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工科有机化学教学的反思

时间:2022-03-12 10:38:42

大学工科有机化学教学的反思

摘要:本文根据工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现状,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教学手段和教W方法,以此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工科;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231-02

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有机化学是化学和化工及相关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我校化学、应化、化工、材料、能源、环境、生物和建工等相关专业都开设了这门课程。有机化学内容繁多,知识点多,有很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应用性,对于大部分本科生来说,特别是课程只开一学期的工科学生而言,要掌握课本中的知识点,并对重点和难点内容做到基本了解有一定的难度。如何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是我们目前教学方面遇到的一大挑战。笔者根据多年的工科有机化学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点教学反思。

一、根据专业特点,选择合理教材

在最近几年,有机化学的科学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研究成果,一些旧的理论知识的修正和完善在教材内容中得到了更新,所以不同专业对教材内容的更新、广度和章节安排上有所差异。对工科专业的有机化学,我校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高鸿宾主编第四版的《有机化学》,此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此教材以脂肪族、芳香族、杂原子特征官能团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糖化学、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为主线进行编写。同时,每个章节中又分别从化合物的结构、命名、特性和化学性质及制法进行阐述。本书将难点进行了分散,有机反应结合实际应用,使学生对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更加直观,更加容易,并逐层深入理解。

二、了解课程特点,熟悉教学大纲

要把一门课程教好,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心思。作为一名任课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熟悉课程的教学大纲,清楚教材的知识点,哪些是难点,哪些是重点,哪些内容需要学生自学,这样才能把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做好。有机化学中的每一类化合物都固有的几部分内容是结构、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制法。另外,对于工科有机化学,还需要任课教师了解当今化工领域一些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结合化工行业特点进行专门的资料补充,这样在给工科专业的学生进行讲述时,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更多地运用书本知识去了解化工产品在生产设计中的一些问题,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在化工行业中的作用。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工科有机化学课程教授的对象一般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发现,现在高中化学讲授的有机化学内容非常少,而当学生从中学进入大学后,在讲解有机反应机理时,大部分学生会感觉不适应,另外,机理本身设计到电子杂化、跃迁、空轨道、诱导效应和极化等纯理论知识,更增添了枯燥和抽象程度,这样会使学生冒出这种想法:反应就是几个物质混合在一起生成新物质,为什么要学习反应机理,这些机理在现实中有啥用?如果上课教师再死板,照本宣科,学生就会出现对这门课厌学。如何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增加趣味,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枯燥的有机反应、反应机理和性质吸引学生的眼球或活跃他们的思维呢?通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笔者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几点改进,这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引入电影、新闻、科普进入课堂。在枯燥的课题中加入一些调味剂,课堂的气氛会活跃起来,同时也会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讲授“烃类”章节时,可以引入石油的炼制工艺;“醇酚醚”章节,可以从酿酒工艺出发;“醛酮醌”时,可以通过科普知识――为什么有的人爱被蚊虫叮咬;“SN1”和“SN2”反应机理,可以用电影《证人》或婚姻法来作为比喻讲解;等等。只要能将枯燥的反应变得有趣、生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凡是生活中可用的素材均可用来尝试。

2.作业考察,课后反思。结束完一章的教学内容后,学生要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了解全班对章节中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然后认真对章节进行反思,回忆教学中可能漏掉什么、失误在哪里,记录学生必须要解决的疑难和错误,教师必须从中间受到启发,记录、思考和总结问题,为后续教学更好地做准备。

3.学长的学习经验。在刚接触有机化学学习的时候,可邀请一些已经学过有机化学课程的学生或考上有机化学的研究生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学习心得,通过了解学长是如何学习有机化学来帮助新生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也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目前化工行业中的有机化学的地位,为学生自己创造一个系统学习有机化学的规划。

4.课堂的作用。传统的课堂模式就是教师的“一言堂”,“填鸭式”灌输给学生所有的信息。随着社会信息量的飞速更新,当今创新思维已经充斥着每个角落,而大学教育的冲击则体现的非常明显,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挖掘出创新人才,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改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课堂就是一个很好的发掘空间。在课堂上,可以将化合物的实体模型演示给学生;可以将所讲内容制成卡片编成脱口秀展示给学生;可以将部分章节留给学生主讲;可以将难点改为专题讨论;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收集下堂课讲解内容的素材来展示。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四、黑板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有取代黑板教学的趋势。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在有机化学中,利用计算机可以将抽象的电子运行轨道、电荷的进攻方式等以动画的形式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多媒体教学可以让枯燥的有机化学课堂变得趣味化。利用计算机的各种功能,可以对繁杂的内容给出动态解释,同时配上声音,让学生感觉这个课堂“活”了起来。但是,黑板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是无法取代的。黑板教学作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多多媒体教学无法取代的地方。在一些具体反应上或机理解释中,教师可以通过板书让学生的思维跟上教师讲解的节奏。例如通过教师在黑板上边书写边讲解,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反应的引发、进行和终止的过程。所以,对于有机化学课时较少的工科学生来说,要很好地让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知识点,就应该板书和多媒体有效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张弛有度,节奏理解。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有机化学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要抓好授课环节,改进教学模式和方式,注重课堂内容与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逐步深入认识、理解和掌握有机知识点。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努力研究,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孙逊,谢齐威,胡笳,李艳梅.浅谈国外基础有机化学教材的特点――关注科学前沿使化学学科更加迷人[J].化学教育,2008.

[2]李好祥.提高有机化学教学效果的方法[J].化学教育,2014,(12):14-16.

[3]谷芳.工科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教新导刊,2010,(7):52-53.

[4]胡智雪.《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广州化工,2009.

[5]于珊珊.大学有机化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反思[J].科技信息,2014.

[6]韩英鹏,郭杨.高校教师的多媒体教学与黑板教学之比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10):40-41.

上一篇:对高等教育官本位体制与改革方向的思考 下一篇:病例讨论结合Seminar教学法在脑病科本科生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