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经济增长的现状及预期

时间:2022-03-10 04:08:29

试论我国经济增长的现状及预期

摘要:本文着眼于经济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就我国经济增长的现状,阐述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并针对预期提出实现经济增长的对策。

关键词:经济增长 现状 预期

■一、我国经济增长的现状

载 长期以来, 投资拉动制约着我国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投资率保持34%, 2003年超过了40%。因生产力过剩导致投资方向趋同。随着投资率的提高,重复建设越发严重,投资效率明显降低。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问题很多。受体制性约束和城市化滞后等影响,发展相对落后的第三产业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因;GDP比例中,其所占份额低于同一水平国家的平均值。劳动力向生产率低的社会服务业转化,但生产率较高或促进产业升级的生产业发展不高。农业生产技术落后、集约化程度不高,基础落后,不对称经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占高份额,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加工业增长快,但大多是技术含量低的普通加工业。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比重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低反映了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合理化的产业结构可推动自然、人力资源有效配置,促动各产业更有效地相互协调、补充。

经济发展的瓶颈是资源,能源损耗大、使用率低。形成投资规模需充分的钢材、能源消耗为主的物资,高能耗增加了能源、原材料需求。但实际却是,世界144个国家中,我国人均占有主要资源量排序都靠后, 耕地、土地、森林等百位前没有我们的身影;人均储天然气、石油、铝、铜等重要资源量占世界人均的4.1%、8.3%、9.7%、25.5%。

■二、我国经济增长预期

(一)投资增长增幅可能减缓

目前,政府投资的增势很难维持。政府投资为主的固定资产投资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债项目。国债投资度相较上年并未增加,重大项目储备不够,重复建设多有发生,民间投资仍很难活跃。项目审批制使民间投融资体制相对滞后,企业投资意愿受市场格局制约仍减弱。逐步下降的外需影响出口同时拉动经济下滑,间接影响工业增长、就业、投资及消费。随着入世的深入,预计海外投资将持续增长势头,但其拉动GDP有一定滞后。

(二)消费需求保持稳定

消费尤其受农民收入制约,增长缓慢。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幅逐步降低,增收减负很难。城镇就业问题严重,新增就业人口、下岗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就业形势严峻,扩大城镇低收入群体,提高收入水平很难。

消费信心不足同样制约消费增长,收入预期调低、消费环境不完善等直接关系消费者信心。

■三、迎合经济增长预期,大力发展国民经济的对策

(一)发展循环经济, 节约物质资源

构建立体化循环经济体系。促进有效合理利用资源,实现污染最小化,保持生态平衡。建设培育生态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实现园区污染零排放。推行绿色、节约消费,建立国民经济节约型体系,实现社会资源综合使用。政府统筹规划, 发挥市场主导,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循环式生产,促动循环式组合,倡导循环式社会消费。

(二)发展高新技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是自主创新,提升创新能力。在持续引进技术基础上发展、创新,提升消化、再创新能力,进而培养自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点,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我国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在体制转型中愈发明显,为使我国严峻的城乡经济结构得以解决和改善,须加大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才能解决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往城市转移这一社会主要矛盾。

(三)推动资源配置方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使资源优化配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年均经济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市场化的资源优化配置。计划经济体制下严重失衡的劳动力资源配置,因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释放出大批农村廉价剩余劳动力而得以纠正,从而取得了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效益。目前,部分市场供需状况未能由生产要素价格反映出来,政府主导的资源价格未能有效引导市场主体合理投资、消费, 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经济增长低。政府须加快推动生产要素市场化,构建市场价格机制,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引导市场主体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生产要素及全社会的资源配置率。

(四)推行技术创新,加强人力资本开发

人力资本积累推动着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积累速度差异及技术进步差异引发国家间增长差异。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引发经济增长的变化;经济增长质量、可持续性极强地代表了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我国物资、人力资本存量高,人均物资资本及人力资本存量低,相较落后国家来说,更应加大科技自主创新力度。国家经济发展规划中,坚持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在全部科技工作中的重要位置, 作为推进结构调整、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坚持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胡拓坪.关于完善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思考[J].江东论坛.2008

[2]白林.我国经济增长现状及对策分析[J].知识经济.2009

[3]胡鞍钢.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短期前景及长期趋势[J]. 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

上一篇:浅析司法实践中食品安全救济制度之现状 下一篇:浅析信达公司债转股工作及若干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