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新课程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

时间:2022-03-13 09:22:34

生物新课程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

摘 要:探究性学习作为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方式,受到极大重视,成为甘肃省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突破点。教师要重视探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包括生物课程探究性学习的设计、实施、评价、局限性及所要注意的问题,以促进学生学习。

关键词:生物;新课程;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成才

一、关于探究性学习的定义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获得知识的过程,并加深理解知识的内涵,认识基础科学概念与规律,掌握基本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的积极态度。探究包括的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六个步骤。探究的基本特征有自主性、探究性、过程性、实践性等。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与探究性学习的培养目标和学习方式是交互作用的,相辅相成。生物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最适合的学习方法。

二、生物探究性学习的课程设计

(1)确立生物课程探究性学习目标。在生物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确立教学目标,可从这样几个方面去考虑。①知识目标方面。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里,对学到的知识有更深刻的体验和感受,转化变为自己的知识,强调学生把学到的生物学知识加以综合并到实际中去应用;②能力目标方面。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能利用多种途径去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与信息能力,能对各种已有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提炼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能力,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的能力;③情感态度目标方面。探究性学习主要培养与人交往和团队协作精神,探索和创造精神,且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主意识,尊重和欣赏别人的劳动。

(2)选择生物课程探究性学习内容。生物课程中,适合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包括:①生物学基本概念,②生物学探究性实验,③自然现象中的生物学问题,④实际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⑤人体健康中的生物学问题,⑥科学前沿中的生物学问题,⑦与生物学有关的跨学科综合性问题,⑧与技术、社会问题密切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等。总之,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探究性学习是有规定的相关内容的,在实施教学中应选择具有可教育价值的探究题目,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领悟到探究的思想,体验探究的方法,同时主动积极地获得相应的知识。

(3)建构生物课程探究性学习模式。根据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结合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可以建构与科学研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生物课程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流程。生物课程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流程包括:提出问题——搜集有关的资料和事实——提出猜想和假设——对假设进行实验验证和推理——发现规律形成结论——评价和讨论。

生物课程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模式,可分为:①生物学相关概念模式:提出问题——认识材料——探究问题——形成概念——深化概念。②生物学原理探究模式:发现问题——讨论研究——提出假设——探究与验证——总结结论——实际运用。③综合性问题探究模式:提出问题——制订探究方案计划——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实际应用,深化理解。④生物学实验探究模式: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实验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⑤复习模式:提出问题——合作整理——汇报评价——总结构建——练习拓展。⑥生物科学史渗透模式:背景——思想——实验——归纳总结。

三、生物课程探究性学习的评价体系

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探究性学习的结果评价可称为是一种表现体现式评价,也就是学生实际操作探究性的课题任务来体现其对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掌握程度,并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进度进行客观真实评价。生物课程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具有以下特点:①评价目标具有过程性特点,即在评价探究性学习的时候,要把整个探究过程都纳入评价范围之内,而不是将最后结果只纳入评价。②评价方式具有多元化特点:即参与评价者应包括教师、探究者本人和探究小组的其他组员等共同参与。③评价方法的结合性特点:即在评价探究性学习时,要将定性和定量结合在一起,其具体操作时有提问口头回答评价、作业书面评价等。④评价内容的综合性特点:即在评价过程中,除达到知识目标外,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很重要。⑤评价标准的灵活性特点:即在评价探究性学习的结果时,不能单纯用单一的是非对错,而重点强调其探究的最终作用,以促进学生发展。⑥评价对象的差异性特点:即在评价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学生探究的内容和性质及学生个体间差异,有弹性地调整评价标准。

四、生物课程探究性学习的实施原则

生物课程实施探究性学习,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主体性原则。在生物课程中实施探究性学习,一定要认识到学生探究的主体。设计探究过程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探究中主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性,让学生积极发现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探究性学习的主人。教师要能适时发挥指导作用,从技巧和方法上给学生予以适当帮助,目的在于教会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学习。

第二,问题性原则。探究性学习中发现问题是很重要的。因此,在探究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合理问题,并让学生围绕问题去开展探究准备工作,即寻找资料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发现和提出问题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主要载体,没有问题就谈不上探究,这是由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决定的。

第三,开放性原则。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决定着探究的方式、问题的提出、内容和活动计划的制订与实施,还有结论评价有着不确定性和无限性。

第四,创造性原则。探究性学习是指以“探究”作为手段,来挖掘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所以,探究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

参考文献:

[1]陈丹,张颖之.高中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调查[J].学科教育,2003(1).

[2]黄雄兴.对我国教育投资项目评价方法的思考[J].广西财政高等专

科学校学报,2005(6).

上一篇:音乐教学中注重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下一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解析:杜十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