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粉灌肠防治脊髓损伤后腹40例报告

时间:2022-03-13 07:41:37

大黄粉灌肠防治脊髓损伤后腹40例报告

随着交通工具以及建筑业的迅猛发展,交通伤、坠落伤等原因所造成的脊髓损伤增多,患者大多会出现腹胀。我们采用大黄粉灌肠防治腹胀,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22~74岁,病程1小时~3天。颈5~7损伤5例,胸2~5损伤24例,骶2~5损伤11例,均经X线、CT或MRI检查确诊。

治疗方法用7~8号气管插管,检查气囊不漏气后,管前端,凹面向上,经缓慢插入。见粪便自插管内排出,再继续插入3~5cm后向气囊内充入10~15ml气体。用50ml注射器抽取大黄粉灌肠液,空针处接一次性吸痰管,吸痰管头端,从置入的气管插管内缓慢插入,插入长度为15~20cm。1次灌入量为100ml,每12小时1次,连用7天。灌肠完毕后,抽出吸痰管,保留气管插管,其末端系住一次性齐口不漏气塑料袋。

结果 本组6例未出现腹胀,24小时出现矢气;34例出现不同程度腹胀,灌肠后2天有效14例,5天17例,7天3例。

讨论

脊髓损伤使支配肠道运动的骶2~4神经功能障碍,出现肠麻痹;支配肠壁平滑肌和肛管括约肌的交感神经功能受损,肠道蠕动减少,肠内容物推进缓慢,水分过度吸收,大便硬结、便秘;支配肛管外括约肌神经作用丧失,外括约肌舒缩紊乱,直肠内压增高,外括约肌松驰反应消失,发生排便障碍。在上述情况下,便会从而出现腹胀、胃肠蠕动变缓或停止等临床表现。胃肠道除了消化、吸收、免疫和内分泌等功能外,还是人体最大的细菌和内毒素贮存库。正常条件下,肠黏膜的屏障机制及自身调节系统能阻止这些细菌及毒素进入物质循环;而在应激状态下,胃肠道黏膜处于缺血状态,可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发生菌血症及内毒素血症。

大黄主攻积滞,有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功能。现代药理和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大黄可促进结肠蠕动,恢复胃肠功能,促进胃肠道黏膜新陈代谢和肠道营养的恢复,有利于排出积粪、细菌及内毒素,减轻或避免内毒素血症;其次,大黄有清热解毒功能,可抑制肠球菌、大肠杆菌,减轻肠源性细菌感染,免除或减轻肠菌移位。

处保留气管插管,可排出肠道内气体,减轻腹胀;灌肠后的排出液流入塑料袋,避免了对肛周皮肤的刺激,便于保持床铺清洁干澡,塑料袋污染了可随时更换;用50ml注射器抽取灌肠液,剂量准确,推入时压力较大,能保证灌肠液顺利进入结肠。此方法简单方便,易于掌握,适宜在各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上一篇:中西药联用治疗胃多发性炎肉15例 下一篇:大黄治疗急性扁桃体炎96例临床分析/新旧拔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