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时间:2022-03-11 06:33:30

小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摘 要: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本文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问题进行探讨,力求对小学体育的教学实践有切实可行的指导作用,使教师在思想观念上得以改变,在教学行为上得以改进,在教学效果上得以提高。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素质教育;策略;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028-01

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以及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与审美能力。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成为所有体育老师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首先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

素质教育对学校教师的要求,无论是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因为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所以,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其次要端正教学思想,从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出发,树立以育人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树立学校体育为健身、益智、育德、促美的观点。第三,体育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多种技能。为此,教师除对所任学科知识的融汇贯通之外,还要对相关学科有一定的造诣,同时还要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等。这样,教师在执行体育教学任务时就会得心应手,提高教学效果。

二、不可忽视将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贯穿

我们的教学工作应该是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的活动。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让学生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诱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尤为重要。在教学中,要结合课的内容细心构思巧妙安排,进行传授,不能空洞说教和脱离教材生拉硬扯,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根据体育课的特殊性,我们可以通过严密的课堂组织,培养学生动作迅速、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协同行动的良好习惯和作风。另外,还可以通过教材的游戏内容,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热爱集体、勇敢顽强、机智果断、遵守规则等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田径、球类、体操等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勇敢、果断、机智、顽强的意志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注重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兴趣是先导,教师要根据教材情况,面向全体学生,认真了解和研究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平等的教育,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隐性适度地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的需求,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同时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发现式”、“问题式”等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让学生动起脑筋,边想边练。教材有相对枯燥和相对趣味之分,相对枯燥教材教学时,教师运用教法要力求新颖,使学生的情绪不断变化。在学习中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使学生对枯燥的教材教学不是苦学,而是“乐”学。

四、注重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发展学生的体育特长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学生没有自由表达的机会,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练什么,从而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冷淡,甚至厌倦的心理,这就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当然,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能否实现,主动权还是掌握在老师手里,教师只有真正认识了当今时代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教师也才能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通过导趣,引导学生乐学;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活学;通过导做,引导学生善学;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学。如此,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教学活动关系,才能把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学校体育主要由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组成。体育教学的任务与目标是进行健身知识技能的传授以及运动教学。所以学校体育的目标宏观来讲应是促进学生体格体能的完善和发展,培养体育的情趣、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社会情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是有效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过程。体育教学的完整过程,应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不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计划、要求、自身兴趣、爱好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教师在必要时进行示范、指示、辅导、总结。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应强调让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均有发展,具有个性特长,这就对学校体育工作和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体育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与业务素质,善于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结合实际,把学校体育改革推向深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身体锻炼能力”的同时,尊重学生个性并使之得到充分发展,让学生在运动场上获得较大的自由空间与时间,发挥自己喜爱的活动方式来进行自主体育锻炼,并由此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而受益终身。

上一篇:体育教师的班主任之梦 下一篇:如何给初中体育课堂增加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