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绩效评价激励研究

时间:2022-03-09 05:21:29

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绩效评价激励研究

摘 要:本文从研究国有林场绩效评价和激励辩证关系,结合社会责任,对目前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并做出有选择地改进,建立具有社会责任为导向的绩效评价系统,并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更好的使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实用性、代表性。

关键词:社会责任 企业绩效评价

一、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与激励的三者关系

1.绩效评价与社会责任、激励的概念。绩效评价是企业组织各级主管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依照预先确定的标准和一定的评价程序,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按照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对评价对象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和评价。

激励是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和活动是激发人的动机的使其发挥内在潜力的行为。有效的激励制度可以成为企业健康发展的保证,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当然通过特性,它以企业的需要为基点,以需求理论为指导;激励包括精神和物质激励、外在和内在激励等不同类型。

社会责任通常是指组织承担的高于组织自己目标的社会义务,包括企业环境保护、社会道德以及公共利益等方面,由经济责任、持续发展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等构成。企业作为资源的消耗者,对环境以及利益相关者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还要对非利益相关者负责。

2. 绩效评价与社会责任、激励的关系。工作绩效与社会责任、激励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为:绩效=F(社会责任,能力,激励)。

员工的评价工作要发挥现实作用,需要形成一个循环闭路的系统体系。绩效评价需要投人也需要执行相应的评价标准,在社会责任这个层面,社会责任是为员工、商务伙伴、客户(消费者)、社区的生活质量和环境保护而做出的一种承诺。通过绩效评价得出结论,不仅是评价的最终目的也是提高绩效的手段,需要后续的激励机制,才能得出符合社会责任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使企业员工发挥更好的工作效率。而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提高相关利益者更强的信心,则可以为公司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三者关系见图。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

1.对政府的责任。现代社会,政府作为服务机构,扮演着为公民和各类社会组织服务和实施社会公正的角色。在这种制度框架下,要求企业承担政府规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并接受政府的监督和依法干预。

2.对投资者的责任。投资者即股东作为企业所有者,首先要求企业按照法律规定,对股东的资金安全和收益负责,其次,企业有责任向股东提供真实、可靠的经营和投资方面的信息 3.对消费者的责任。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最终要通过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来实现销售额。为消费者提品获取利润,与提供过硬的、舒适的和安全的商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密不可分,这也是企业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民法通则》规定,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这里规定的就是产品侵权责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产品侵权责任作出了进一步的规定,完善了我国的产品侵权责任制度。

4.企业对员工的责任。企业与员工属于内部财务相关问题。企业要用的产品销售收入,向职工支付工资、津贴、奖金等,从而按照职工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这种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结算关系,体现着职工个人与集体在劳动成果的分配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包括安全保障、按劳付酬、理解尊重和培养扶持。具体来讲就是企业要确保员工在工作期间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不受侵害;确保员职工的劳动付出能获得相应等价的报酬;尊重职工的人权和发展权;培养员工技能适应更高要求等。

5.企业对资源环境和和谐社会的责任。企业是实施循环经济的主体,是体现循环经济效益最直接的个体,是循环经济建设的基础,所以对中国企业循环经济实现和环境责任的研究意义重大。是实施循环经济的主体,是体现循环经济效益最直接的个体,是循环经济建设的基础,所以说对中国企业循环经济实现和环境责任的研究意义重大。在此基础上,首先,应该在产品的设计、材料选购、工艺制造、成品出厂等所有活动和过程中,严格按国家标准,注重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对于废气、废水、废物进行治理,努力降低直至消除污染物,与周边自然环境及当地民众和谐相处。其次,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自然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机制,实行集约化经营战略,依靠技术进步实现产品的最大增值。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加强废物的综合循环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第三,对自己的建设项目进行严格的环境评估,逐步淘汰一批落后的工艺,采用清洁生产、少废无废工艺,加强绿色科技产品的开发,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进行环保生产,实施环保管理。第四,注重研发无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产品。在产品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时候,积极采取预防和补救措施。

三、构建基于社会责任的激励企业绩效考评指标

企业的绩效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符合激励作用的目标、方法、指标、标准、信息等诸多方面,基于社会责任的考评与企业员工的利益紧密联系,强调绩效评价系统与企业战略目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员工参与及各项制度保证息息相关。所以在评价指标的选用上应以社会责任为导向。企业明确了做些什么和做到什么程度,他们的行为就会向履行社会责任的期望靠拢,不仅会努力实现这些期望,甚至还会更好。根据实际调查现将19个绩效指标进行分析。见表。

1.投资者评价指标。(1)净资产报酬率,是净利润与股东权益平均余额的比率,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理财目标,用以衡量公司股东的报酬情况和财富增长情况。

(2)流动资产周转率,等于本期销售收入与平均流动资产余额之比。流动资产周转率是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综合运营效率和变现能力的财务比率。流动资产速度越快,营运效率越高,是评价企业资产利用效率的指标。

(3)资产负债率,是指期末的负债总额同资产总额的比率。表示公司总资产和总负债的保障程度说明企业长期偿债情况。比值越低企业资产保障负债水平越高,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否则反之。指标也是债权人所关系的重要指标。

2.员工层面评价指标。(1)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是(营业收入-(营业支出-人力成本))与人力成本比值。该指标反映公司生产力和费用控制情况,反映了组织的效率,公司战略的有效性以及公司目标的实现情况,是综合反映收入和成本因素的关键指标。

(2)职工工资增长率,职工工资增长水平与全国基本同步可以对比除企业的发展潜力。

(3)工伤事故率,工伤故事频率指标是说明工伤事故发生频率的程序的指标。工伤事故频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或部门工伤事故人次与职工总人数的比值。常见的指标形式是月工伤事故频率指标和年工伤事故频率指标,它们的计算公式为:

月工伤事故频率=当月工伤事故人次/当月职工总人数×1000‰

年工伤事故频率=当年工伤事故人次总和/当年12个月职工总人数平均值×1000‰

(4)福利费使用率,是实际福利费使用与应计职工福利费的比值。反映企业按工资一定比例提取出来的专门用于职工医疗、补助以及其他福利事业的经费,真正用于日常开支的情况。

(5)劳保投入率,是实际劳保投入使用与应计职工福利费的比值。反映企业按工资一定比例提取出来的专门用于劳动保护的经费,真正用于日常开支的情况。

(6)劳动合同签订率,是签订合同职工与企业所有计酬职工比值。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明确劳动权利义务,规范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行为的协议,通过签订率反映企业对职工依法保护的程度。

(7)医疗期工资支付率,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六十支付员工病伤假期工资,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8)安全投入率,是安全设施安全投入与总投资比率,安全生产投资与效益之间的关系是1:6,当然这是一个宏观数字比值关系。

3.资源环境层面评价指标。(1)厂界噪声处理投入比率,是营业收入与噪声处理投入比值。该指标反映公司生产力和噪声处理费用控制情况,反映了厂界噪声处理的效率。

(2)绿化覆盖率,是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是反映一个地区绿化面积占有情况或森林资源丰富程度及实现绿化程度的指标,又是确定绿化经营和开发利用方针的重要依据之一。

(3)自然灾害损失率,洪灾损朱率通常是指受灾区域各类财产或农作物的损失值与灾前值或正常值之比。洪灾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和非经济损失三类。直接经济损失计算的关键是合理确定各类财产和作物在不同淹没程度下的洪灾损失参数, 洪灾损失率是其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

4.消费者层面评价指标。(1)退货返修比率,规定时间内因质量问题返回数量等于规定时间内产品销售总数量与保修期内因质量问题返回数量比值。

(2)产品质量事故支出率,用市场价格来计算的质量事故支出与销售收入之间的比率。

(3)行业售后服务满意度,这一指标是对整体市场的一个评价,通过消费者对不同选项的选择状况,来分析产品市场满意度。

5.政府层面评价指标。(1)销售利税率,是指利税总额与销售净收入的比率,它反映企业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和贡献程度。利税总额包括流转税、所得税及税后利润。

(2)社会捐赠率,是指捐赠总额与销售净收入的比率,它反映企业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和关心社会公益事业成度。

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出发,重点从定量的角度构建基于企业社会责任下激励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评价和监督,并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一项系统工程,上述提到的确定的定量评价指标外,需要辅之于定性评价指标;进一步还要确定各项指标的评价标准以及根据指标的重要程度分别给予的权重,这些问题尚待后续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许震黎. 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的绩效评价指标设计[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09(2)

[2]乐正红. 基于绩效评价的专业技术人员激励研究[J]. 经济论坛,2013(2)

[3]唐立军.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激励约束机制构建研究[J]. 中国流通经济,2009(10)

[4]刘淑华,高强.关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设计的思考[J]. 管理论坛,2011(2)

作者简介:宋海彬(1977- ),男,汉族,吉林梨树人,管理学硕士,讲师

上一篇:国有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下一篇:基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偏差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