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出思维的风采

时间:2022-03-16 04:05:43

绘出思维的风采

“思维导图”由英国教育学家托尼・巴赞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思维导图主要格式为知识点的联系层级图,一般也配以文字,用形象的图解帮助记忆、分析复杂抽象的内容,是发散性思维的自然表达。在表达关键主题与其各要点相互之间的关系时,用图形、颜色、线条、符号等来加以区分和连接,形成放射状的发散性图表,利用图文并茂的表现手法,加强记忆印象和对概念的理解,扩充知识囊括途径,协调学生对于阅读、理解、记忆、重现等环节的互通性。笔者近两个学期以来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谈一谈我在辅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一些做法。

一、初始阶段――模仿与指导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思维导图这个新的事物如何让学生产生兴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应用兴致。为此,我收集了大量的思维导图图片,从中筛选出既能让学生接受又能体现思维导图直观性、形象性、明了性的价值特点的图像,让学生对思维导图产生好奇心理,进而产生学习应用的欲望。下面是一组展示给学生的思维导图(图1~图4),包含了语文、数学等学科,也有生活方面的,意在让学生意识到这种思维的表达方式不仅可以应用于学习,还可以应用于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问题,使学生对这种思维表达方式产生崇敬的心情,并从中体会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让学生读图,模仿,制作,告诉学生思维导图就把信息从你的大脑中“取出”,用文字将你的想法“画出来”,它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和有效的记笔记的方法。

同时我在进行课堂板书时,也适时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如在进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时,我在黑板的中间画一个椭圆形,写上比例两个字,在学习新知的同时,适时板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让学生明确知识点的联系。在教师的板书呈现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了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

二、制作阶段――随心所欲

“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是数学学习遵循的一个原则。初步感知了思维导图的方便与价值,学生也有了亲自动手实践的冲动。苏教版的数学教材每个单元学完以后,都会安排一至两节课的“整理与练习”,在第一部分“回顾与整理”阶段书上往往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出示本单元几个重要的问题,让学生议一议,说一说。接触到思维导图后,我让学生尝试通过制作思维导图、画知识树的形式来梳理本单元的知识。这样做有利于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去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制作思维导图的同时检测自己学习状况,更利于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生成演变、相互联系的线索,为学生的联想思维、发散思维等思维能力提供了发展的途径。下图为我班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

为了方便学生制作,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制作思维导图的方法:

准备阶段:一张A4大小的纸,两种以上颜色的笔

步骤一:横着放,在中央写上主题;

步骤二:确定分支的位置、个数与内容;此环节特别重要,重点是要找准“关键词”,迫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事物的关键点。

步骤三:对于自己掌握薄弱的地方用特殊的颜色或符号标出。

学生一边思考一边“涂鸦”,其乐无穷,用色彩及图形充分刺激大脑,提高记忆力。

三、 展示阶段――查漏补缺

学生制作出的思维导图展示了他对本单元知识点的领悟,但并不是每个同学所做的思维导图都符合数学知识中的逻辑体系,如有的同学从“比”中派生出了正比例、反比例,还有的同学在正比例和反比例之间画等号……如此错误着实反映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逻辑关系不清楚。教师要批阅学生交上来的作品,把握学生对整个章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对其在思维导图中体现的思维错误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在复习课堂上教师可以抽取部分典型的作品,先由大家讨论该思维导图的优劣,进行补充与深化。使学生认识到各知识点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把知识用思维导图编织成一张网,整个过程是其乐无穷的,最后教师进行总结与提升。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水平有限,教师的提高主要是将本单元知识与已有知识进行联系,将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形成更大的知识网络,便于学生认知上的提升。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小组间相互检查、修正彼此制作的思维导图,更有利于学生对单元知识的巩固、知识体系的建构。

四、拓展阶段――推广应用

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制作基本方法,教师要适时鼓励学生把这种学习方法应用到其他学科,帮助其他学科的学习与复习,也可以用来安排一天或是一周的学习计划,拓展到生活学习的其他领域,推动学生全面进步。例如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整理语文一单元的生字、词语、语句等等,帮助学生复习知识,理清文章脉络,建构知识体系。

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介入可以说是“想学生所思,给学生所需 ”。实践证明,用思维想象作为线条,建立知识的发散框架,使概念更简明,易掌握;图像和颜色则充分调动了大脑的活力,使思想视觉化,提高了认知效率,疏导了沟通的渠道。思维导图串联了繁琐的知识碎片,使学生更轻松地纵览全局,帮助学生构建独立、创新、自由、严密的数学思维架构,加强了对课程内容的整体认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各类技术学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师要以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为目标,向学生传授各类学习方法势在必然。

【作者单位:徐州市铜山区汉王实验小学 江苏】

上一篇:小学科学游戏化教学模式分析 下一篇:律动在课堂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