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江苏卷:释放出诸多新信息

时间:2022-03-10 03:48:45

2012江苏卷:释放出诸多新信息

因为命题人员的重大调整,今年江苏语文卷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释放出的信息也是比较多的,对来年的高考复习的影响也必将是深远的。对这些重要信息进行一定筛选分析,想来是有利于中学教学的。

一、 语言文字、语用题,将注重实际应用

今年语言文字运用题目的最大特点是回归常识,立意指向实际应用;而不是靠偏难旧废虚假空等刁钻古怪的内容来为难学生。

1 字音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这个知识点的考察,除答案A项每组读音全都相同外,其余三项中不相同的几组,“布帛”与“并行不悖”、“昭示”与“软着陆”、“忏悔”与“阡陌”都是常用常见的词语。今年字音考查避免了人为设置的错误陷阱,从语文常识、语文素养的角度考查。这就告诉我们,虽则字音题在考试说明中属于识记内容,但它不是靠死记死做死练就能掌握的。我们在指导复习中的归类整理记忆固然需要,但应更重在实际应用中去掌握。

2 成语

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连续多年的“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这个知识点的考查,其语境多是虚假的,所谓的成语使用错误的选项是人为地编出来的,是在孤立语境中的错误,往往忽略了大的语言环境。这个知识点的考查,多年来给高中语文教学备考工作带来的指挥棒效应就是,学生不是去理解掌握成语的意义用法,而是记住了成语使用错例。教师让学生解释某个成语,他不一定能说出它的意思,但做选择题却可能找出答案。

今年的成语使用题改换了一种形式。首先是一个真实的语境,选取王力先生的一段话,让学生经过比较选择填入合适的成语。考查的着眼点不是体现在成语的区别上,而是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旨在考查正确使用成语,重在应用。这个变化透露出的信息是,成语这个知识点的复习备考需作出重大调整。

3 语用题

总共9分的两道语用题,本该是命题人创新突破的试验田。可是以往大多是为命题而编材料,为命题而生造语言情景,常常是“亏”只有命题人员才能想得出来的答案。今年消解了此问题,选择真实的语言情景,不再为难学生。锣鼓听音,说话听声。不便挑明的言外之意,有意遮饰的弦外之音,话中有话的潜台词……都是语言交际中的常见现象。第3题老园艺师一声叹息所包含的深层含义,或多或少,人人都可以看得出来其中的含义,差距只是在表达出来的高下优劣了。今年算是创新了,关注应用并指向应用,应该是这个知识点备考的出发点。

二、 图表题的首次出现,意味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将受到重视

生活在今天这个被称为“读图时代”的社会,学生所接触的文本,不仅有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文字篇章,还有以图画、表格、图形、清单等形式呈现的阅读材料,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非连续文本材料”。与传统的“连续文本”材料相比较,它具有形象、直观的表述效果,对阅读而言还有简明、醒目、易于比较的优点。学会从“非连续文本材料”中获取信息,是每个学生走上社会必备的文本阅读能力。虽则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有《实用阅读》,教材中也有“面对图表——非连续文本的阅读”专章,但是实际教学和复习备考中多被忽视了。江苏自2004年单独命题8年以来未曾出现过非连续文本材料,个中原因众说纷纭。通观今年江苏卷,第4题一幅漫画的出现,在阅读材料的文本形式上更加丰富多样了,整个试卷的版面形式也显得活跃了。这个小题所透露信息的重要价值,不仅仅在于我们的复习要适当关注绘画图表等,更重要的是,《实用阅读》这本教材不是可有可无的,实用阅读能力也不仅仅是做几道训练题就能应付的。

三、 阅读,重在引领学生触摸文本

今年江苏卷所有阅读题目,从文言诗文,到文学类文本,再到论述类文本,都是在引导学生阅读,没有架空式的题目,没有脱离文本的套路式的题目,没有可以用“万能答案”应付的题目。所有的题目都要从文本触摸感知品味中得出答案。

1 古诗词鉴赏

这是今年江苏卷在阅读方面亮点最为集中突出的地方。

选取温庭筠的一首词,实为小令,短小精悍,节省阅读时间。但完全解读它,你得细细触摸品咂其中每个字。开篇“千万恨”,“恨”缘何而来?天涯阻隔,不得相见。题目第一问的“恨”指什么,显而易见。“山月不知心里事”,主人公孤独寂寞,想找个诉说对象都难上加难。“水风空落眼前花”,主人公伤感伤怀自怜自哀——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跃然纸上,第二问答案就出来了。“摇曳碧云斜”,主人公再度把思念的目光投向了天边,以碧云摇曳衬托主人公心绪不宁,用碧云斜落表现抒情主人公情绪低沉。手法上是借景抒情,但评分规则是,答出这一概念性阐释仅得一半分,有具体阐释方可得满分。若不零距离触摸文本,靠背术语、练题型、套用边塞田园征战羁旅咏史等等的所谓格式的架空阐释,你是无论如何答不到点子上的。

这个题目的亮点还表现在,它引领高三语文课堂重视和回归语文教材。“天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张九龄《望月怀远》);“山月”——“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同上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落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同上欧阳修《蝶恋花》);“碧云”——“碧云天,黄叶地……”(同上范仲淹《苏幕遮?怀旧》)考场上联系起来这些课内常见意象以及情景交融的诗句、词句,则此题并不难也。试题公布第一时间,网上有业内人士评曰:此鉴赏题出得好,节省阅读时间,又包罗选修所学,学以致用,命题者实为有心人!

2 现代文阅读

虽然在选材上批评声较多,但是题目设置是严谨的,是有益于中学教学的。有论者认为,这篇小说入眼很难,入心更难,初看很朦胧,细看有理趣,选文是很有特色的,可以看出命题者很有匠心,也很高妙,打破了以往命题的老路!邮差先生的声声叹息,“这封信可真远”,“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所透露的信息量是很大的。邮差为何感慨叹息,因为他把小城人当做自己的情感牵挂。文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出邮差先生的善良、体贴、仁厚的品质。学生要想答出画线句子“又来催饷了……”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只能靠细细揣摩品味文本,只能靠在平时养成对文本的敏锐感受力。

上一篇:北京农民工子弟怎么上好学 下一篇:杂食 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