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项目教学新法

时间:2022-03-12 02:10:45

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项目教学新法

摘 要 通过对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思路的梳理,明确了园林专业课程体系建立的必要性。项目教学的课程体系以园林艺术、园林规划设计、综合制图与园林工程四门课程为主,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衔接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组织安排、工作过程、成果展示、品评赋分等几个阶段的教学过程的阐释,为园林专业教学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考。

关键词 园林技术专业 课程体系 项目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Landscape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Project Teaching New Methods

GUO Yiyan

(Agricultural College of 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 Dandong, Liaoning 118003)

Abstract Through the combing of garden technical expertise teaching ideas, clear necessity to establish gardening curriculum system. Project teaching curriculum takes garden art,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integrated mapping and landscape engineering as four main courses, course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curriculum reform and other aspects of convergence and exploration. Through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working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 tasting endowing several stages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elaboration, provides a new thinking of the gardening teaching method.

Key words landscape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project teaching

1 园林专业教学目标与思路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是培养应用型园林技术人才的平台,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实践与应用知识的能力。对于应用型园林人才重要的是要能够理解和应用,这就要求学生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理论知识、实践训练以与真实项目的有机结合,在项目训练中培养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通过园林系列课程项目教学的组织安排,引导学生从浅入深、层层推进,完成从理论到实践。

2 课程体系的建立

本次教学改革项目中的课程体系是指将以园林艺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综合制图以及园林工程为主的四门关系密切的课程,共同纳入到统一的项目体系中,通过缜密的安排,完成同一项目的各阶段内容,并提交相应的成果的课程系统。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地完成各阶段的教学任务,达到培养有创造性思维、动手、动脑能力兼备的应用性人才。

园林艺术课程目的是建立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系,通过观赏、评析典型的园林作品,参观现有的公园案例,培养学生的审美及鉴赏能力,为后期的项目展开奠定美学基础。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主干课之一,通过理实一体的课程教学活动,形成学生的基本设计框架和体系,并在课程当中贯穿项目内容,完成概念性设计的工作阶段的内容。通过本阶段的训练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推理能力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感觉、创新意识以及整体规划设计的理念。园林综合制图实训通过手绘、各种软件的综合运用,体现出学生在课程当中的自主性,并重新梳理了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加强了学生对课程的综合性理解。园林工程是完成项目的施工图设计阶段,也是思维从发散到收敛的阶段,是项目的深化、完成项目的最后成果的阶段。

这样的课程体系的设计使课内与课外结合,思考与运用结合,课堂讲授、实例分析、课程设计、评图多种方法综合应用,学习与项目目标结合,从浅入深。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每一阶段成果,同时又都能看到项目的最终结果,始终清醒地向前行进,有利于对设计的整体把握和充分理解。

3 教学项目内容的确定

学习中项目的选取要具有特点,并能够全面锻炼学生的能力。大型公园的建设,可以全面锻炼学生的平面布局、竖向空间的考虑以及细节的思考等,但是耗时较多,容易在过程中丧失信心。小游园虽然面积小、内容少,但是变化丰富,需要考虑和分析的过程和目标是一样的,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因此我们选取小游园作为项目主题。

4 教学项目的实施

4.1 项目进行的三个阶段

提出问题阶段:教学项目开始前一周,安排学生实地考察,仔细和搜集与场地相关的所有信息和资料,探索基址的特征和有利、不利条件等,总结出基址当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问题阶段:找出基址调查中的问题,并分组进行讨论,为学生提供后期的设计思路。对于不确定或现期没有解决办法的问题,在进一步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基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阶段: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设计,逐步完成各阶段的设计工作。此阶段学生仍然分组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设计任务,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帮助。

每个阶段学生完成的成果都需要进行展示、汇报和交流,教师对其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4.2 教学组织安排

学生分组进行工作,一般每组3~5人,教师或全组成员指定组长,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本阶段任务。这样的模式既能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自学和创新的能力,又能够加强团队合作和协作意识。在工作当中,同学之间进行必要的讨论、研究和沟通,教师进行现场的指导和分析。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主要是针对概念性方案设计阶段,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通过踏勘—构思—汇报(老师)—评价—修改—提交成果这样的教学步骤,对设计方案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理解,并完成相应的作业成果,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

园林综合制图训练针对的是扩初设计阶段,通过绘图技法的综合运用(手绘及多种软件的综合应用)—汇报(甲方)—评价—修改—提交成果,加深概念性设计的图纸深度,完成文本—彩色平面图—鸟瞰图、局部效果图、立面图—展板制作等,形成完整的成果体系;

园林工程课程属于施工图阶段,通过CAD的熟练运用精确绘图-评价-修改-提交成果这样的步骤,理解施工设计的理论知识,并完成部分施工图纸的制作(施工总平面、施工放线图、施工定位图、竖向设计图、种植设计图、局部施工详图等),因为教学实践有限,仅限于常用的几张图纸的绘制工作,算是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吧。

4.3 项目教学成果的展示

成果制作完成后,由组内指定人员进行汇报,说明本组的设计思想和目标等,老师和其他同学提出问题,本组同学现场解答,最后教师对其成果进行总结并当场打分。分数构成根据不同学生的工作成果以及汇报和解答问题的情况来定。

4.4 课程考核体系的建立

每门课程的考核体系相对独立,有自己的分数构成,但同时又与其他体系课程相互联系,例如构思、创意、底图等等。考核方式改变传统以闭卷的理论考试为主的形式,而是采用综合的考核方式,通过项目的各个阶段理论和实践的过程和成果的评价,合理设置各个部分的分值比例,考核分为理论、实践两大部分,其中实践过程考核又分为:实践过程考核占20%,设计成果的展示、汇报、提交等占50%,基本理论考核占30%。充分体现园林课程以实践为主的课程特点,真实体现学生的实习和掌握的情况,特别是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唐军.以目标引导、以问题启动的规划设计课程探索[J].中国园林,2011(4):57-60.

[2] 陈翠玉.项目教学法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的实践[J].广西教育,2012(3):46-47.

[3] 金云峰,简圣贤.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风景园林系课程体系[J].中国园林,2011(2).

上一篇: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改革 下一篇:大学光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分析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