出口;2003年与伊朗CKD公司的合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截止2004年12月31日,奇瑞已与全球25个国家建立贸易联系,出口总量逾万台。奇瑞轿车已得到海外市场的一致认可,国际间合作合资已成为奇瑞公司重要的部分。

奇瑞汽车工程院院长许敏说:“因为我们有自主品牌,所以奇瑞的汽车想卖哪里就卖哪里,不受任何限制。”但是选择了自主品牌的道路,也就意味着选择了一条充满荆棘的光荣之路。“20多个技术人员,在几间破草房里,用借来的电脑干起了奇瑞车的设计研发。”奇瑞尹同耀是这样提到奇瑞公司创始之初的情形。

2001年10月是一个特别值得奇瑞人高兴的日子,第一批车出口到了中东,也从此拉开了奇瑞海外销售的序幕。

在已经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中东地区,奇瑞现在已经居于主导地位。因为中东商人的流动性很强,他们发现别的地方出现好卖的商品,会自己找上门来,许多经销渠道就这样建立起来。那位奇瑞第一个海外经销商叙利亚人就是主动找到奇瑞总经理死磨硬缠地“帮助”奇瑞出口。奇瑞品牌在中东的成功有一定的戏剧性。尹同耀也承认,叙利亚2005年不仅完成了3000台奇瑞的销售,而且还建了21个奇瑞的4S店,“海外比我们在国内做得还好”。

当初如果不是叙利亚的经销商软磨硬泡,奇瑞不仅不会出口轿车,而且也不会发现这是座国内合资企业没有涉足的金矿。

在海外市场无意识地挖到了第一桶金后,奇瑞开拓海外市场的步伐逐步加快。2003年8月,奇瑞与伊朗进行第一个CKD合作项目,同年出口1200多辆,成为中国轿车出口量最大的轿车厂家。

2004年11月,奇瑞全面授权马来西亚Alado公司组装、销售和进口奇瑞牌轿车,并于12月与美国Visionary Vehicles(梦幻汽车公司)签约,计划2007年向美国批量出口奇瑞轿车。2004年奇瑞完成出口8000辆,2005年完成出口轿车18000余辆。

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开拓海外市场方面,奇瑞自身有比较清醒的认识,选择了有所为有所不为,所谓有所为就是先进军第三世界国家,有所不为是暂缓进军欧美市场。

2004年9月奇瑞的海外战略开始加速,奇瑞国际部升级为奇瑞国际公司。当年,奇瑞汽车出口量达到8000辆,许多海外经销商慕名来奇瑞进行销售谈判,奇瑞的国际业务进入了飞跃期。

目前,奇瑞国际公司将全球的业务分为五大块:亚太区、东盟区、欧洲区、中南美洲区和非洲区。在奇瑞国际公司的网站上,各大区的销售网络已经初步形成规模:中东有近15个经销商、东欧有近11个经销商、亚太地区有近6个经销商、非洲6个,起步不久的中南美洲经销商相对较少。

为了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和激励机制,奇瑞在每一个国家或地区仅设有一家经销商,而非总。像中美洲一些国家的经销商,他们都有相应的销售指标,如果没有达到,而奇瑞又发现了新的有实力的经销商,未达标的前任就会被取消资格。据了解,奇瑞对经销商的要求是,在当地销售汽车的同时,他们还负有收集当地市场信息和推广奇瑞品牌的任务。

眼下奇瑞QQ正替代日本的经济型家用轿车,在中东国家受到热烈的追捧。而与之相映成趣的是,奇瑞对欧美市场则采取暂不进入的措施,奇瑞的谨慎源于当年现代、丰田在进军国外市场时犯下的错误。

“在未摸清海外市场要求的情况下,就贸然出击,做坏了品牌,结果用十多年的时间去重塑品牌。”但奇瑞的相关工作仍在紧张的进行中:从计划何时进入,到生产进入该市场的产品,继而做进入该市场的计划。

2005年,针对美国市场的奇瑞车正处于调试阶段。奇瑞将进军美国市场的车型定位于中级车,比当地同级同配置的车便宜20%~30%,售后服务上提供不低于竞争对手的质量保证。在准备产品的同时,美国梦幻公司与奇瑞的谈判也同步进行。奇瑞给了梦幻公司5款车的独家权,而非所有产品。

在合作合同中,奇瑞提出一系列将双方牢锁在一起、进一步避免对方不能有始有终及防范风险的条款。如要求全程参与对方的运营,掌握对方销售记录和客户档案,共同制订销售服务的相关条款。合同中甚至明确写入“与对方共用一个办公室”。此外,奇瑞要求梦幻公司与其成立合资公司。奇瑞以5款车型的知识产权、部分厂房和设备作价拥有合资公司60%的股份,梦幻出资占40%的股权。

量力而为,走自己的路

从市场的容量来说,中国的市场只占全球市场的7.5%左右,国外还有92.5%的市场。近年来,中国汽车类产品出口呈现快速增长势头,特别是整车出口增速惊人,从2005年1月开始,汽车贸易首次出现顺差,到去年8月份,顺差扩大到35.7亿美元,让几十年来始终处于纯进口的中国人着实乐了一把。

奇瑞2005年的海外营销,虽然占中国整车出口数量的80%,但与通用、大众、福特这些国际巨头相比,还相差着几个数量级。奇瑞很清楚自己的位置,也知道自己该用什么样的步伐走什么样的路。

海外营销对中国的汽车企业而言是新的课题,如何了解出口国消费者的需求,并让他们满意,需要有国际化的团队,这包括具有丰富的经验、娴熟的语言能力以及对国外市场认识和分析的能力。

开拓海外市场是一种投入,培育市场和品牌才会有收获,然而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一个过程,需要有计划和耐心,急于求成反而会适得其反。奇瑞的目标是到2010年,在海外市场的销量能够占公司全部销量的25%~30%。

2005年奇瑞以开拓国外市场为主,在巴基斯坦、埃及、委内瑞拉和叙利亚等地建造了汽车组装厂,与多个东欧国家的整车出口进行谈判。2006年,奇瑞将有一款完全在欧洲设计研发的中高档轿车实现全球上市。

有数据表明,到2010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达到1000万辆,成为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所以像奇瑞汽车这样走出去绝对是好事,这不仅是产能的释放,也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技术的逐渐成熟。

有无科学的海外战略,能够体现一个企业对未来是否进行了长远规划,在企业规模上是否要做大做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是否有忧患意识和进取心,以及体现企业是否拥有打造国际品牌提高竞争力的愿望。奇瑞在海外战略上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正体现出一种科学的、长远的战略观。

上一篇:海尔:向世界主流品牌挺进 下一篇:速腾上市,一汽-大众活力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