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进军东南亚案例之一 “我是来挣钱的”

时间:2022-03-13 04:06:33

中国企业进军东南亚案例之一 “我是来挣钱的”

两年前离开中国的时候,李绍星的塑料加工厂一直在亏损。虽然他的家乡拥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和充足的工业原料,但是,工人工资上涨、能源短缺和商品卖不到好价钱等诸多问题,令他一筹莫展。

所以,李绍星最终决定转移阵地,寻找另一个有潜力的投资环境。他把他的新工厂建在越南北部的一个新工业园区里,虽然工作场所的安全和环境标准达不到国内水平,但是,工人的工资只是国内的1/3。“中国市场的竞争太激烈,而越南的投资市场才刚刚开始成形。”李绍星说。他的办公室装有空调和落地窗,而他手下500名工人正在附近的厂房里,在一片机器轰鸣和塑料熔化的气味中辛勤工作。“在这一片地区,工人很难找到工作,所以他们愿意从事任何工作,不管多么辛苦。”他说。

就像当初美国的制造商把密集型工业迁往拉美地区,西欧的工厂把目光瞄准波兰和匈牙利,中国当代的商人们正开始到东南亚淘金。在那里,他们开发新市场,给当地那些吃苦耐劳的工人们提供工作机会。

中国的商人正在挺进越南,希望能在东南亚与中国签订拟议中的自由贸易协定之前抢占东南亚市场的份额。纺织品和服装制造商也在向越南迁移,以避开欧洲和美国给予中国产品的配额之争。

中国商人都看到,在越南开设工厂受限制少,经费也更加便宜。“这里的工人很能吃苦,”河内郊外的摩托车工厂中国力帆集团越南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说,“无论你给他们多少任务,他们都能按时完成。”

对李绍星来说,越南让他避开了国内激烈的竞争。他生长于温州,1998年,在河南省与当地一家水泥制造商合作开办了塑料袋厂,给生产动物饲料和肥料的公司生产塑料编织袋。

在头几年,河南省的人均月工资仅为12美元。但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工资水涨船高,河南工人的人均月工资也提升到约12美元。与此同时,中国能源更是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像李绍星这样的塑料厂一度被迫停产。再加上许多同类工厂依靠银行低息贷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竞争使得同类产品的价格一降再降,几乎无利可图。今天,李绍星的河南工厂生产的塑料编织袋的价格跟5年前没有什么变化,但生产原料和能源的价格却增长了近1/5。“我们根本赚不到钱。”李绍星说。

2002年11月,李绍星来到越南旅游观光。走在林荫道上,旁边飞驰而过的三轮车,两旁法国殖民时期留下的陈旧不堪的建筑,这一切在他看来一点都不陌生,他仿佛回到了10年前的中国。现在,中国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这里正是投资的理想环境。“当时我就想,要发展,我就必须走出去,我在这里预见了商机。”

12月份,他又回到了越南,这回,他要找一块地建他的厂房。接下来几周时间里,他和他的越南翻译跑遍越南北部地区,跟当地的土地管理部门官员洽谈投资事宜。他考察了当地的市场环境,认为,在这里他将继续得到发展。“在这过程中,我使用了一些策略,”他笑着说,“我以采购商的身份到其他生产塑料袋的工厂走了一圈,向他们询问当地的价格并做了一番比较。”

2003年1月,在离河内北部大约1小时车程的一个新工业园区,李绍星拥有了自己的塑料袋加工厂。厂房坐落在友谊关高速公路上,毗邻中国南大门,这样就方便了中国籍技术人员来这边管理和进行技术指导。

当他说他可以为当地人提供500个工作机会时,当地的政府部门欣然跟他签定了50年的土地租赁合同。

万事俱备,只等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批准即可。2003年3月,离他第一次到河内前后时间不超过6个月,他顺利将150万美元资金转移出境,到了5月,他的工厂破土动工。“当时时间非常急,机会稍纵即逝,我只能抛开一切赌一把了。”他说。

今天,李绍星从中国进口原料以保证低生产成本。他与另一名中国籍经理住在同一间工厂宿舍里。他不会说越南话,闲时跟同胞们打牌或收看中国电视节目。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工作。“我不是来这里享受的,我是来挣钱的。”他说。

原载美国《华盛顿邮报》

(编译/郑华良)

上一篇:“早期收获”商品进出口增速放缓 下一篇:同善医院:中医药界的重要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