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特许经营活动必须拥有注册商标吗

时间:2022-03-11 08:05:17

开展特许经营活动必须拥有注册商标吗

作者简介

孙连会律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北京大学民商法硕士;本刊连锁法务栏目主编。

1997年开始律师执业,主要从业领域为公司法、合同法、知识产权、特许经营,外商投资等领域。曾先后担任联想集团、中旅总社、21世纪不动产等知名企业的法律顾问工作,并在知识产权、特许经营、奢司法、合同法等业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

尤其熟悉特许经营法律业务,擅长特许经营体系的建立、运营、咨询、培训、特许经营合同制定、谈判等法律业务。著有《特许经营法律指南》、《特许经营案例精选》等著作。

一、案情简介

近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关于特许经营合同欺诈的案件。原告周洪军,个体工商户。被告北京居美之家灯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居美之家)。

2007年6月12日,居美之家公司(甲方)与周洪军(乙方)签订加盟合同书一份,合同约定:“授权内容及范围:1、甲方授权乙方在吉林省白山市开设我爱我家儿童灯饰专卖店。2、甲方持有的‘我爱我家’商号、商标的使用权。3、甲方持有的‘我爱我家’专卖店Ⅳ体系的使用权。4、甲方持有的‘我爱我家’专卖店体系之系列产品经营权。”合同附款约定“乙方进居美之家家饰灯饰不计入返还品牌使用费。”2007年3月6日,居美之家公司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就在第11类商品上使用“我爱我家”商标提出注册申请。2007年7月24日,商标局依法受理。2008年4月,居美之家公司对“我爱我家”文字加图形商标及企业标识申请了著作权登记。

合同签订后,周洪军按约定交付品牌使用费,被告没有向原告提供“我爱我家”灯饰产品的货源,提供的是“居美之家”的产品。周洪军还认为居美之家在签约前尚未持有“我爱我家”灯饰产品的商标使用权和专卖店Ⅵ体系的使用权,存在欺诈行为。因此,周洪军诉讼请求解除与居美之家公司的加盟合同,同时要求双倍返还其交付的品牌使用费,并由居美之家公司承担本案的全部诉讼费用。

法院认为:周洪军和居美之家签订的合同为有效合同,居美之家在当时虽然没有“我爱我家”的注册商标,但不存在欺诈的情形。而提供“居美之家”品牌灯饰并没有违反合同的约定。最后判决驳回了原告要求解除合同、返还品牌使用费等全部诉讼请求。

二、律师点评

关于本案,最核心的问题是关于注册商标的几个问题,这个问题也是特许经营中非常普遍和争议很大的问题

首先,在商业特许经营活动中,特许人是否必须拥有注册商标?

这点在理论界还存在着分歧。持肯定观点的人认为:根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三条的规定,商业特许经营,是指拥有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的企业,以合同形式将其拥有的经营资源许可其他经营者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的经营模式下开展经营,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用的经营活动。而且第二十二条还规定特许人应当向被特许人提供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和经营模式的基本情况。所以特许人必须持有注册商标,否则就不能从事特许经营活动。持否定观点的人则认为:《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的注册商标是可以独立出来的一种权利,而不是并列存在的关系。比如有的公司只有注册商标而没有专利,难道就不能从事特许经营了吗,同样公司如果只有企业标志而没有注册商标呢,当然是可以授权被特许人使用的。

在此律师同意第二种观点。特许人只要拥有包括但不限于注册商标等经营资源中的一种或几种,同时拥有成熟的经营模式,并具备为被特许人持续提供经营指导、技术支持和业务培训等服务的能力,此外还拥有至少2个直营店,并且经营时间超过1年,就具备了开展特许经营的条件。

其次,居美之家在没有“我爱我家”注册商标的情况下与周洪军签订合同是否构成欺诈?

当周洪军与居美之家签订加盟合同时,居美之家在三个月前向商标局提出了“我爱我家”的商标注册申请,并拿到了商标局受理申请通知书。此时,居美之家并未获得注册商标权,而只是商标注册申请获得了受理。这就相当于你向法院提讼,法院给你一份受理案件通知书,你不能拿着这份通知书就说你这个案件胜诉是一样的。所以居美之家并没有在合同中写其拥有“我爱我家”这个注册商标,只是说其持有“我爱我家”这个商标、商号的使用权。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居美之家并没有进行欺诈。而对于周洪军来说,可能其当时既不了解商标和注册商标的区别,也没有注意到合同中的这个细节,也有可能是当时明知“我爱我家”为非注册商标,只不过在发生纠纷时作为一个诉讼理由而已。但无论如何,周洪军都不了解、不知道注册商标对于一个成功的特许企业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于其成功加盟的重要意义。

因此,居美之家虽然没有注册商标,但还是有权从事特许经营活动,且居美之家没有冒充拥有注册商标,而是明确自己拥有“我爱我家”商标的使用权,没有对原告进行欺诈,所以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也就理所当然了。

三、结论和建议

在特许经营活动中,商标和企业标志的授权使用是特许经营合同中的主要内容。在我国,商标和企业字号的登记制度是不同的,商标采用的是自愿注册登记制度,没有注册的商标是不受我国商标法保护的(驰名商标除外)。而企业字号是采用强制注册原则,未经注册的不得使用。商标是用来区分商品和服务的,企业字号是用来区分不同的企业的。当然两者可以使用同一个名称,像上面的案例,还有比如可口可乐公司和产品。在本案中,居美之家公司就是认定他们授权使用的是他们的企业字号,而不是商标,所以被特许人很难据此获得胜诉。

特许经营并不是简单的“卖商标”行为,同时还伴有提供服务、技术支持、业务指导等多种行为。所以在签订特许经营合同时特许人应本着诚信、不欺的原则,以提升自己的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为前提,签订一个对双方都有利、能实现双赢的合同。而被特许人在签订特许经营合同之前应当进行审慎的调查,了解特许人的资质、商标、商号等经营资源的具体情况,并审查特许人是否有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在签订合同时应当尽量将合同的内容细节化,如规定双方的争议解决方式、违约责任、服务和商品的内容、商标的权利等。通过上述手段,就可以有效防止特许经营中的欺诈行为,为双方都创造良好的经营条件。

通过规范市场,完善法律法规,通过社会、企业的共同努力来营造一个良好的特许经营环境,这样特许经营的强大实力才会进一步的释放出来,特许经营的明天才会充满希望。

上一篇:品牌经营 眼光要长远 下一篇:特许经营的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