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理财产品爆冷:中金系业绩垫底

时间:2022-03-14 09:21:45

集合理财产品爆冷:中金系业绩垫底

马失前蹄。

一向以投研实力著称的中金公司,去年管理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业绩排名却是最差。即使进入2011年,一个多月来业绩排名仍然没有改善。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31日,除去3只今年新成立的产品,剩下的8只中有一半发生了亏损。中金股票策略二号亏损高达18%,位居倒数第一;其他3只产品的排名也占据了非限定集合理财产品排名中的后10中3个席位。

《投资者报》记者注意到,上述产品亏损的原因主要在于年初错误地预判了风格转换,在一二季度配置了很高的金融地产仓位。

对于2011年的市场走势,中金公司认为上半年会“前高后低”,一季度要配置周期类股票,二季度要配置中小市值个股。此次预判是否准确,我们也无法判定,只等到今年下半年来验证。

业绩垫底

资格最老,并不意味着管理能力就是超人一等。

中金公司是国内最早成立集合理财产品的券商,2005年就推出了中金短期债券产品,此后又逐步扩大集合理财的规模。

目前处于存续期的一共有10只,其中有8只产品的存续期超过了1年时间,截止到去年年底,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55亿元,排名第9。

以非限定性集合理财产品为例,旗下5只产品(存续期满一年)中,就有4只发生了亏损,分别是中金股票精选、中金配置、中金股票策略以及中金股票策略二号,业绩回报率为-4%、-5%、-12%及-18%。

而非限定性集合理财产品去年的平均收益为1.74%,中金公司由此成为去年年度管理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最差劲的券商。

中金股票策略二号巨亏18%,业绩垫底。进入2011年后,产品仍然没有扭转颓势,到2月11日,产品净值滑落到0.8696元,2011年亏损了2.1%。

该只产品的业绩一直表现差劲,从成立以来,净值鲜有时间保持在1元以上,大多数时间都以亏损的状态出现。

该产品成立于2008年5月份,存续期为3年。今年5月份就到期,如果未来三个月中投资经理不改变策略的话,投资者很难说得上会有好的回报。

投资经理是吴俊涛,从2008年11月管理至今。吴2004年加入中金公司后,先后担任宏观经济和债券研究员,金融、机械、电力、房地产等行业研究员,投资经理助理、研究总监、投资经理。他还管理着中金股票精选这只产品。

中金配置的投资经理是杨丙卿,曾在广发基金担任高级研究员。中金股票策略的投资经理是王文晖,毕业于香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现任中金公司资产管理部门股票投资业务负责人。

当然,中金旗下的产品也有亮点,限定性集合理财产品均取得正收益,包括中金一号、中金增强型债券、中金短期债券。这其中,尤其以中金一号为最,通过债券投资获得10.9%的高收益,位列第一。其他两只的收益为8.7%和1.09%。

还有一家是QFII产品――中金大中华股票配置也取得了正收益,为2.9%。对于投资者来说,中金公司就是金字招牌,把资金交给中金公司更放心,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对于管理50多亿资产的资产管理部门,中金公司仍任重而道远。

踏错金融股

金融、地产是去年跌幅最惨的两个板块之一,中金旗下集合理财产品就是栽在了这上头。

以跌幅超过17%的中金股票策略二号为例,去年一季度末,高达84%的股票仓位中,银行保险就占28.66%。前十大重仓股中,一半是金融股,分别是中国平安、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太保、北京银行,此外还有一家地产公司金地集团。

到去年二季度末,仍持有7.01%的金融股票。重仓股中有华夏银行和浦发银行两只银行股。三季度,当金融股开始企稳,该只产品又全部清理了金融股。

相反在前两个季度抗跌的医药板块,该只股票配置很少,二季度末仅有3.78%,正是因为如此配置,前两个季度净值下跌了25%。

好在三季度扳回一局。吴大幅度提高了三季度组合股票持仓,重点加大了以医药、商业零售和食品饮料为代表的大消费以及经济结构转型受益的信息技术类股票。

三季度末重仓的前10大股票分别为软控股份、科伦药业、华联综超、伊利股份、张裕A、中国卫星、软光软件、东阿阿胶、云南白药以及云内动力。翻看这10只股票,在三季度都有了大幅度的上涨。以软控股份为例,三季度上涨了40%。

到四季度,净值又出现了亏损,亏损为5.22%。只不过,这次亏损的原因是三季度末,增持了部分弹性较大的煤炭、有色和军工类股票,而煤炭和有色进入四季度就开始调整,可以说在高位进仓。

亏损排名倒数第三的中金策略产品,到去年年末净值只有0.8元,亏损达到11.6%。进入2011年,净值仍然在该位置上下徘徊,没有好转。

该只产品最大的失误是在去年一季度沪指跌幅仅在5.13%,而其净值却亏了11.45%。

在季度报告里,投资经理王文晖坦言了失误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应对展期赎回,低位卖出股票对收益有一定影响,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由于仓位偏重金融、煤炭、汽车,导致业绩不佳。

一季度末,股票仓位达到47%,仓位最重的是金融保险业,占到15.77%。

二季度由于仓位仍然高达60%,净值下跌了15.45%。三季度后,随着医药、纺织、商业零售、食品饮料、信息技术等中小市值股票,净值得部分恢复。除增持的银行、地产效果不理想外,增持的大消费类、信息技术类股票获得较好的收益。

预判前高后低

春节假期后,A股开始扭转年前颓势,沪指重新站上2900点。大盘是否借此机会一鼓作气还是再次陷入调整?

中金公司在报告里判断,今年上半年出现前高后低或者“先升后跌”的走势概率较大。个股与板块之间走势的离散分化程度会有所收敛,趋同度会有所上升。

原因有两个:首先,一季度市场短期资金面紧张的局面可能有所缓解。其次,一季度的宏观经济状况可能对股市较为有利,而二季度则正好相反。从一季度看,部分前瞻性经济指标基本上处于稳定状态,显示经济过热风险下降。但到了二季度,随着新的投资项目逐渐启动,经济增速将再度反弹,而限价措施的效果也将逐渐减退,通胀压力会再起。

值得重视的是,海外尤其是美国经济,2011年上半年的增幅可能会显著好于预期。一方面,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将会在上半年被美联储坚定不移地实行,而奥巴马政府推出的新一轮减税刺激也将主要在上半年得以实施。

具体到板块上,中金认为低估值的周期性股票,尤其是那些中等市值规模的周期性股票在年初出现一轮反弹的机会较大。一季度初,投资周期类板块要好于非周期类股票。而2月份,一些业绩高增长以及存在“高送转”题材的中小市值个股将成为市场热点。

上一篇:全球最大交易所集团诞生 马雪征传离TPG 下一篇:从重仓到清仓金融股:华富价值基金经理调仓后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