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思想品德课堂上的真正主人

时间:2022-03-13 10:16:27

让学生成为思想品德课堂上的真正主人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活动迫切需要整合一种既能突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的束缚,揭示当代学科课堂实质,又能实实在在指导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新的课堂教学理论体系,使课堂教学活动焕发应有的生机和活力,使师生的生命价值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很好地发挥和体现。思想政治老师应如何让课堂生机勃勃、焕发活力呢?

一、关注课堂教学的主体,树立课堂教学的生命价值观。

现代课堂教学功能的充分体现,关键是课堂教学主体(师生)观念的重新确立。在现代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活动对师生而言,都是生命历程中的一段重要经历,是充满生命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其实质首先应是学生生命活力的焕发、生命价值不断显现的生活过程。正因为如此,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茁壮成长和可持续发展。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体验及理解,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知识,赋予知识个性化的意义,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这种积极主动地参与过程中充分表现出来。在这样的课堂生活中,知识的学习已不再仅仅属于认识范畴,而是扩展到情感、人格等领域。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也是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体现了学习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生命价值。

二、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破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

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破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是由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性质决定的。因此,讲授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不仅受到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阅历、思维方式和认识能力的制约,更受到多种复杂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知识,不理论联系实际不行。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理论知识是一种间接经验,是以概念和原理的形式出现的。要使缺少社会实际生活经验的中学生了解这种理论形式所概括的实际内容,教师就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把抽象的概念、原理同它们所反映的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把要学习的新概念、新原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如果不理论联系实际,两者脱离,学生学到的就只是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不可能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更不可能把这种科学理论转化为实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成为行动的指南。

三、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

生命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一点是肯定的,即生命不仅仅是一个活的有机体,生命的价值在于它是一种活力的存在,是有尊严的个性的存在。如果认同这种看法,教师就需要扪心自问:在自己的课堂上,给予学生尊严了吗?给予学生活力施展的空间了吗?给予学生个性张扬的机会了吗?要做到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多种需求,精心设计多种活动,给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处于主动激活状态,积极动手、动脑、动口,从而使学习成为自主活动。

四、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构建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师生关系。

学生究竟以什么方式在学校及课堂上生存,这样的问题也许很少有教师主动探寻。广大教师一直很关心自身权利和权益的保障,却很少关注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权利和权益,也很少考虑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想些什么,做些什么。相反,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出发,看今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学生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的对象,还应该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资源”。学生是一个充满情感、活力、个性的生命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的人格地位是平等的。师生、生生在教学中都应充分尊重对方的人格和情感,这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互动合作的基本前提。

要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互相合作,对教师而言,首先,要“目中有人”和“心中有人”。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应有的权利、尊严、思维方式和自身发展方向。师生、生生沟通理解、彼此信任、共同合作,营造平等交流的课堂教学环境,为每个学生创造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积极鼓励学生在平等交流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认识能力、社会化程度等方面;重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动机、信念等人格因素。再次,要激活知识,激发学生的活力。教师要充分运用自身教学艺术的魅力和力量,创设常教常新的教学情境。

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共同参与、互相合作,对学生而言,首先要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准确定位。从知识信息的角度而言,今天的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已不是学校、书本和教师。学生从学校以外的众多传媒中不断获取多种多样的知识信息,并将它们带入课堂的教学活动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都是一个知识源,他们有自己的认知方式、选择能力、人格特征,并且蕴藏着巨大的潜能,这本身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满活力的可交互和共享的资源。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行为是实现师生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前提和保证。首先,学生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一种渴望和迫切要求下参与教学活动。其次,除善于利用自己的经验,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之外,还能够在课题交互的活动中,共享他人的资源,学会与教师、与同伴合作学习和交流。再次,要自信,并善于积极表现自己,最大限度地追求成功。学生要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学生要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开展创造性学习,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上一篇:政治课中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下一篇:基于会声会影的视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