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食品加工企业网络营销渠道与传统营销渠道冲突分析

时间:2022-03-09 01:40:26

吉林省食品加工企业网络营销渠道与传统营销渠道冲突分析

课题名称:网络营销环境下企业新型渠道冲突研究,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2013年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课题编号:2013626

【文章摘要】

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食品加工业所占比重逐年上升,食品加工企业的营销渠道趋于多元化,本文在分析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试图找到适合我省食品加工企业的新型营销渠道。

【关键词】

食品加工;渠道冲突

1 吉林省食品加工企业发展现状

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食品加工业已经跃然成为我省第一支柱产业,根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我省食品加工业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其中味精达20%,畜肉制品占7O%,速冻食品占60%,方便面食品占25%,饼干占22%。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已经形成以玉米等深加工为主的粮食加工产业、以畜牧为主的肉制品加工产业及以长白山自然资源为主的绿色生态食品产业为主导的三大产业,涌现出了长春大成公司,长春皓月清真肉业有限公司、吉林森工泉阳泉饮品公司等一大批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明显的骨干企业,拥有了大批国内外知名的食品加工企业品牌。

1.1产品门类齐全

吉林省食品加工业主要涉及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和3大类;包括糕点及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酒精及饮料酒制造等9个中类,初步形成了较为齐全的食品加工业体系。 在所涉及的9个中类中,植物油加工业、糕点及糖果制造业、粮食及饲料加工业、牛羊屠宰及肉类蛋类加工业等4个行业构成了吉林省食品加工业的重点。

截止到2012年底,全省共有农副产品加企业2686家,占制造业单位总数的30.6%,从业人员89413人,占制造业从业人员总数的26.4%;其中规模在500—2000万元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253个、从业人员18674人;2000万元以上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03家,从业人员35636人。个体农副产品加工业39229户,占制造业总数的60.8%;从业人员92869人,占制造业总人数的54.3%。食品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623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212亿元,实现利税71.9亿元,其中利润 27.95亿元。全省已形成了以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加工制造等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体系。

1.2加工企业以大型企业为主

目前我省的加工企业已经告别了过去小作坊式经营模式,主要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其中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1家,超亿元的企业9家,在吉林省所占的比重较大。长春大成、长春皓月、黄龙食品公司、梨树新天龙酒精公司、梅河阜康酒精公司、长春金锣肉制品有限公司、德春米业(辽源)、吉林新禾米业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华正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四平红嘴油脂有限公司等企业成为吉林省食品工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

1.3形成独特的主导产业结构和特色优势

吉林省的食品加工业的发展速度迅猛,逐步发展成为吉林省加工业的主导产业。全省依托特色资源优势,打造区域主导产业,围绕农产品加工业已经形成玉米、水稻、大豆、肉猪、肉牛、禽蛋、乳品、参茸、蔬菜、林特产品十大产业系列,通过龙头企业集群集聚发展,促进企业间精细化分工和专业化合作,提升整体竞争力。2013年,全省启动实施投资30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166个,项目总投资304.3亿元,其中,中粮生化9万吨/年葡萄糖、森工泉阳泉特色饮品、金塔实业辣椒红色素萃取提纯、集安益盛药业扩产1亿支针剂生产线建设等项目已近完工。

2 吉林省食品加工企业营销渠道的现状

2.1营销渠道扁平化发展

传统的由生产者、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零售商组成的金字塔式的分校渠道具有操控性较弱;效率低下,不利于有序竞争;层次繁多,信息反馈不及时等缺点。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升,我省的食品加工企业逐渐打破了这种销售模式,采用越过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直接与终端零售商接触的扁平化的营销模式,削弱了中间环节的地位,凸显了终端的作用。

2.2渠道类型趋于多元化

我省的食品加工企业由于企业规模、经营管理水平等差异,必然采取不同的营销模式,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型企业的销售渠道趋于多元化,在采用传统的间接销售渠道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营销渠道的优势进行分销,在同一地区采用多种不同的销售渠道;针对同一产品也采取差异化的销售模式。这种转变一方面弥补了单一销售渠道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食品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2.3营销渠道终端的个性化

消费者作为销售的终端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们对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从单纯的接受商家推出的产品到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定制,这种消费需求的变化也要求生产企业能够满足。因此定制销售模式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和趋势。定制消费模式具有流通环节少,定价较高等特点,对于企业而言利润空间较大。但我省的食品加工企业在定制营销方面还处于起步尝试阶段,没有形成固定成熟的销售模式。

2.4网络营销渠道发展迅速

在互联网络高度发展的今天,电子商务成为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便捷的平台,网络营销渠道为我省食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平台,我省众多的食品加工企业已经在这方面作出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得成绩。通过建立企业网站,网上交易等手段拓展营销渠道。随着“数字农业”概念的深化和实施,网络营销渠道必然成为我省食品加工企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3 吉林省食品加工企业网络营销渠道与传统营销渠道冲突的成因

3.1成本原因

与传统营销渠道性比较,网络分销渠道在产品终端价格竞争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与传统销售渠道相比,网络营销渠道是订单化生产,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灵活的生产,食品加工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客户个性化的需求,通过降低库存,甚至零库存的方式进行加工与销售,这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企业库存的成本,降低了自己周转的压力。

二是相较于传统营销渠道的由生产加工企业到批发商,再到零售商的多环节销售方式,由中间环节截取20%-30%的利润,网络营销渠道在销售过程中流通环节的减少,势必带来最终销售价格的降低,从而更具市场竞争力。

三是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网络的便利性,消费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同一类型的企业商品进行快速对比并作出购买决策,因此网络营销渠道的企业也不得不采用低价策略吸引消费者购买,从而加剧了网络营销渠道和传统营销渠道的冲突。

四是市场透明化程度的提高,使得生产者不再独占信息源,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企业的生产成本,流程等信息,因此企业无法获得之前的超额利润。而这些信息的获得正是由于网络营销渠道的发展带来的。

3.2信息反馈原因

传统的销售渠道是基于固定的销售地点和销售时间的基础上的一种销售模式,虽然是人人交互模式,但这种交互多为单项的,企业的相关部门无法及时获得客户的反馈信息,企业就无法及时的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产品改进和新产品的研发推广;而网络营销渠道却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人机交互模式,客户可以即时的反馈相关信息,而生产企业可以根据这些反馈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进,并根据客户的要求提供具有个性化的产品,大大缩短了产品开发的周期和相关的市场调研成本,增加了企业的盈利空间。

3.3消费者消费体验原因

与传统的营销渠道相比,网络营销渠道因其便利性受到消费者,尤其是青年消费者的喜爱,但网络营销渠道的发展时间仍较短,大部分消费者还无法适应和掌握网络渠道的消费模式,由于网络营销渠道是人机交互模式,尤其对于食品加工企业来说,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只能通过视觉来选择商品,缺乏对商品的把握,这也成为很多人仍然习惯于传统购物渠道的原因。

4 吉林省食品加工企业营销渠道冲突的解决对策

4.1建立高效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

食品加工与食品物流与居民的生活关系密切,其巨大的需求量要求有高效现代的物流配送体系作为发展基础。食品本身的物理特征决定了货物价值一般较低,但体积较大,因此在物流配送过程中,完善的食品仓储系统既要充分利用运输的网络功能,也要在综合多种因素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存储量和存储时间,同时,装卸搬运活动是食品在流通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减少搬运次数也要最大程度上发挥专业机械设备的优势,增强物流配送的节奏和衔接性,进而提高整个过程的综合效率。物流配送中心等运输节点的设计要综合考虑产品特点、运输距离、客户对时间的要求、企业运输成本等因素。

4.2构建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网络营销渠道与传统营销渠道成员之间需要建立一种规范性、经常性的信息共享平台,进而进行长期有效的沟通。渠道成员之间可以交流相关市场供求信息,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高级管理层的互访,企业发展的宏观规划等信息,这种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渠道成员之间,渠道成员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状,消除了很多潜在的隐患与误解,保证了企业的营销渠道高效、正常的运转。

4.3转变中间商职能实现共赢

解决传统营销渠道与网络营销渠道之间的冲突,从根本上是要对两类渠道进行有效的整合,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互联网络的出现建立了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快速销售渠道,使得中间商的职能大大削弱,中间商不再是营销环节中的骨干环节,而成为了这种快速直接销售渠道的服务提供部门。通过互联网实现的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直接网络营销渠道,这时传统中间商的职能发生了改变,由过去的环节的中间力量变成为直销渠道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同时,食品加工企业利用网络渠道和传统渠道进行销售时大势所趋,中间商要转变自身职能,如充当第三方物流配送提供服务等,通过自身职能的转变,实现生产企业,中间商和消费者三方的共赢。

我省的食品加工企业起步较早,发展较为完善,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只有通过有效整合传统营销渠道和网络营销渠道两种资源,充分利用二者的优势,实现我省食品加工业的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易果平.新形势下我国蔬菜营销渠道优化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2]王秋艳.浅析传统营销渠道与网络营销渠道的关系[J]. 成功(教育). 2011(06)

【作者简介】

常颖,女,1980年,吉林长春,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杜春晶,女,1980年,吉林长春,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上一篇:浅谈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和... 下一篇:基于中国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奢侈品营销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