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半农半牧区生态经济模式构建

时间:2022-03-13 05:16:20

内蒙古半农半牧区生态经济模式构建

建设生态文明,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生态文明在经济中的具体体现,就是生态经济。内蒙古半农半牧区生态的严重破坏阻碍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是内蒙古半农半牧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模式和唯一选择。就其具体模式而言,从长期来看,内蒙古半农半牧区应该实施畜牧业发展模式,并逐步加大人工草地的面积及其在畜牧业发展中的比重。从短期来看,可以根据各旗县市区的具体情况,采取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相结合的畜牧业模式、秸秆畜牧业模式等可持续发展模式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所谓生态文明,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协调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自律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友好关系,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生态文明在经济中的具体体现就是生态经济。所谓的生态经济,也可以说是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而又不会危及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之需的前景的经济,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内蒙古半农半牧区横跨内蒙古自治区东西,各地区具有不同的植被、土壤和地形,温度、降水量、生活习惯等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因此不存在一个适用于整个内蒙古半农半牧区的生态经济模式。从长期来看,内蒙古半农半牧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从农业向畜牧业的转变,实施草原畜牧业这一适合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模式。但由于这一模式的实现,是以其它产业的发展、人口的转移、制度的建设等为前提和基础的,而这些条件的最终完善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内蒙古半农半牧区各旗县市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采用草原畜牧业发展模式、秸秆畜牧业模式和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结合发展等具体模式。

一、草原畜牧业发展模式

内蒙古半农半牧区地处农业区与草原牧业区的过渡地带,由于近年来气候的干暖化,从降水量、温度、湿度等方面来看更接近于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草原区,适应气候和相应指标数值的变化,研究区适合采用草原畜牧业这一更适合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模式。

20世纪未,游牧文化之所以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是因为它具有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性的特点。它的可持续性最突出地表现在游牧这一生产技术上,随季节变化而游牧,可以使牧草得到生长和恢复,同时,能够保持草原生态环境的原有平衡。游牧畜牧业是草原畜牧业的一种形式,当今定居草原畜牧业的划区轮牧是游牧畜牧业之游牧技术的演化形式。只要将草原牧区的人口和畜群规模控制在草原承载力范围内,通过划区轮牧技术仍有望实现定居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历史和现实证明,生活在蒙古高原的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几千年来经营和发展游牧畜牧业,不是因为保守落后的结果,而是因为他们深刻认识自己周围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果。蒙古高原上的开荒史已雄辩地证明,蒙古高原宜于畜牧而不宜垦种。近百余年来,滥垦内蒙古草原的结果,导致了草原的严重退化和沙化。草原畜牧业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能够与自然地理环境保持协调平衡关系,并能够有效利用光合作用的结晶――天然牧草资源。保护和发展草原畜牧业比起发展农业不仅可以减轻生态环境压力,而且可以保护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草原文化,而保护草原文化就等于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近年来,内蒙古草原区由于气候、人为、制度等因素所导致的荒漠化现象日益严重,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半农半牧区部分地区也存在着严重的荒漠化现象,如奈曼旗、伊金霍洛旗、敖汉旗、准格尔旗等。内蒙古半农半牧区在实施草原游牧畜牧业的过程中,必须在切实解决荒漠化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迁、人口产业间转移、制度建设等途径和措施,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发展。

二、秸秆畜牧业模式

半农半牧区作为连接农区和牧区的纽带,对全区畜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2006年,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的牲畜头数占全区牲畜总数的70%以上。内蒙古农区和半农半牧区每年有约300亿斤的农作物秸秆以及农副产品可供饲养牲畜,但由于牲畜饲养量小,大多数农作物秸秆被白白浪费掉。据有关部门初步测算,目前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不到30%。而另一方面,牧区大部分草场超载过牧,牧草饲料严重不足,全区每年因掉膘损失的肉量就达18万多吨,相当于全区牛羊肉总产量的70%。因此,充分利用农区、半农半牧区富足的饲草资源发展畜牧业,对减轻草场压力,促进种植业与畜牧业的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乌力吉(1997)通过研究认为,以每1个羊单位1天2kg(干重)粗饲料标准计,全区农作物秸秆的饲草料利用率每提高10%,就能解决190.68万羊单位,年粗饲料的需求,等于全区现有天然草原面积增加3.4%或增加3.4%的载畜量。如果农作物秸秆的饲草料利用率提高到60%,则能解决1144.08万羊单位/年的粗饲料。内蒙古可利用天然草地可食牧草产量平均为643.2kg/hm2,而各类农作物秸秆的平均产量为3155.0kg/hm2,是天然草地的4.91倍,接近除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外的全区天然草地超载量1225.88万羊单位的数字。当然,秸秆不可能全部当饲草料利用,当秸秆的饲草料利用率为10%时,每公顷耕地粗饲料供给量为315.5kg,相当于0.49hm2天然草地可食牧草产量,提供秸秆的耕地的载畜量为34.8亩/羊单位・年,即34.8亩或2.32hm2耕地的秸秆能饲养一只成年绵羊,这相当于乌兰察布干草原类的适宜载畜量(27~35亩/羊单位・年)。当秸秆的利用率提高到40%时,每公顷耕地提供的粗饲料为1262.0kg,相当于2.45hm2天然草地可食牧草产量,提供秸秆的耕地的载畜量为8.7亩/羊单位・年,即8.7亩或0.58hm2耕地的秸秆能饲养一只成年绵羊,这达到了内蒙古最高载畜量的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类的载畜量(8-13亩/羊单位・年)的水平。

本文根据乌力吉(1997)农作物秸秆产量系数对内蒙古自治区2006年相关数据进行估算分析,以每羊单位=730kg计算,2006年内蒙古

农作物播种面积为711.5万公顷,农作物总产量为2535.7万吨,秸秆总产量为3694.52万吨,其中,谷物类秸秆占87.28%,马铃薯类占2.57%,豆类占5.85%,油料作物类秸秆占4.30%。全区农作物秸秆的饲草料利用率每提高10%,能解决506.16万羊单位,年粗饲料的需求。如果把农作物秸秆的产量结合成天然草地面积来看,内蒙古可利用天然草地可食牧草产量平均为643.2kg/hm2。而2006年各类农作物秸秆的平均产量为5192.6kg/hm2,是天然草地的8.07倍。当然,秸秆不可能全部当饲草料利用,当秸秆利用率为10%时,每公顷耕地秸秆供给量为519.26kg,等于0.81 hm2天然草地,那么,全部耕地等于624.92 hm2天然草地,等于全区现有天然草原面积7499.39万hm2增加7.2%或增加7.2%的载畜量。提供秸秆的耕地的载畜量为21.1亩/羊单位・年,即21.1亩或1.41hm2耕地的秸秆能饲养一只成年绵羊,这相当于通辽市沙地草地亚类的适宜载畜量(17―25亩/羊单位・年)。当秸秆的利用率提高到20%时,每公顷耕地提供的粗饲料为1038.52kg,相当于1.65hm2天然草地可食牧草产量,提供秸秆的耕地的载畜量为10.6亩/羊单位・年,即10.6亩或0.71hm2耕地的秸秆能饲养一只成年绵羊,这达到了内蒙古最高载畜量的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类的载畜量(8-13亩/羊单位・年)的水平。

与1993年相比,由于耕地面积的增加,谷物类、豆类和油料类等秸秆产量系数较高的农作物产品播种面积与产量的大幅度增长(如:玉米播种面积增长了2.2倍,产量增长了1.97倍;油菜籽播种面积增长了3.52倍,产量增长了5.49倍),秸秆总产量由1993年的1391.79万吨增长到2006年的3694.52万吨,增长了2.65倍。从而为秸秆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内蒙古半农半牧区作为秸秆的产地,而且与秸秆主产地的农区紧密相连,必须发挥自己在秸秆饲料畜牧业发展中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秸秆饲料的产业化经营,形成秸秆原料供应――秸秆加工――仓储――运输(舍饲)的产业发展链条;采用国内外饲料加工、青储等先进技术,提升饲料加工业的技术含量;通过宣传、引导、示范等方式,转变农区、半农半牧区农牧民的思想观念,提高秸秆的利用率。

三、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结合畜牧业模式

由于半农半牧区自然条件相对于牧区要优越一些,人工草地和饲草料地的建设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天然草地的放牧压力,提高草地生产力。研究表明,在合理施肥的基础上,加强草地管理,引进高产优质饲草品种,可获得较高产量。

从内蒙古半农半牧区的现状来看,天然草地的沙化、退化、盐渍化现象相当严重。除呼伦贝尔市的阿荣旗、莫旗和扎兰屯市外,其它旗县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面积均在50%以上,最严重的是锡林郭勒盟的太仆寺旗,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面积为96.28%。内蒙古半农半牧区草地的退化、沙化、盐渍化,严重影响着该地区农牧业的发展。

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相结合的畜牧业模式将有助于解决因天然草地退化所加剧的人畜矛盾,有助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对土地面积宽广、地形起伏较小的地区采取飞播牧草。对坡度300以上的必须退耕种草,300以下不适宜农作的耕地、休闲地、草田轮作地、弃耕地、果园间隙地、公路护坡等土地,开展人工种草,建立高产人工草地。在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的区域,采取围栏封闭育草,补播拧条、沙打旺、草木樨、红豆草等优良牧草,采用清除杂灌、毒害草、治虫灭鼠等手段进行改良。一些旗县采用草田轮作模式、以草养畜等农牧结合模式治理盐碱沙荒地,条件是能够利用、但尚未利用或刚刚开始利用的盐碱沙荒地,这样的土地一般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但经过人工种草、生物治理盐碱(沙)后,可以较好地生长。

牧草种植一次可收获多年,每年可收获多次,而且种植成本较低。以苜蓿为例,按目前的生产水平和价格水平,667m2收入可达600―1000元。种草养畜,不仅能提高土地的产出率,而且能够通过养殖转化、延长产业链,增加农牧民收入。

针对长期以来自由放牧给牧区草原造成的破坏,采用“一退二封三育四管”的退牧还草措施。“一退”是先把草地破坏严重地区的常年自由放牧的羊只分期分批地全部圈养,彻底将这些“自由羊”退下山来;“二封”指根据地理位置和草原植被情况利用铁丝网将草场封闭起来,防止羊只再次进入破坏植被;“三育”就是利用每年春天的降水,通过飞机播种、人工种植等方法培育种植各类牧草和灌木,使草原植被得到有效恢复;“四管”就是利用防火、灭鼠等一系列管护措施使草原植被迅速生长,达到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发展畜牧业的生长标准。最后,在草场恢复到放牧标准后,制定科学合理的分区轮牧规划,以草定畜,实现发展畜牧业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一篇:山东省人口老龄化时空变动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 下一篇:城市化区域农民培训动力机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