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合理地设置作业

时间:2022-03-11 06:43:29

科学合理地设置作业

教师设置的英语作业对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并将其转化为技能、技巧,提高学生实际运用所学英语知识的能力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

一、作业设置要具有科学性

要根据大纲要求、紧扣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一是选题要适量,有典型性、代表性。使学生知道一个单词、一个短语、一种语法现象在某种情况下是何种含义,该怎样运用,举一反三,做一题,会一类。二是选题要难易适中。过易,失去练习意义;过难,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不现实。

二、作业设置要体现层次

根据学生英语基础于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可按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特征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布置不同的作业。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着眼于所学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中等学生着眼于基本技能的培养,如独立性的单项练习;基础差的同学着眼于最基础知识掌握即可,如模仿性的句型训练。这样前面的同学“小坡度,不余力”,中间的同学“能挖潜,上台阶”,后面的同学“吃得饱,不掉队”,充分体现了学生各尽所能、各尽所得和教师因材施教的原则。

三、作业设置要有趣味性

在设置作业时,力求做到内容有趣,形式灵活多样。让学生兴致盎然地完成作业,在愉快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充分体现知识性余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如短文完形填空和短文阅读理解要多选有趣的短文故事。

四、作业设置要突出实践性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英语作业设置突出实践性内容--既重视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练习,更要重视知识的巩固和实际运用能力。就是说把英语这种语言设计成课内外实践性作业。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英语会话于书面应用越来越广,专业性也越来越强,这就要求教师设置有针对性的练习。

五、作业设置要有实效性

就是在保证有效性的前提下,处理好数量于质量的关系。只有精而数量太少,达不到巩固的目的;反之,盲目加大作业量也不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还会加重其课业负担,挫伤其学习积极性;惩罚性作业更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断不可取。所以教师要精心安排习题,把质和量有机结合,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最佳训练效果。

六、作业设置必须克服的不良现象

(一)是内容重复。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有些教师不注重指导学生记单词的方法,动辄令其抄十遍二十遍,这是教学能力低下的表现,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二)是作业布置随意。不少教师缺乏目标意识,随意布置作业,无针对性。这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完成。

(三)是作业形式单一。有的教师为了减轻学生作业批改负担,多布置填空、选择题。这不利于学生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还使学习成绩差的同学有了抄袭答案的便利。

(四)是作业一统化。结果是好的“没吃饱”,差的“没吃了”,差生只好去抄作业。

(五)是作业设置课外化。有的教师每节课后留有大量的家庭作业,使本应在课堂内讲练结合完成的内容流到课后,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

总之,要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英语教育学质量,教师只有恰当地设置作业,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教师进行教材研究应特别关注的“三个点” 下一篇:浅谈地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