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残雪的艺术创作个性

时间:2022-03-12 09:03:40

试论残雪的艺术创作个性

摘 要:本文试图通过对残雪的艺术个性进行整体关照,以全面地挖掘残雪的诗性魅力、艺术本真和灵魂写作。

关键词:残雪;诗性思维;艺术本真;灵魂写作

在中国当代文坛,残雪是一个特殊的作家。她呈现给读者的通常是缺乏一般意义上的情节连贯性和因果性的、碎片式的、荒诞而怪异的世界,常常令人感到困惑。用心研读文本,不难发现在她貌似荒诞、无逻辑的语言背后却流淌着浓浓的诗意,她笔下的那些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模糊的象征里蕴含了人们内心深处一些阴暗而又偏执的人性之根,她在强烈的复仇的情绪倾泻中彰显着艺术本真。

一、诗性创作中的诗性思维

有人概括残雪作品的诗性哲理:“恐惧和坚强,苦难和欢乐,希望和绝望,爱念和死亡,全都以一种能动的诗意的纯形式给予我们,让我们直观。”诗性的文体源于诗性的思维,“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隐喻思维是人类早期认识世界的诗性方式与手段,对中国传统文学批评范畴的创造产生了深刻影响。残雪虽然小学毕业就辍学,但家教让她拥有从小阅读中国古典名著、背诵古诗的经历。在创作小说之前,残雪曾尝试写诗,培养了她诗意的感悟能力与表达能力。作为湖南作家,其创作深受湖南本地巫诗传统影响,巫楚文化诗性的智慧、天马行空的想象、强烈的主观色彩,对残雪诗性心理的形成构成关联。借助诗性思维,其作品依托超现实物化手段的运用和繁复神秘的意象体系的营造,由非正常心态的主观情绪或者一堆抽象理念凝聚而成,形成了诡异、空灵、诗意的美学风格。

二、复仇话语下的艺术本真

“我身上被镇压的冲动一旦爆发,就达到疯狂的地步,欲望或愤怒往往是以‘反弹’的形式发挥出来。”“至今我仍记得我在某些阴惨的夜晚,口中发出的那些诅咒。我愿自己变成蛇蝎,变成狼,对压迫我的一切施以可怕的报复。”自传真实记录了残雪童年的精神图景,体现非社会本质的对群体习俗的破坏与抗争。残雪的记忆中一直萦怀着本能冲动的复仇,一旦在文学传统体系内找到共鸣与契合,复仇话语便被迅速激发和释放。

在残雪眼里,复仇分为表面结构的亲情道德内的复仇和深不可测的艺术本质的复仇——被我们忽略了的艺术精神的复仇。残雪多样性的复仇话语彰显出通过文化艺术“追求生命情绪极端性发散的倾向”,亦或“人性中最极端的体验”。死亡不是终结,而是借尸还魂,复仇成为艺术本真的象征和呈现方式。如《苍老的浮云》中的“她”与世俗做着持久的搏斗与报复,直至身体发臭和死亡,但是灵魂最终进入朝夕臆想的通道;《山上的小屋》中,“我”经历了亲情间的相互纠缠与报复之后,情感与境界得到了升华,使美的体验陡然滋长。残雪评价自己的小说创作是“时间的王国、灵魂的王国,或者说精神的世界,艺术的世界里的事”。人生与艺术是等值的。

三、灵魂写作中的人性之根

残雪推崇“灵魂写作”,主张用灵魂来书写自身的文学,探索人的深层次精神世界,一直是她阐述艺术的方向。在她眼里,“所有的纯文学、纯艺术都有一个相同的根,这便是人性之根。所以尽管表现方式千姿百态,深层结构都是一个。”在她眼里卡夫卡、博尔赫斯的创作是一种特殊的、高超的精神舞蹈,表现了人类灵魂中最黑暗的东西,为人类精神事业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为这些作品“关注的不是表层的生活,而是那更为隐蔽、难以言说,却又无处不发挥作用的深层的生活”。艺术家的任务就是专注于灵魂世界,捕捉其中最黑暗深处的图景。灵魂写作也成为了她一贯的文本创作准则,她将作品对人自身灵魂开掘程度视为作品成功与否的关健,认为一件纯粹的艺术作品不应该停留在生活表层,而应当揭示隐秘的深层生活,洞察到人性深处玄妙与复杂的世界。

例如,《阿梅一个太阳天里的愁思》里阿梅的愁思实际上就是一种自我灵魂的拷问,在冥思与自我坚守中得到心灵的完整。雨后的院子里又肥又长的蛆不停地爬到房子里来,邻居不停地用一只煤耙子往墙上捣洞以致于风直往房里灌,“大狗”好像着魔疯狂地点鞭炮。面对这些外来的令人心颤的侵犯,她拼命铲蛆,并把自己关起来,保卫自己小小的世界不受侵犯,这实际是一种对自我精神领域的坚守;老李的到来,母亲让人作恶的丑态,老李和母亲的亲密,让她从不安到彻底孤独,滋生强烈的欲望,感受生命本身的热。阿梅准备给外界不存在的人写信释放欲望时,遇到老李的求婚,阿梅异常平静。因为求婚发生在阿梅准备写信、自我追寻目标即将呈现时,一切都失去了原来的意味。阿梅在老李与母亲示范性表演的引诱下,开始了一种对自我的审视与追寻,她通过老李、母亲这两面镜子看到了自己,在冥思与自我坚守中得到心灵的完整。

诗性的创作、艺术的本真、灵魂的写作,残雪本身具有的创作个性发力于文本,使我们在其作品中,看到一个通向人性的洞幽之地的空妙无穷的奇幻世界,构成与我们用肉眼看到的平面现实世界截然对立的立体精神王国。它是崭新的、陌生的、难以用世俗语言表达的,却又是能让人经受灵魂洗礼的。

参考文献:

[1]残雪.为了复仇写小说——残雪访谈录[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

[2]残雪.通往心灵之路[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3]王会彩.黑暗灵魂的舞蹈——残雪小说解读[J].安徽文学,2008,(06).

[4]穆厚琴.残雪——从梦魇世界到灵魂王国[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上一篇:职校生良好个性的培养 下一篇:开展富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