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例心脏骤停急诊科救治体会

时间:2022-03-10 10:49:33

37例心脏骤停急诊科救治体会

摘要:目的 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重要平台,特别是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骤停患者,此文的目的在于探讨急诊科内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一些手段。方法 对我院急诊科近3年救治的37例心跳骤停的成年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在2010国际心肺复苏(CPR)指南的基础上,依据患者的体重情况选择除颤能量,对终止心肺复苏的时间参考心电图或心电监护显示的结果来决定。结果 本组患者存活6例,死亡31例,成功率16.2%。结论 对心脏骤停患者及时规范进行心肺复苏、注重抢救中的细节能够提高复苏的成功率。

关键词:急诊科;心脏骤停;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心脏骤停的诊断标准: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大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或股动脉)、呼吸停止。心电图显示:心室颤动(VF)、无脉性室速(VT)、心室停搏(VA)、心电机械分离(PEA)。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急诊科共救治37例心跳骤停,现将心肺复苏的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急诊科对37例CA患者实施抢救,本组男28例,女 9例,年龄31~86岁,平均48岁。在院内发生的CA11例,年龄36~86岁,平均52岁;院外发生的CA26例,年龄31~45岁,平均38岁。本组创伤患者16例,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及心脏病病史的19例,无任何病史和先兆的2例。本组CA开始心脏按压时间:院内组10s~1.5min,平均35s;院外组30s~18min,平均8.6min,在院前即开始持续行心脏按压的6例。本组心脏按压持续时间2min~3h,平均55min;行电除颤35例,能量选择200J~360J,除颤次数1~8次,平均3.6次;2例经胸外心脏按压直接复苏成功。

1.2方法 入科后抢救小组立即到位,两名医生负责心脏按压和气道管理,3名护士按照心肺复苏配合流程,1名协助医生心脏按压、电除颤,1名开通两条静脉通道,给予抢救用药及留取化验标本,另一名准备抢救物品及药品,并及时记录抢救用药及经过,每完成2个按压循环进行人员轮换。依照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要求确定按压部位:胸骨正中线与两之间的连线,按压深度5cm,按压频率100次/min,即刻进行心脏按压;如果出现可除颤心律,应立即电除颤,单相波能量选择:200~360J,复苏过程中如出现有脉性室速时给予150焦耳同步电复律。同时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控制通气或简易呼吸器人工通气,呼吸次数8~10次/min、潮气量6~8ml/kg。待患者自主心跳回复,心电监护显示窦性心律,血压(收缩压)大于80mmHg,停止心脏按压,复苏成功者转入ICU继续复苏后监护治疗。终止抢救的时间:根据心电监护显示心室停顿30min以上,对于心室颤动和无脉性室速的患者,不论抢救多长时间都不应终止心肺复苏,直至心脏停搏30min以上方可终止复苏。

2结果

本组患者存活6例,死亡31例,成功率16.2%。其中在院内发生的CA11例,存活4例,,成功率36%;院外发生的CA26例,存活2例,均为院前即开始心脏按压的患者,成功率7.6%。外伤患者中仅1例存活,成功率6.3%。

3讨论

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重要平台,特别是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骤停患者,是急救中最紧急、最危重的情况。CA患者全身血液循环出现突然中断,10s左右就会丧失意识,4min之后发生脑损害,必须短时间内给予干预,否则短时间内就会死亡[1]。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提高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根本途径。

3.1及时就是要在现场第一时间开始胸外心脏按压。本组37例CA开始胸外心脏按压时间:院内组10s~1.5min,平均35s,成功率36%;院外发生的CA26例,在院前即开始持续行心脏按压的6例,其中2例存活。急救反应时间直接影响复苏成功率和存活率,大量资料表明急救反应时间是生存的独立因素[2],2010版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也特别强调及时心脏按压的重要性,并把A、B、C程序改为C、A、B程序。

3.2有效的心肺复苏首先注重操作的规范性。2010年以来我科每季度对全科医护人员进行心肺复苏考核,在医务部牵头下,我科每年对全院职工和社区卫生人员进行单人和双人的心肺复苏培训考核,从而不断提高现场心肺复苏的效率和质量。在心脏按压过程中手掌根的部位、按压频率、胸骨下陷的深度及按压呼吸比按照指南要求实施。对于单人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优先于人工呼吸,王立祥等[3]提出,现行的CPR指南对于按压通气比的界定,间断了循环、延迟了换气、贻误了时机、束缚了思维。Chandra等[4]提出,在CPR早期如果不进行通气支持,动脉血氧含量也可维持70%达10min,说明在CPR早期人工通气不是最紧要的,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上。

3.3 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规定电除颤能量选择360J,但我们认为由于中国人和西方人天生的体质差异,对于国人体质瘦小者及高龄者的CA,给予200J的能量已经足够,本组成活的6例患者,3例使用200J能量,仅1例肥胖者给予360J。对于除颤次数指南中没有明确规定,我们的做法是:对于存在心室颤动和无脉性室速的CA,每2个复苏循环即给予除颤一次,不限定次数,只要心电监护显示有室颤或无脉性室速,不论抢救多长时间都不应终止心肺复苏,直至心脏停搏30min以上方可终止复苏。本组1例82高龄的冠心病、肺心病男性患者,乘坐电梯时发生心脏骤停,经过45min心脏按压,6次200J电除颤复苏成功。

3.4肾上腺素具有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和提高心肌收缩力和兴奋性的作用。在心搏停止原因为室颤时,应用肾上腺素可使室颤波幅增大而增加除颤的成功率;而在缓慢性心律失常导致的心搏停止时其增加心肌兴奋性的作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心跳恢复的概率。而其收缩血管的作用也能在心肺复苏过程中保持一定血压,增加重要器官灌注,以提高复苏成功率。近来众多关于肾上腺素的研究已表明,增加肾上腺素的剂量并不能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和改善存活者的神经功能[5],所以心肺复苏指南推荐的肾上腺素剂量又回到小剂量(1mg/次),只在静脉通道无法建立进行气管内给药时,才略增加剂量为2~2.5mg[1,6]。

3.5 心肺复苏是一项最能体现医护协作精神的抢救工作,不但需要高超的技能、标准的操作规范、还要求组织严密、配合协调,这和平时高标准的训练水平密不可分。心脏按压又是一项非常耗费体能的操作,连续而不间断地心脏按压是复苏成功的基本保证。

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CPR开始时间是决定复苏成功与否的最关键因素,复苏开始的越早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坚强急救培训、不断提高急救效率,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参考文献:

[1]李春盛.对2010年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的解读[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0,22(11):641-644.

[2]梁实,陈清,张文武,等。对院外心肺复苏效果影响的多因素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1),23-24.

[3]王立祥,于学忠.胸外按压与人工通气比之境[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3,25(11):703-704.

[4]Chandra NC,Gruben KG,Tsitlik JE,et al.Observations of ventilation during resuscitation in a canine model [J].Circulation,1994,90(6):3070-3075.

[5]Ohshige K, Shimazaki S, Hirasawa H, et al. Evaluation of out-of-hospit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with resuscitative drugs: a prospective comparative study in Japan [J]. Resuscitation, 2005, 66(1):53-61.

[6]李春盛. 2005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病急救指南的若干问题[J]. 医学与哲学, 2006,27(16):8-10.

上一篇:少见原发胃肠道结外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 下一篇:乳腺疾病PBL教学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