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种杀虫剂对槐花球蚧若虫室内毒力测定研究

时间:2022-03-12 02:40:59

8种杀虫剂对槐花球蚧若虫室内毒力测定研究

摘要 应用8种杀虫剂对槐花球蚧若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杀虫剂对槐花球蚧若虫的毒力(LC50值)大小依次为2.2%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0.370 2 mg/L)>噻虫啉乳油(0.726 4 mg/L)>40%毒死蜱乳油(1.564 6 mg/L)>0.5%藜芦碱可溶性粒剂(3.409 7 mg/L)>5%桉油精可溶性粒剂(4.415 1 mg/L)>40%丙溴磷乳油(6.782 4 mg/L)>40%杀扑磷乳油(17.239 4 mg/L)>2.5%高效氯氟氰菊酯可溶性粒剂(22.300 3 mg/L)。

关键词 杀虫剂;槐花球蚧;若虫;LC50;毒力;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7-0124-01

槐花球蚧(Eulecanium kuwanai Kanda),属同翅目(Homo-ptera)蚧科(Coccidae),又称皱大球蚧、皱桃球蜡蚧,是甘肃省临夏地区国槐行道树上的重要害虫,受害率在85%以上[1]。寄主有国槐、刺槐、紫穗槐、苹果、杏、桃等。该虫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一至二年生枝条下方、分叉或裂缝处群聚越冬[2]。翌年春季国槐萌芽时开始为害,进行雌雄分化,以若虫和雌成虫刺吸国槐汁液,常常造成国槐细枝枯死,削弱树势,甚至整株死亡,有碍市容观瞻[3]。为筛选出控制槐花球蚧危害的有效药剂,确定最佳防治时期,笔者于2011年5月下旬对该若虫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及虫源

供试药剂为40%杀扑磷乳油(浙江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40%丙溴磷乳油(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2.2%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黑龙江大庆志飞生物化工有限公司)、0.5%藜芦碱可溶性粒剂(山东聊城赛德农药有限公司)、40%毒死蜱乳油(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噻虫啉乳油(上海天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5%高效氯氟氰菊酯可溶性粒剂(华北制药集团爱诺有限公司)、5%桉油精可溶性粒剂(北京亚戈农生物药业有限公司)8种药剂。

5月下旬,于临合二级公路国槐上采集带有雌成虫的枝条插于水中培养,观察到若虫孵化出壳后,立即挑选活泼若虫待试[1]。

1.2 试验设计

共设8个处理,即每种药剂为1个处理。采用浸渍法,将各供试药剂分别用水稀释成5个浓度梯度的溶液,把带有槐花球蚧若虫的枝条浸入不同浓度药液5 s后取出,用吸水纸吸干多余的药液后置入培养皿中并以蘸水脱脂棉进行保湿,每处理平均放置若虫30头,每处理重复3次,室温放置。以清水为对照。

1.3 统计方法

48 h后检查试虫死亡情况(死亡标准:触动其足而无反应),计算死亡率。如对照死亡率小于10%,根据试虫校正死亡率几率值及剂量对数,用Excel软件计算各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和LC50值。

2 结果与分析

8种药剂对槐花球蚧若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见表1。对8种杀虫剂有效成分LC50进行比较,槐花球蚧若虫对几种杀虫剂敏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2.5%高效氯氟氰菊酯可溶性粒剂2.5%高效氯氟氰菊脂可溶性粒剂[2]。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槐花球蚧的室内饲养和田间观察,结果表明:槐花球蚧初孵若虫具有喜集中固定在叶背面主脉两侧吸食汁液,体表分泌蜡被的习性,而在其未找到合适叶片固定前是若虫抗药力最弱时期,也是防治的最佳时期[3-5]。本次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杀虫剂对槐花球蚧若虫的毒力(LC50值)大小依次为2.2%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0.370 2 mg/L)>噻虫啉乳油(0.726 4 mg/L)>40%毒死蜱乳油(1.564 6 mg/L)>0.5%藜芦碱可溶性粒剂(3.409 7 mg/L)>5%桉油精可溶性粒剂(4.415 1 mg/L)>40%丙溴磷乳油(6.782 4 mg/L)>40%杀扑磷乳油(17.239 4 mg/L)>2.5%高效氯氟氰菊酯可溶性粒剂(22.300 3 mg/L)。此次毒力测定筛选出毒力高的2.2%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是一种新型高效半合成抗生素杀虫剂,噻虫啉乳油是一种新型氯代烟碱类杀虫剂,两者具有高效低毒,作用机理独特、杀虫谱广、剂型先进、且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是新一代高效、低毒、广谱杀虫剂。因此,在槐花球蚧初孵若虫未固定前选用这2种杀虫剂进行防治,可有效控制其危害[6]。

4 参考文献

[1] 党志红,高占林,李耀发,等.17种杀虫剂对细胸金针虫的毒力评介[J].农药,2009,48(3):213-214.

[2] 王翠翠.几种农药对梭毒陷翅虫的毒力测定[J].昆虫知识,2005,42(6):654-656.

[3] 王凤英,张闯令,李绪选.槐花球蚧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研究初报[J].辽宁林业科技,2007(4):56-57.

[4] 赵游丽.关于行道树槐花球蚧防治技术的商榷[J].宁夏农林科技,1995(5):30-31.

[5] 傅鑫,侯小可.槐花球蚧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J].青海农林科技,1997(2):58-59.

[6] 秦小萍,杨美林,周天雄.15%印·烟混剂对小菜蛾室内毒力测定[J].农药,2009,48(4):292-293.

上一篇:有机红枣园土壤管理技术 下一篇:30%乙虫腈·毒死蜱悬乳剂防治水稻褐飞虱药效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