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实施激励性教育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2-03-12 10:02:58

中学物理教学实施激励性教育的有效途径

摘 要: 激励性教育是指用激励性语言、行动去触动心灵的心理教育。初二是物理学科开始学习的起始点,更是一个关键点,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从心理上重视。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渐进性提问、赞许式评价、反馈式聊天和激励性评语,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初二物理教学 激励性教育 有效途径

激励性教育是指用激励性语言、行动去触动心灵的心理教育。其宗旨是以“情”为主体,感化或促进提高。初二是物理学科开始学习的起始点,更是一个关键点,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从心理上重视。教师更应该积极探索以适应新教材的改革、社会的需要。在初二物理教学中笔者积极探索激励性教育,发现激励性教育在物理教学中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启发性教学

物理教学过程要以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为主线,以教与学为重点,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变被动接受和管理为主动参与,实行导向、导航、导演、引导、指导、辅导,领着学生走向知识。教学中首先要注意引入方式,可以采用启发式、实物式、对比式等。讲述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如在讲蒸发时,教师首先将一块湿布在黑板一侧抹一下,然后对学生讲,一会儿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干了”,学生异口同声,继而引出蒸发。其次要注重和实际相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学生都易接受,也易理解,关键是要分析清楚。问与答是反馈知识最直接的检测措施。答对者,统计数,达到一定次数时,奖励他们一道题,或一个小小的礼物,或带他们搞一些小试验、小制作。最后作业要精,按层次布置作业,但又不能伤了一些学生的自尊心。讲评时,要有一个度,无论是学困生还是优秀生,都有获得奖励的机会。

二、渐进性提问

提问的技巧对于激励性教育来说,也是功不可没。因为对于一个学困生,如果提问比较难或太容易,他会觉得是在故意羞辱他。因此,提问时教师应掌握一个度。例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时,首先问一个好学生:“透镜分为几种?”“凸透镜、凹透镜。”再问一个学困生:“凸透镜具有什么特点?”此时,笔者将一个凸透镜放在阳光下,使阳光经透镜聚焦于火柴或一张白纸。“聚光。”“好!你真棒!那么你再告诉老师,凹透镜呢?它的特点正和凸透镜相反,对吗?”“发散。”“这节课内容只要你好好听,你一定会。最后我要提问你几个问题。你先记好了。”讲完之后,再问他:“照相机的原理是什么?要想照近景、照远景,你该怎么办?”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总结自然留给了那些听明白的学生。这样先提问讲后再回答的措施,调动了他们的信心与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对物理的兴趣与爱好。

三、赞许式评价

教师应从多个方面尽量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鼓励他们的信心,并给以赞许式的肯定。“优点单”就是一个很好的措施,它能使每个学生看到了教师与身边学生的评价,自己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还有这么多本事没有发挥出来,我也能行。笔者曾对一位学习特别差、纪律特别差的学生这样评价:“学习成绩差,不一定代表你笨、没有创造力。记得吗?1千米=1000米,你不就回答对了吗。再有,在学习简单机械时,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你找的不是都比较准吗?你纪律不好,为什么不尝试一下换位思想呢?老师、同学相信你,你一定能克服。盼着你的捷报早日传来。”记得当时他非常感动,原来他在老师、同学们的心中,并不是一个什么都不行、无可救药的学生。有了自信,提高了学习的劲头。从那以后,笔者发现认真交作业的有他,认真回答问题的有他,问问题的有他,他进步了。也许正是这简单的评价、赞许式的肯定使他的成绩突飞猛进。

四、反馈式聊天

沟通向来是师生之间共同进步的催化剂。课上是导师,课下是朋友,这是师生共同的向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困难,并且能尽到最大能力来帮助他们;吸取他们提出的意见,并及时地改正,不断地完善自己,从而使学生的心与自己的心更加贴近。此时,教师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理想探求的指路者,心理困扰的排除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次考试后,笔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退步,尤其凸透镜成像知识点错误率较高。原因是什么呢?他们派来几名代表谈看法、说意见,出谋划策。言谈之中,笔者发现他们掌握不牢的原因主要是课上吸收率较低。那么首要责任还是在于笔者。怎么办?当然改正以往的教学模式,课上不再是一言谈、满堂灌,请学生站起来,回答凸透镜的特点,并请他做凸透镜,在教室中央站好,请两个学生回答焦距的定义与特点,再请他们分别做凸透镜两侧的焦点,而后请两个学生回答2倍焦距的特点,并分别做凸透镜两侧的2倍焦点,最后,请若干个学生做物体,若干个学生做像。要求回答出所在位置,像应该成在什么地方,再看一下像站的位置对不对。这一措施,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并促进了学生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五、激励性评语

教师不时地在反馈内容或形式上(作业、试卷、问卷等),给出适当的评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有的学生写了一篇与物理毫无关系的所谓作文:“老师,我心里有一个秘密,你能帮我吗?好多人都说我笨,我是不是真的笨得出了头,我是不是真的不行?我怎么办?我就是学不会……”这是笔者的失职。痛心之后,笔者认真地写道:“信心是成功的一半。信心加上99%的努力、辛勤、汗水、科学的方法,一定会成功的。你不要气馁,别灰心,我会帮你的。你知道吗?你很勤奋,也很用功,你虽然不很聪明,但你手中有一把金钥匙呀!基本功很扎实。……”后来,他的成绩真的有了进步。以后,对学生平时的作业笔者更是注意及时地给予一些客观性评价。如:“聪明的你,为什么将作业写得这么乱,我相信你一定能写好,对吗?”“好。有进步,再加把劲,加油!”可见,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评语用到物理教学中更具特色。

总之,激励性教育是一种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方面。在实施激励性教育的同时,教师应时刻铭记着以师生的心理相容、心灵相接为核心,时刻铭记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工头”、不是领导、不是严父、不是法官、不是“上帝”,而是导师、朋友、助手和楷模。教师有责任为教学改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一篇:创设物理情景,加强合作探究 下一篇:高中历史学科中的“问题教学法”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