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凉山区魔芋软腐病的传染途径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2-03-11 03:09:35

【前言】冷凉山区魔芋软腐病的传染途径及防治措施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魔芋软腐病属细菌性病害,病原主要在残留地里的病叶、病茎、病块、带病种芋以及在种植过程中受雨水和作业农机具带病传播。魔芋软腐病大多在6—7月高温多湿季节始发,到了7—8月为暴发流行期。初期发病魔芋先从叶片开始发病,有的产生黑褐色斑点,腐烂,叶柄软塌而倒伏...

冷凉山区魔芋软腐病的传染途径及防治措施

摘要 通过对沾益县炎方乡魔芋生长过程中软腐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阐述了其发生特点与传染途径,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相应防治措施,从而降低魔芋软腐病发生,提高魔芋种植水平。

关键词 魔芋软腐病;症状;发生特点;传染途径;防治措施;冷凉山

中图分类号 S436.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7-0156-01

魔芋是一种用途广、效益高、国内外市场潜力巨大的特种经济作物。由于其适宜高寒冷凉山区的生态环境,是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优选作物。沾益县从2003年开始单独作为一个产业引进试种,其中炎方乡规划种植13.33 hm2。随着魔芋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的危害逐渐显现出来,其中魔芋软腐病危害最大。据2004年调查,炎方乡魔芋综合发病率高达25.4%,损失率18.5%,造成经济损失上万元。笔者在基层农科站工作多年,近几年主要负责魔芋生产的技术指导,现就魔芋软腐病的发生及防治作粗浅分析和探讨。

1 症状及病因

魔芋软腐病属细菌性病害,病原主要在残留地里的病叶、病茎、病块、带病种芋以及在种植过程中受雨水和作业农机具带病传播。魔芋软腐病大多在6—7月高温多湿季节始发,到了7—8月为暴发流行期。初期发病魔芋先从叶片开始发病,有的产生黑褐色斑点,腐烂,叶柄软塌而倒伏枯死。若是种芋染病,先多发生不定形水浸状暗褐色湿腐状,球茎软化,腐烂和散发出难闻臭味[1]。

在贮藏期软腐病可引起种芋和块茎腐烂。但是无论任何时期发病,腐烂处均有恶臭气味。

实践表明:种植规模大、集中连片种植、纯种的地块,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率一般为20%~30%,发病越严重,魔芋苗倒伏的越多,造成魔芋品质低劣,商品价值低。

2 发生特点

种植过程中,如遇种芋携病、不作消毒处理、天气影响、施肥不科学、地块长期处于水淹环境、植株新伤口不断发生、凹地栽培等因素都会加重软腐病发生。有时叶枯病的发生,也会诱发并加重病情。

病菌通常先从根基部感染,后向地上部发展。初期,整个植株肉眼外观无异常,发病后期,植株向外溢出脓液,散发酒臭味。或因中耕除草追肥由茎、叶感染,感染部位变褐,逐渐发黑、加深而枯焦腐烂。地上部植株很容易拔脱,扩大至地下球茎时造成软化腐烂[2]。

3 传染途径

3.1 魔芋生长期的传染

一是根系传染。魔芋根系大部分生长在块茎上半部分,几乎与地面平行,根长10~30 cm,若株行距在60 cm以内的种植方式,只要1株染上软腐病,则四周的魔芋通过根系的交错生长、互相缠绕造成病害传染,特别是盛发期则更为明显。二是雨水传染。主要是因雨水、灌溉用水、田间积水等因素造成病害传染。三是昆虫传染。大多有害昆虫如蚜虫、甘薯天蛾、豆天蛾、铜绿金龟子等危害造成伤口后,病菌很容易侵入。四是机械损伤传染。在中耕管理过程中进行施肥、除草时,造成魔芋叶片、叶柄、根系损伤,操作时锄具粘附了病菌,加大了机械损伤传染的几率[3]。

3.2 采收方式不当造成的传染

一是工具接触传染。采收工具触碰带病芋块后再伤及健康芋块,造成传染。二是分捡传染。在收后分级时,因剔除病芋而使手上带菌,当触及机械损伤的芋块而传染。三是采收后运输传染。采收后的翻动、装运等造成魔芋病菌相互传染。

3.3 魔芋贮存过程中的传染

在存放魔芋时,若魔芋未进行充分晾干,因魔芋水分含量较高,接触地面部分通风透气性差,较易溃烂,此时若病芋溃烂,菌液染到其他魔芋上,造成烂窖;若留下的种芋,染病种芋则成为翌年的最初侵染源之一。

3.4 魔芋运输过程中的传染

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层层叠放,高达l~2 m,通风、透气差,易染病。刚采收的鲜芋,长途运输,则因水分含量高,不通风、上下车造成损伤等原因造成魔芋腐烂,腐烂的菌液流动又导致病原菌侵染到其他健康芋种上。

3.5 种芋下种时的传染

在魔芋下种时,首先要捡种,捡种时手上粘附的病菌,成为一个传染源。其次是浸种,浸种时药液浓度不够,药液循环使用,造成消毒不彻底,导致病菌的传染;再次是浸种后晾干不彻底,种下后病菌有可乘之机,造成芋种未出苗即染病缺塘;最后是盛放芋种的器具,器具的一次接着一次的使用,使器具成了软腐病传染的又一途径。

4 综合防治措施

魔芋软腐病在种植、生长、采收及贮藏、运输等过程的各个环节均有可能传染,应针对各传染关键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切断传染途径,保证种植魔芋的农户高产稳产。

4.1 生长过程的防治

魔芋生长过程传染软腐病的途径比较多。近几年普遍采用高墒栽培方式,由高到低开沟理墒,使地块能排水防涝,合理密植,发现虫害发生立即喷施相应防虫药液;采用秸秆、松毛等覆盖栽培,减少中耕除草,在中耕管理过程中,尽量不要伤及魔芋根、茎、叶,中耕除草尽量避免用机械铲除,使用手工拔除方式,中耕过后应立即喷施防病药液[4]。

4.2 采收不当传染的防治

采收、分级、运输等传染环节中,应采取在采收时精心收挖,尽量不伤及魔芋块茎,收后分级时先捡好的,后捡病坏、腐烂的,即分级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手上粘附病菌,预防病菌传播感染。

4.3 种芋贮存过程的防治

贮存魔芋种芋造成病菌传染的原因是贮存前未充分晾干、贮存时接触地面部分通风不畅等因素,应在贮存前于露地充分晾干(晾晒时间5~7 d),贮存在竹篱笆、草席,或在地面铺1层稻草、麦草,保证接触地面部分通风良好,并定期打开门窗通风换气,通风换气后用多菌灵等烟薰药物密封薰蒸消毒。

4.4 芋种运输传染的防治

运输过程由于堆放过高而芋种未充分晾干,水分含量大,通风透气差、病芋在挤压颠簸状态下腐烂,病液流动造成传染。因此,应在魔芋运输时采用分层叠放的方式,每层用1排高50 cm竹箩盛满即可,到达目的地后应立即卸下,摊散晾晒,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在分检后经浸泡消毒后,再进行晾干贮存或播种。

4.5 下种时传染的防治

应在捡种时采取先好后坏的顺序,浸种时要确保药液浓度一定要够,每次都用清洁的水溶解药物后再进行浸种,浸种后要晾晒l~2 d。如果发现器具有魔芋污染过的痕迹,则应立即用药液进行清洁,待洗净晾干后再使用,以减少病菌传染。

5 结语

总之,魔芋软腐病的传染环节贯穿于从播种、生长、收获、贮藏、运输到再次下种时的每一个细节,整个种植过程的每一环节都要做到精心细致,全程跟踪,重点用药,综合防治,切断各种传播途径,才能有效防治病害发生。

6 参考文献

[1] 苏庭才,李勇.魔芋软腐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J].植物医生,2012(5):20-22.

[2] 杨毅娟,陈吉祥,陈仕琼,等.魔芋软腐病流行原因及防治对策[J].云南农业,2012(7):20-21.

[3] 谢艳芬,杨琦,周兴王,等.保山市魔芋软腐病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J].云南农业科技,2010(4):57-58.

[4] 贺超凡,钟永来.魔芋软腐病的发生与防治[J].甘肃农业,2010(4):94.

上一篇:阜宁县小麦白粉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下一篇:会泽县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工作做法及综合防治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