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生死:对抗大品牌的掩体

时间:2022-03-16 12:35:09

事关生死:对抗大品牌的掩体

消费观念:地域优势之后的最后一个壁垒

观念比收入更能决定消费

一线市场和三线市场,两地消费者的思考模式是完全不同的。

一线市场的消费更注重商品的附加价值。比如LV包的消费,在三线很难行得通,因为三线市场的消费者更注重产品价值,消费者不明白一个包包为啥值上万块,他们会迷惑这个包是材质昂贵(“但它连真皮都不是啊!”),还是款式新潮(国内类似的款式也不少啊)。

在无从解释的情况下,他们会买他们认为的性价比更高、款式更好看、做工更精良的包。

三线市场的消费者对商品价值的衡量,多半是出于“成本核算”的思考,会看重该商品本来“值多少钱”,“别买亏了”,“别被忽悠了”!

一线市场的消费者对商品价值的衡量,多半是“效果最大化”,即挎上这个包能给我带来什么效果(“如果为了省点钱,让效果大打折扣,那才是傻呢”)。所以,这些消费者对于“成本思考”的人会评价以“农民”。

这些消费特征的差异,本质是收入差距造成的观念差距。

所以,当你向三线市场推广你的商品时,你要顺应三线市场的思考模式,体现你的“真材实料”,或者“多种功能”、超高性价比等等。当然最好你再配上“假一罚十”之类的保证,消费者更容易接受。

在消费过程中,观念往往比收入更能起到决定作用。清楚这一点,你在三线市场上,照样可以卖贵、卖出溢价、获取高毛利。比如娃哈哈的营养快线,就比普通饮料贵许多,但营养快线的浓稠、15种营养素,让那些善于“算计”的三线市场消费者觉得卖5块都不贵――让他们多出点钱并不难,关键是要顺应他们“成本核算”的产品价值观念。

而一线市场的消费者就没有那么容易忽悠了。一线市场的消费者可谓“见多识广”,商品的极大丰富和购买力的不断增强,使他们的关注焦点可能在商品之外,比如:凸显身份、个性等。所以你再喋喋不休地推销产品的话,他们会第一时间逃离现场。

地理壁垒不再是撑杆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宝洁能够大军压境三线市场,把中国日化军团几乎赶尽杀绝?

因为日化产品多半是以“产品价值”为目标的,而对于以“产品价值”思考为主导的三线市场,消费者可以进行同一维度的“功能”比较,并且宝洁经常又挥出“飘柔只售九块九”之类的杀手锏,国产品牌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了。

所以宝洁一旦组织队伍对“深山”进行“清剿”时,它们杀伤力巨大:宝洁不但可以提供更高性价比的商品,并且“牌子更大”,中国日化品牌的优势尽失。而国产品牌在终端利用廉价劳动力所采取的贴身拦截策略,对于消费者来说,更多的是一种阻挠。

中国日化军团借助山高皇帝远的地域优势,加上苦苦坚守终端阵地进行顽强抵抗,幻想获取最后的胜利,但最终还是壮士断腕。因为所谓的地域优势根本不存在,根本就无险可守。

现在,更多行业的国际大牌也开始大举进犯二、三线市场了,于是众人惊呼“狼又来了”。比如,面对耐克、阿迪达斯的不断下沉,国内体育品牌如同惊弓之鸟,忙着消化库存,生怕晚了一步资金被套牢。笔者认为,如果国内体育品牌都忙着消化库存,就恰恰中了帝国主义的圈套:服饰、鞋类是高附加值的产品,而二、三线市场的消费观念决定了他们不太认同高附加值,这对于耐克、阿迪达斯来说是最大的阻挠!

想想看,一双耐克、阿迪达斯动辄八百、一千,而相同品质的国货才三四百块。讲究性价比的二、三线消费者会买哪个多一些?而耐克、阿迪达斯这些品牌的价值不像宝洁的品牌价值,是以功能性价值为基础的,体育品牌的品牌价值更多的是心理感受价值,这决定了耐克、阿迪达斯不会像宝洁那样,来个彻底杀价、大甩卖!它们要是这样做,就等于砸自己的牌子!

所以,耐克、阿迪达斯要想让二、三线消费者全面接受自己,还需要相当长的路要走。

所以,国产品牌大可不必那么惊慌,能在二、三线市场卖成“高档货”,正是它们的机会。国内体育品牌要做的重点不是清仓甩卖,而是围绕二、三线市场的消费观念,构筑自己的品牌价值。

让国内品牌支撑下去的不是地理的壁垒,而是消费观念!

借“标杆型”产品抢收

几年前深度接触了一些台湾的营销人,一开始非常羡慕他们的营销理念,很新、很潮。他们信奉“一对一”营销理念,把每个消费者当做一个生动的个体,产品也都做得很时尚、很个性化,但后来发现这套方法在大陆行不通。尤其在面对二、三线市场时,消费者根本不领他们别出心裁的情,“愚众”仍然喜欢娃哈哈、仍然喜欢脑白金这些“低级形态”的商品。

他们创新的努力成了白费。

我曾经迷惑,是他们的营销手段太高级了,还是我们老百姓的素质太差?

后来渐渐明白了,大陆虽大,却是一元文化;台湾虽小,却是多元文化。台湾的许多商品是以个性化的方式呈现的,消费者的自主意识较强。大陆的消费者多半是一元文化下的从众消费,是基于与“集体文化”保持较近距离的安全思考(生怕周围的人不认同自己,生怕尴尬)。所以,“面子消费”特征,在大陆尤为明显。

现在我们的一线市场,或许更像几年前的台湾消费市场:消费形态正朝多元化迈进。人们除了要通过商品满足身份的附加价值之外,更加偏重个性化的需求,这就决定了在一线市场不单有LV,也有爱马仕、古奇等众多高级品牌;在快消品上也是如此,有人喜欢喝清咖,有人偏爱果汁,人们在满足了基本需要的同时,不断通过各种商品来“区隔”自己。

很多白领不愿意买iPhone的原因,就在于不想与大家混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未来iPhone走向二、三线市场才是最终归宿,因为在二、三线市场需要的正是“标杆型”的产品,通过某些标杆型的产品,消费者可以与群体保持较近的距离。

何谓“标杆型”产品?就是“档次”(二、三线市场的消费者对品牌附加值的认识),而非“个性”。

个性是更高级的需求,个性有时是可以脱离公众认知的。宝马、奔驰是公众认知的,而不少偏门车尽管价格更昂贵,后者却首先满足的是“个性化”需求,所以它并不一定要让所有人认知。而宝马、奔驰首先要满足的是“档次”需求,所以必须让所有人知道。宝马、奔驰是“标杆型”的产品,而偏门车不是,虽然它的档次也不低于宝马、奔驰。

而对于二、三线的消费者来说,他的需求停留在宝马、奔驰“档次需求”上,“个性需求”还没有,否则他买了偏门车,周围的人都不认得,也就成了“锦衣夜行”,岂不白买了?

由于中国市场之大、层级之深,国际品牌难免有许多市场盲区。对于国内品牌来说,与其说要抓住市场漏洞,不如说是抓住时机,在这些“漏洞市场”建立“标杆型”产品。比如服装品牌,在一些二、三线市场,七匹狼、柒牌等本土品牌已经标杆化了,很多当地消费者知道七匹狼等品牌是大品牌,并不知道阿玛尼、迪奥是大品牌,甚至认为这些国际品牌是“另类”。

本土品牌在二、三线市场,要占领的不是市场,而是消费者心智,这才是重中之重。

品牌制胜与终端制胜:哪个才能夹缝中保生存

品牌与终端就像博弈的两个筹码,拥有了其中任何一个都可以向对方讨价还价,但到底哪个更厉害一些呢?

这个问题如同有人问是狮子厉害还是老虎厉害一样,关键是在哪里战斗。在草原上,狮子的赢面大;在山冈上,似乎老虎胜出的机会多。

如果你掌握了品牌的筹码,那么你在一线市场可以大展拳脚,因为一线市场是个开放的渠道,超市、商场、便利店、直营店、专卖店等不胜枚举,你的品牌有很多选择,这些渠道是要运营效益的,如果你的品牌毛利率高或流转率高,你当然受欢迎。

作为新品牌或者弱势品牌,你就得支付高额的进场费、货架费、管理费等,于是你说一线市场的渠道门槛更高,所以在一线市场渠道最重要,那只能说明你是弱势品牌,强势品牌根本不太为渠道的问题发愁。没有哪个渠道会拒绝一个卖得很好的品牌。

如果你在二、三线市场,掌握渠道更为关键。

二、三线市场的渠道相对单一、低品牌忠诚度,增加你的曝光率,你的获胜机会就大增。

在这方面娃哈哈是行家,娃哈哈可以做到在二、三线市场某些区域只有娃哈哈的产品可卖,这来源于娃哈哈跟渠道商的捆绑关系。消费者对于饮料这类低关注的商品不会太在意,有什么喝什么。所以你会看到,娃哈哈几乎不用做品牌建设,娃哈哈提供的永远是“超值的产品”,15种营养素等等。

正是由于娃哈哈过强的渠道能力,让娃哈哈丧失了品牌建设的能力。娃哈哈所谓的品牌,是无法脱离渠道的温床而独立存活的,离开了娃哈哈掌控下的渠道,娃哈哈的产品就丧失了“野外求生”的技能。所谓的“农村包围城市”纯属是“毛式情结”的臆想。除非娃哈哈也掌控了一线市场的渠道。

但娃哈哈还是很成功的,最起码娃哈哈是非常现实的,它是基于中国国情层级市场的成功样板。

国内多数品牌已经不能像娃哈哈那样遇到最好的机遇。国内中小型企业现在要做的,应该是围绕渠道资源而展开的产品价值品牌。这更符合二、三线市场的地理特征和消费观念。这听来让人有些绝望,但的确是夹缝中生存的最好办法了。

时尚从来都是自上而下的,品牌也不例外。要想从品牌入手,你就得从一线市场布局。

达芙妮在上海淮海路一条街开了五家店,谁能保证不亏呢?没办法,在这里亏掉的,可以从招商加盟里赚回来。做品牌是一种“先花钱,后赚钱”的策略。外资品牌以及资金雄厚的本土品牌才有实力、有气魄这么做。

而对于许多中小型企业来说,必须是“先赚钱”才行,所以围绕二、三线市场的渠道配置自己的资源是一个比较实际的做法。

在一线市场,品牌相对重要,在二、三线市场,渠道则更为重要。

(杨江涛:无形营销机构首席顾问)

上一篇:层经的“诸”暨 下一篇:渠道准入制,杜绝乱价和假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