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试卷里的阳光

时间:2022-03-10 02:32:57

遇见试卷里的阳光

教改以来,学生主体地位不断攀升,一说到尊重学生,我们看到语文课堂开始变一言堂为众言堂,课堂上学生众说纷纭、各抒己见这是好事,但教师的“教”,教师的“讲”逐渐鲜有闻;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表现为对学生的见解一味地表扬或“藏拙”,这样的尊重意味着教师主导作用的缺失,这样尊重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放任,这样的尊重势必导致合作、交流的失败,探究的停滞。面对现状,我们的语文测试该如何改革才能体现学生差异,为教师的“导”明确方向?在新课标颁布后的第一次全市统考中,我们看到语文测试紧扣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出科学的层级答案,提高了量化指标与学生实际水平的切合度,努力化解“主体与主导的形式主义”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独特的思考、感悟得到最大化的肯定,同时也促使教师在教学的关键处进行“引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的一张试卷如同一束明媚的阳光,温暖着学生思维过程的差异,为教师指明了“导”的方向。

体现阅读理解差异

学生的年龄不同,生活经历不同,阅读积累不同,理解感悟能力就会有所不同。对于阅读理解题目来说,限定一个统一的、标准的答案肯定了学生中的佼佼者,同时给其他层面的学生带来的是否定、困惑和失落。在我们以生为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是否可以多了解一些学生的不同水平,多给学生一些认可,使学生多一些独立探究,大胆交流的信心,少一些对标准答案的猜测?

认真听短文《散步》,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2.散步途中,“我们”之间发生了分歧,是因为( )

①母亲身体不好,走大路轻松。(分值:1分)

②儿子调皮,觉得小路好玩。(分值:1分)

③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分值:2分)

3.“我”决定走大路是因为( )

①想借此机会培养孩子尊敬长辈的优良品格。(分值:1分)

②决定依母亲的意思,因为我伴同她的时日已短。(分值:1分)

③决定委屈儿子,因为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分值:2分)

4.母亲决定走小路的原因是( )

①孙子说:“小路有意思。”(分值:1分)

②母亲疼爱孙子,顺从孙子的意思。(分值:2分)

③母亲看到小路上有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分值:0分)

5.文章结尾:“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你的理解( )

①我背上的母亲同妻子背上的儿子加起来才是一家人。(分值:0分)

②三代人在春天散步,多么温馨,一个家庭就是一个世界。(分值:1分)

③我和妻子背负的是赡养老人和抚养孩子的责任。这种责任不仅是家庭的也是社会的,更是世界的。(分值:2分)

这例听力题多以选择为主减轻了学生听、记的负担,但又和以往“答案统一,分值固定”的选择题有所不同,根据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不同水平设计了不同的选项,或全面、准确,或关注文章的局部,缺少联系与整合,或对文本未能作出准确的理解,选择不同的答案获得不同的分值,通过学生对层级选项的选择使学生的倾听、整体感知、理解整合等能力的差异展现在我们面前。

关注语言表达层次

我们都知道相同的语文测试成绩并不意味着相同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语言表达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语言表述能力的引导更应对症下药。下面的两道例题关注的就是学生的不同语言表达状态,帮助我们找到病因。

1、下面两例病句,每例中你认为哪句改得好,请将答案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1)山洪和狂风从山顶倾泻下来。( )

①山洪从山顶倾泻下来。(分值:1分)

②狂风从山顶倾泻下来。(分值:0分)

③山洪和狂风从山顶扑面而来。(分值:2分)

(2)我们要开展讲普通话、写规范字。( )

①我们要开展讲普通话的活动。(分值:1分)

②我们要开展写规范字的活动。(分值:1分)

③我们要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分值:0分)

④我们要开展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活动。(分值:2分)

2.打开水龙头,清洁甘冽的水便哗哗流淌。然而,自来水并非“自来”而是来之不易!需要多少道工序,多少人的辛勤劳动啊!请选择一条最适合的公益广告,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倡议大家珍惜水资源!

①水是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分值:0分)

②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分值:1分)

③假如人类不珍惜水源,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的眼泪。(分值:2分)

两道例题合力表现出学生语言表达的不同水平:用词的准确,词语搭配的恰切,表达的生动传神……学生的选择使我们清楚地发现每个孩子语言表达的不同状态。这样的层级打分使我们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存在的问题,判断学生语言发展所处的位置,使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每一次语言交锋,做出针对性的引导。

这样的检测试题,这个样的分值分配,使学生更加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学习状态,调整语文学习中的思维习惯,同时他们将发现语文能力的提升犹如走一段山路,自己也许还在山脚,或许已至山腰,但无论置身何处都能感到教师的关注和期待,这就是进步的动力;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检测带给学生关于学习方法的启示:要尊重自己的独特感受,更要尊重他人的理解与感悟,学会在合作中虚心,在交流中汲取,在对比中辨析,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这样的检测引起我们的思考:如果只为我们的考察项目确定一个标准答案,将掩盖学生的思维水平的差异和思维过程,这样的评价是不够客观和公正的。细化分层,量化成绩,更加明显地反应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便于教师发现学生的思维问题,调整教学方向,使我们更有针对性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的试卷必将最大化地改善主体与主导的关系,真正使教师的“教”基于学生的“学”,使学生的“学”在教师的“教”中不断提高,这样的检测性评价必将如阳光照亮语文课堂。

上一篇:“电子白板”PK“传统黑板” 下一篇:从陌生到熟悉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