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提高教学的效益

时间:2022-03-10 02:58:44

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提高教学的效益

【摘要】新课改给我们高中物理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对我们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好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切实发挥好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引领、协助与参与作用,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努力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激发他们产生更多思想火花,有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高中物理 活力 互动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1

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交流的过程,是促使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引领学生与学生加强交流。当前传统的“灌输式”和“填鸭式”等教学方式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实需要了,不仅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而且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与素质提升也是极为不利的。只有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才能更加有效地激活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物理学习与探究的思想火花,促使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得以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进步。

一、切实积极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世界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化。”显然,其非常强调积极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也表明,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他们在知识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可以充分调动起他们课堂教学的参与热情,有效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思维火花,有利于促进他们智力的开发,还有助于培育和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和相互探讨,启发他们进行更加独立自主地思考,从而培育出良好的物理思维力,不断提升他们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摩擦力”的课堂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对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已经学习过的相关概念进行回顾,以便让学生获得一些较为肤浅的感性认识。然后,引领学生探究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摩擦力的作用点位于什么位置,其作用方向指向哪里,以及其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比如,可以引导学生用手掌按压光滑程度不同的平面进行“滑动”,让他们更好地感知“摩擦系数”,体验“静摩擦力”和“相对运动趋势方向”,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有效提高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积极引入有效评价,激励学生参与教学

曾经有一位教育学家指出,“教育具有开发创新精神和窒息创新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这种力量既体现于各种教学方法中,也体现于教学评价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对于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而且还具有非常强的导向性,对于激发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和自觉地进行物理知识学习和探究,具有很强的目标引领作用。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个体存在明显的差异,同时尊重这种个体差异,并适应这种差异,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以及他们发展的实际需求,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和逆向激励为辅的方式,构建出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评价体系。

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具体课堂教学时,必须充分尊重不同学生的反馈意见,既要对非常“弱智”的意见进行鼓励引导,又要对非常“机智”的意见进行“快马加鞭”,还要善于区分不同层次学生,对他们提出不同层次和水平的问题,促使每位同学对教师为自己提出的问题,都能够做到“跳一跳,就够到,蹦一蹦,就见缝。”这样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增加课堂教学的活跃度,一方面可以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也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不仅可以有效地节省教学时间,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得到有力提升,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还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整体能力的提高。

三、积极构建出更加和谐温馨的互动教学氛围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明确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由此可见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的教学情境与氛围,对于课堂教学能否取得成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也表明,如果教师能够成功地构建出更加和谐温馨的互动教学氛围,可以促使学生以更加轻松愉悦的心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并有助于激发出更富科学性的思维灵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与水平,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深度,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整体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比较“时尚”或“潮流”的现代“网络用语”,比如“亲”、“粉丝”、“土豪”、“打酱油”、“太菜鸟”等等,可以促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时刻与自己同在,同处于同一个层次的“心理状态”,有效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体悟到教师教学的民主性,从而在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理解过程中,不会由于“师与生之间的压力”影响他们的思维活跃度,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开支脑筋,并勇于提出质疑,产生许多创新思维,这不仅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而且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与水平,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整体素质得到有力提升。

新课程理念改变了原有的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倡导走进课堂,研究课堂,呼唤课堂教学的深度变革,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已经成为我们广大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高中物理教师,我们应在教学中积极构建让学生广泛参与教学的情境,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还有助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蔡吴华,师生互动,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东方青年・教师,2012(6).

[2]刘学书.高中物理“双主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方式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

[3]韦叶平.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渗透创新实验的实践与策略[J].物理教师,2013(3).

[4]崔丽威.新课改下普通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方法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5]吴海原.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教育学,2012.

[6]熊艺.基于新课程标准的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教育,2011.

上一篇:公开课促进我专业成长 下一篇:让错误变得美丽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