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感悟古诗蕴含的美

时间:2022-03-12 04:15:47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感悟古诗蕴含的美

内容摘要:摘要:古诗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整合文本、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教学资源。深入挖掘古诗的美,引领欣赏古诗的韵律美,感悟古诗的结构美, 品味古诗的词句美,体味古诗的意境美。对学生进行美的欣赏,美的感悟,美的体味的美育教育。让古诗这颗古代文化的璀璨明珠明珠照亮学生的心灵,给学生美的启迪。

关键词:古诗;美育

G623.2

信息技术应用于当今教学实践已成常态。借助它能很好地整合文本、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教学资源。感性材料图文声像并茂,让教学过程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古诗词以它优美的韵律、工整的结构、精炼的字句、美丽的意境被喻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明珠。诗人用慧眼发现生活中的美,用诗歌的声韵展示生活中的美,诗情画意美轮美奂令人神往给人美的享受。为了让明珠照亮学生的心灵,给学生美的启迪。教学中我精选与古诗相关的文本、图片、声音、动画、视频,借助信息技术把它们整合到古诗教学活动的各环节中。克服了古诗教学中感性材料不足,学生生活经验缺乏,课堂容量不能满足学生等难题,深入挖掘古诗的美,引领学生感悟古诗的美。这里仅把自己的几点尝试与同行分享:

一、配乐朗诵欣赏古诗的韵律美

例如:教学(唐)李白《赠汪伦》这首诗时,一开始,我用白板展示课文插图的同时,播放古筝名曲《高山流水》作为背景音乐,再配上标准的诗朗诵。悦耳、悠扬的古筝,描绘出高山耸立的巍峨气魄。引出小溪潺潺流水之声。带给人以清新秀丽,欢快舒畅的感觉,营造出热烈欢快的气氛,好似涓涓细流汇集而成滚滚飞瀑直泻深谷。烘托出诗歌中汪伦和李白的朋友情谊深厚绵长如潺潺流水、滔滔江河。诗亦歌,歌亦诗,诗歌的声韵美吸引和感染了学生。欣赏两遍配乐诗朗诵后,邀请学生一起伴乐朗诵这首诗,学生朗诵十分投入,课堂上洋溢着语文的灵气和美感,令人如沐春风。

二、声律探索感悟古诗的结构美

古诗中绝句和律诗最为人们喜闻乐见。语文课本的古诗中,绝句占绝大多数。教学中我借绝句对学生进行声律启蒙,感悟古诗词的结构美。例如:教学(唐)杜甫《绝句》时, 我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记录学习轨迹的功能,实现时间跨度式学习。

1 、了解古诗平仄原理:为了便于表达,现代四声读音的一声(阴平)二声的(阳平)为平声字用“一”表示;现代四声的三声(上声)、四声(去声)为仄声字用“l”表示。我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借助诗歌的注音和字典用“一”“|”表示(唐)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 , 门泊东吴万里船 。”平仄规律为:“||――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引领学生认识绝句的每句当中有声调起伏,每一对句子都平仄相对,声音抑扬顿挫、节奏宣明风韵别具一格。

2、探索诗歌押韵规律:将白板切换到前边诗歌的注音页面,在电子白板上圈出绝句第二句,和第四句最末一字注音中的韵母及声调,引导学生发现韵母相同都是“an”,“an”就是韵脚。押韵均为平声收尾,平声押韵为谐和,读起来朗朗上口。近w诗押韵规则为:偶句押韵,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了解上述知识后,再回头吟咏古诗,古诗不仅结构美跃然纸上,而且和谐悦耳的声韵美也会萦绕在孩子们的记忆里。

三、典故轶事 品味古诗的词句美

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对文本、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资源有机整合,让学生的思维超越课堂,超越时空的界限,实现现实版的穿越。例如:教学(宋)王安石《泊船瓜洲》这首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字的精妙。借助信息技术,我将反映江南春景的图片、声音等资源合成:艳阳高照、花红柳绿,草长莺飞、鸟语花香的江南春色图。加入动画效果:春风由南到北掀开祖国大地草长莺飞,姹紫嫣红,垂柳如烟的壮丽画卷。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让学生身临其境,真真切切地感悟到诗人王安石点睛之笔“绿”字的精妙,领悟到了“绿”字的神韵。“绿”字既涵概了“满”、“入”、“过”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气。典故中诗人王安石反复推敲的严谨文风给孩子树立了榜样;绿满江南的春色也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

四、再现诗画 体味古诗的意境美

古诗中,诗人用慧眼发现生活中的美,用诗的格律展示生活中的美。诗中有画轴,画中有诗情,诗亦画画亦诗。诗情画意美轮美奂陶冶了孩子们的情操,照亮了他们的心灵给予美的启迪。 例如:教学(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在完成了对诗歌声韵欣赏,结构探索,词句品味后。我用琵琶独奏《春江花月夜》作为背景音乐,展示《黄鹤楼送别》《孤帆远影》两张自制的幻灯片。乐曲前段欢快悠扬引领学生想象春到黄鹤楼鸟语花香,姹紫嫣红的美景;乐曲中段舒缓低沉烘托出朋友间依依不舍之情。曲终跌宕起伏的节奏烘托出长江滔滔江水向东流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展示了问君离别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意境。随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即兴练笔《送别黄鹤楼》。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笔让萦绕在脑海的诗情画意跃然纸上,使古诗的美得到升华。

总之,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艺术的价值就是示人以美。美的欣赏,美的感悟,美的体味是美育的重要目标。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让美育杜绝空洞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网络文献《古诗声律常识及运用》黄亢美 网络文献《中国古代名曲鉴赏》

上一篇:小学数学学生课堂倾听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如何利用艺术教育发展幼儿的艺术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