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乙虫腈·毒死蜱悬乳剂防治水稻褐飞虱药效研究

时间:2022-09-29 06:04:02

30%乙虫腈·毒死蜱悬乳剂防治水稻褐飞虱药效研究

摘要 研究30%乙虫腈·毒死蜱悬乳剂不同剂量、用药次数对大田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以及持效期,为该药防治稻飞虱及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0%乙虫腈·毒死蜱悬乳剂2 250 mL/hm2对水稻褐飞虱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期。30%乙虫腈·毒死蜱悬乳剂2 250 mL/hm2,在水稻灌浆期喷施,可将大发生的褐飞虱控制在防治指标(500头/百丛)以下,而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60 g/hm2则超过了防治指标,这说明在水稻褐飞虱大发生的年份,30%乙虫腈·毒死蜱悬乳剂的控防效果明显优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飞电)是防治水稻褐飞虱的主要药种,其防效在褐飞虱一般发生年份是值得肯定的,而30%乙虫腈·毒死蜱悬乳剂在田间防效试验上表现出更好的优越性,说明其推广应用的价值更大,特别是与吡蚜酮及其复配制剂的轮换使用上。

关键词 水稻褐飞虱;30%乙虫腈·毒死蜱悬乳剂;速效性;持效期;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35.112;S48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7-0125-01

稻飞虱,昆虫纲同翅目(Homoptera)飞虱科(Delphacidae)害虫,俗称火蠓虫,是为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1]。常见种类有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和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其中以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危害最重,目前用于防治稻飞虱的主要防治药剂有乙虫腈、毒死蜱、吡蚜酮等[2-6]。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西宁社区祠堂村一农户手栽稻田进行,试验时水稻已处灌浆初期。

1.2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为30%乙虫腈·毒死蜱悬乳剂(卫稼)、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飞电);供试水稻品种为武运粳23;供试对象为褐飞虱。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用30%乙虫腈·毒死蜱悬乳剂1 800 mL/hm2于9月11日、18日用药2次(A);用30%乙虫腈·毒死蜱悬乳剂2 250 mL/hm2于9月11日、18日用药2次(B);用30%乙虫腈·毒死蜱悬乳剂2 250 mL/hm2于9月11日用药1次(C);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飞电)360 g/hm2于9月11日、18日用药2次(D);以空白作对照(CK)。不设重复,小区面积150 m2。用背负式喷雾器常规喷雾,用水量为750~900 kg/hm2。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处理前调查虫口基数。第1次施药后3、7 d和第2次施药后7、14 d进行调查。每小区平行跳跃法调查10点,每点2丛,摇动或拍打稻丛,统计落入统计盘内的飞虱数,计算减退率[7-11]。药效计算公式如下: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虫数-施药后虫数)÷施药前

虫数×100

防效(%)=(施药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

(100-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前虫量与虫龄结构

经多点调查,试验田褐飞虱平均虫量为3 005头/百丛,其中成虫占32%,高龄若虫占40%,低龄若虫占28%,田间虫量分布不均匀。

2.2 防效

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A与处理D,其防效接近,速效性略好,持效性稍差,而处理B、处理C与处理D相比,不仅药后3 d略好,而且药后7 d的防效明显占优,达95%左右;处理B第2次药后14 d与处理D防效也差别不大,这说明30%乙虫腈·毒死蜱悬乳剂2 250 mL/hm2的防效、速效性明显好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60 g/hm2。

2.3 持效性

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B药后14 d和21 d仍然对水稻褐飞虱有较好的控制作用,试验区内褐飞虱田间基数均在防治指标以下。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30%乙虫腈·毒死蜱悬乳剂2 250 mL/hm2,在水稻灌浆期喷施,可将大发生的褐飞虱控制在防治指标(500头/百丛)以下,而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60 g/hm2则超过了防治指标,这说明在水稻褐飞虱大发生的年份,30%乙虫腈·毒死蜱悬乳剂的控防效果明显优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飞电)是防治水稻褐飞虱的主要药种,其防效在褐飞虱一般发生年份是值得肯定的,而30%乙虫腈·毒死蜱悬乳剂在田间防效试验上表现出更好的优越性,说明其推广应用的价值更大,特别是与吡蚜酮及其复配制剂的轮换使用上。

4 参考文献

[1] 杜正文.中国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1:9-311.

[2] 姚珍贵.乙虫腈、噻嗪酮等药剂防治稻飞虱田间防效比较试验[J].福建稻麦科技,2011,9(4):36-38.

[3] 谭乾凯,李水源,陈健章,等.乙虫腈防治稻飞虱药效试验[J].广东农业科学,2009(3):113-117.

[4] 黄小华,李树香.乙虫腈悬浮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J].热带农业科学,2009,29(7):17-19.

[5] 郑楚明,尤伟群,侯平扬,等.锐劲特、乙虫腈、乐斯本对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J].广东农业科学,2009,9:120-121.

[6] 常克琪.河南省沿黄稻区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J].河南农业科学,1992(7):14-15.

[7] 左仁勇,夏继忠.不同药剂防治水稻褐飞虱药效对比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166.

[8] 赵文先,李子钦.卫福混配剂防治小麦病虫害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0(4):9-10.

[9] 韦龙友,汪强高,朱宗春.不同药剂防治水稻褐飞虱药效试验[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1(3):60.

[10] 白全江,韩银宝.15%克多福种衣剂防治小麦病虫害药效报告[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9(1):32-33.

[11] 鲁传涛,高伟.不同施药方式(剂型)对稻飞虱和稻田天敌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1(7):39-41.

上一篇:8种杀虫剂对槐花球蚧若虫室内毒力测定研究 下一篇:56%恶霉灵·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西瓜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