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盒预制加工技术的应用

时间:2022-03-15 07:40:40

管盒预制加工技术的应用

摘要:管盒预制加工技术,主要用于电气管路预留预埋。通过仔细核对图纸,统计预埋管盒的单通、双通、三通、四通的数量,进行预制加工,可以减少现场焊接量,缩短现场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改善施工质量,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管盒预制加工;跨接线预制;加工平台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各种城市综合体、大型建筑在各个城市拔地而起的同时,建筑行业的施工节奏越来越快,要求越来越严,逐步向规范化发展,相关方对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一些传统的施工工艺已不能满足高标准的施工要求。为应对市场的需求,需对传统的施工工艺进行不断的总结、改进。

管路预留预埋是电气专业施工的重要内容,对后续施工的影响重大,主要配合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进行。预留预埋作业具有作业时间不固定、工作量较大、作业时间较短的特点。预留预埋作业是在钢筋绑扎作业时间内穿行,工程的体量越大,结构施工分区分段越多,施工组织越紧凑,预留预埋作业工作量越大,穿插施工越频繁,作业时间越不固定。

如何做好预留预埋工作,既能很好地配合结构施工进度,又能保障预留预埋的质量,是各个工程项目都在思索的问题。

针对电气预留预埋的施工特点、质量要求,对钢管暗敷设施工工艺进行了改进,通过采用管盒预制加工技术,较好地改善了预留预埋的施工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配合结构施工的时间,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2 管盒预制加工技术

2.1 工艺简介

管盒预制加工技术,是通过仔细分析图纸,对暗配接线盒的单通、双通、三通、四通进行统计,对接线盒进出管头、套管及跨接地线进行预制加工,减少现场焊接工作量,采用线盒预制加工技术工艺,不仅能大大提高施工速度,并且提高了施工质量。

2.2 工艺特点

1)施工质量有保证,每道工序都由专人专工,流水作业,采取工厂化作业的方式,提高加工制作的质量标准,管路进接线盒顺直,同时杜绝了漏焊跨接线的现象发生;

2)减少现场施工工序,现场只需要进行配管与套管焊接即可,大大减少施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充分利用了配管时产生的废料,很好地降低了主材消耗,节约成本;

4)采用工厂化作业的方式,预制加工的单通、双通、三通、四通的形式统一,质量和观感较好。

3 施工流程

图纸统计-材料准备-管盒预制加工。

3.1 图纸统计

预制管盒之前,根据图纸对单通、双通、三通、四通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备料。

3.2 材料准备

3.2.1套管制作

根据现场暗敷管线的规格,确定连接套管的规格,统一套管的长度。如,暗敷管路为SC20焊接钢管,选用SC25焊接钢管做套管,套管长度为连接管径的1.5-3倍,长度统一为60mm。

3.2.2线盒钢管接头制作

线盒钢管接头统一采用长度为150mm的短管,短截优先采用现场线管的废料,这样即可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也节省成品管材的消耗。

3.2.3跨接线的制作

根据接线盒类型的不同,制作不同类型的跨接线。为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制作“跨接线扳手”,能够制作做3种类型的跨接线,可满足所有类型的管盒跨接。用“跨接线扳手”制作跨接线,型式一致,长度统一,观感较好。

SC20焊接钢管的跨接地线选用Φ6圆钢。根据不同类型跨接地线的长度要求,对圆钢进行等长度切割;根据接线盒进出管路的数量,制作不同类型的跨接地线。

3.3 线盒预制加工

3.3.1钢管接头套丝

将准备好的与接线盒连接的端钢管一端套丝,套丝采用电动套丝机,丝扣长度以6~8丝为宜。套丝机带三角锉刀,在套丝的同时对钢管进行处理,保证管口光滑。

3.3.2钢管接头与套管焊接

将加工好的套管与钢管短管放在焊接平台上进行焊接。为保证焊接质量及焊接速度现场制作了焊接平台,能够节省操作空间,并提高焊接质量。焊接平台如图3所示,钢管与套管连接如图1所示。

图1焊接加工平台

3.3.3接线盒与钢管接头组装

将接线盒与焊接好的钢管接头进行连接,盒内外锁螺母固定,盒内外露丝扣不超过2~4扣。

3.3.4跨接线焊接

将加工好的跨接线与组装好的接线盒进行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6D(跨接线直径),且保证双面施焊,无虚焊、夹渣。

3.3.5接线盒密封

焊接好的接线盒,用湿锯末封堵严实,再用胶带缠紧包好。

4 质量控制要点

1)套管长度统一,为连接管径的1.5-3倍;

2)与接线盒连接短管长度一致,管口光滑;

3)钢管与接线盒连接顺直,连接后,外露丝扣控制在2-4扣;

4)跨接线双面焊接,无虚焊、漏焊、夹渣;

5)接线盒封堵密实,不得产生垃圾污染现场施工环境;

5 线盒预制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中建大厦项目,地下四层,地下室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施工工期4个月,结构施工节奏快,没有给机电预留预埋单独的施工时间,

电气暗配管采用SC焊接钢管,焊接连接,地下室一次结构内配管总量约14万米,接线盒点位8000多个,工作量大、工期紧。

结合工程的特点,在电气预埋阶段,通过采用管盒预制加工技术,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现场施工的时间,满足了结构施工进度的要求,并且施工质量也较传统工艺有较大提高,现场验收通过率达到98%,在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将管盒预制加工的工艺和传统施工工艺进行对比,发现在材料费用方面,并没有节省,反而会增加,特别是套管的数量会有所增加。但是综合来看,人工的效益远远大于材料费用的增加。管盒预制加工是在预留预埋的间歇阶段进行的,合理地利用了施工的间歇时间,确保工人作业的连续,避免了人工闲置。

管盒预制加工技术对于施工效率的提升、对电气工程在预留预埋期间与结构施工矛盾的解决、对施工质量的控制,都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6 结语

管盒预制加工技术,是根据现场施工的需求,对传统施工工艺的一个小小的变革;对现场施工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支撑,并且在质量、工效、效益、安全等方面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可以在类似工程中借鉴。

参考文献:

[1] 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2] 92DQ5-1,《建筑电气通用图集》〔S〕

上一篇:封闭溶样在地质样品分析中的应用综述 下一篇:孤岛(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