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地理教学中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

时间:2022-03-15 02:31:28

新课程下高中地理教学中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

【摘要】 高中生在地理学习中时常感到比较困难, 造成高中生学习地理困难的原因有,对地理学科的特点不了解,缺乏良好的地理学习方法;存在不良学习心理,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学习地理的动机、兴趣、需要不足,缺乏学习的内驱力;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与切入点不准,缺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帮助学困生走出地理学校的困境,应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握新教材,注入新思路;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

【关键词】 地理教学;学困生;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155-02

1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目前,我国普遍使用了高中地理新教材。从新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看,尽管在知识难度上比以往教材有所降低,但高中生学习地理的困难仍相当突出。那么,造成高中生学习地理困难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

1.1 对地理学科的特点不了解,缺乏良好的地理学习方法

地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空间性、实践性、推理性、文理知识的交叉性等特点,并非许多学生所认为的地理就是地名加物产,学地理只要划一划,背一背就能了事。近年使用的新教材,地理学科的特点更趋明显,这样的学习方式当然更加难以适应,难怪学生经常说:地理书很好看,地理课也很好听,就是地理作业最难做,甚至有时无从入手。

1.2 存在不良学习心理,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逻辑性、独创性和敏捷性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思维品质的差异上。地理学习中学生思维品质缺陷的一般表现:在思维的广度不够,综合能力差;思维的深度不够,分析、鉴别能力差;思维变通性差,常受思维定势的束缚;思维的逻辑性差,考虑问题缺乏条理性。

1.3 学习地理的动机、兴趣、需要不足,缺乏学习的内驱力

学生进入高中后,往往在各种因素的引导下,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地理是一门副课的错误想法,甚至大部分学生刚入高中,就给自己的“奋斗目标和爱好志趣”定位在理科上,从而潜意识地产生了我是学理科的,地理与我无关,不需多“浪费”时间,充其量只要应付会考即行。由此而来,对这些学生来说谈不上有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从而无法产生学习地理的积极动机,明显影响了其思维与主观能动性,当然觉得地理是不好学的。

1.4 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与切入点不准,缺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地理新教材是在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指导下编写的,具有时代性和超前性,特别是强调了生活的地理和学习的实用性,符合当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要求。使用了多年的老教材,我们当然有解不开的情结和习惯了的教学方式,因而难弃传统的思维和方式,乃至全搬以往的教学方式,形成了新教材,老套套的不协调局面。学生自然感到我们的教学空洞、乏味,久而久之产生了对地理学习的抑制情绪,影响了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非智力因素的调动。

2 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的对策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的学科,又十分注重实际应用,要让学生走出困境学好它,可以考虑如下方面。

2.1 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地理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最主要的组织形式,绝大多数的地理教学活动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因此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到整个地理教学的质量。为此,我们必须紧扣地理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的特色,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尤其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达到最优化。如,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围绕并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达到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教学素材的选取要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通过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

2.2 把握新教材,注入新思路

地理新教材体现了创新精神,反映了地理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在新教材、新任务的背景下,要有新思路。

(1)树立现代教学新观念。在地理教学中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以学生为本的主体观。当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化的社会,学生的视野十分开阔,个性化倾向明显,教学中要多采用开放式、活动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其充分地融入到我们的教学中,产生对地理探索的浓厚兴趣。

(2)推广学法指导。应引导学生在“知地”即了解地理事实,“明理”即理解地理原理的基础上,会“说理”即用实例说明地理原理,“析事”即对社会中出现的地理现象,会用地理原理进行判断、分析、评价。特别要指导学生掌握识记方法,积累地理知识;指导学生掌握思维方法,理解地理知识;指导学生广泛联系实际,注重知识应用;指导学生读图方法,提高识图能力。

(3)增强实践活动。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教材设置了大量的“活动”或“研究性问题”。如何利用好这些材料,既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地理兴趣与深入探究的有效载体,一旦学生投入到这些与日常生活或自身需求紧密联系的“活动”中去,那么,它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将是巨大的,也必将大大消除学生对地学习的抑制情绪,有利于克服学习的困难。

2.3 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

地理教学难点大致可以分为理解性难点、记忆性难点和运用性难点等三类。

(1)理解性难点及其化解

理解性难点主要是地理概念、地理事象的成因和地理原理等内容,这些知识的高度抽象性、或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联系能力的高要求,以及说明事实材料的过于概略是导致学生理解困难的关键。教师在突破理解性难点时,要讲究教法的直观、形象和具体,要讲究新旧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要补充相关的感性素材,教学中多运用图示解答、演示实验、联系生活、形象记忆等方法。

(2)记忆性难点及其处理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记忆性难点,主要是1些地理事实过于集中而彼此间又联系松散的地理知识。为了减轻记忆负担,强化记忆效果,加强知识积累,教学中可采用:加强横向联系、赋予记忆材料以一定的意义、编歌诀、构建知识结构等方法。理清各个知识点间的从属关系,把同类或相关知识归纳整理成为系统化、条理化、综合化的知识结构,可帮助学生实现整体记忆而提高记忆效果。

(3)运用性难点及其突破

运用性难点多存在于读用地图和运用地理原理解释具体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我们应讲究应用障碍的针对性,要力求巧设问题情境,增加问题层次,减缓问题坡度,必要时可提供相关图表甚至实物或模型,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逐步求得结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上一篇:教师情感作用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对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