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性学习

时间:2022-03-09 08:20:03

促进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性学习

数学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如何促进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性学习,值得我们共同探究。

一、重视“活动预设”,促进有效性学习

正所谓“不预不立”,一堂能真正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离不开课前的活动预设。新课程背景下的活动预设是教师依托课程理念,体味教材内涵,结合学生实际,为课堂实施而精心设计的话动预案;是教师作为活动的开发者,为自己的学生所预设的发展轨迹,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活动预案。重视活动预设,精心设计良好的活动预设是课堂效果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执教三年级上册《口算乘法》一课时,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幸运大抽奖”的环节: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一张口算卡片,如果学生根据卡片上的算式所填写的得数和课件上所开出的中奖号码一样,那么就可以获得奖品。结果在试教的过程中,个别中奖的同学兴高采烈.而更多的是没中奖的同学一个个垂头丧气的。事后。我仔细反思了一下,发现在这个环节中,每个学生只需要完成一道口算题,类似于“刮刮奖”的中奖形式对学生而言纯粹只是“幸运”成分,而几乎没有一点挑战性,更别提学生能得到发展了。同时受奖品的限制,能获奖的同学很少,结果滋生的是大部分学生的沮丧情绪。另外奖品的设置也存在争议,如果不是为了竞赛,平时也能经常以本子、笔这样的物质奖励吗?学生被奖品所吸引.对数学本身的关注反而受到影响。这是一个失败的活动预设。

经过反复思索,我修改了“幸运大抽奖”的形式,事先准备好学生名单,活动时随机指定学生抽出一张中奖名单,被幸运抽中的学生要上台接受任意三个同学的考验,顺利通过便能获得老师亲手剪的智慧星.假如被考倒了,奖品则由出题的同学获得。这样一来,就改变了原来学生“没事做”的状态,台下的学生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只只小手举得老高,都准备好了题目想考倒中奖的同学,何况还有小奖品的刺激呢;台上的学生更是集中精神、全力以赴,希望能顺利通过考验获得奖品。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不仅能解题,还要能出题,进一步重新组织刚获得的新知识,达到了巩固和深化的发展目标,而且抽奖的时间和次数都可以根据课堂情况灵活掌握。这样的预设,才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的预设,是学生主宰课堂下的主动学习的课堂预设,是追求学生“生成精彩”而获得课堂教学精彩的预设。

二、关注“动态生成”,体现有效性学习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前“预设”是为了“生成精彩”而进行的预设,预设时重点考虑:学生在课堂上可能有哪些生成,如何引导学生得到有价值的生成,如何为学生刨造一个开放而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自由飞翔,进发出思维的火花。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前精心地组织学习材料,更需要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状态,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对预设的方案作及时的调整和动态的调控,使鲜活而生动的课堂成为师生交往互动、共同成长的时空。

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准备5张讲故事、3张唱歌、l张跳舞的标签,让学生随机抽出其中一张并表演标签上所写的项目。在抽签之前,学生根据所学的可能性大小的知识,都认为抽到讲故事的可能性最大、抽到跳舞的可能性最小。接着有个学生随机抽签,竟然第一张就抽到了跳舞,结果跟原来预设的不一样。这个小小的意外,让部分学生开始怀疑起原先的结论。于是我因势利导,反问学生:是不是我们的猜想错了?这一问,学生马上就有想法了:“没有错.抽到跳舞的可能性最小,并不是不可能,也是有可能抽到的。”我又问,那怎么证明我们的猜想没错?学生的小主意又来了:让一个同学连续抽20次.把抽到结果记录下来;让班上每个同学都抽一次,再统计一下每一种项目抽到的次数;请其他同学接着抽,看会抽到什么项目……在随后的教学活动中,同学们通过自己的猜想和验证,进一步明确了在这里数量的多少的确是可能性大小的有效依据。于是,这个环节的教学活动也顺利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对可能性的大小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三、照顾差异发展,实现有效性学习

走进新课程,教学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是存在着个别差异的。让学生实现有效的“差异发展”,应该成为现代课堂教学新的目标定位。在现代课堂教学中要促进学生的差异发展,不能再用同一模式、同一程度去要求所有学生,而应精心设计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要的教学预案,不断地为学生刨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时空。

总之,在数学课堂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重视“活动预设”、关注“动态生成”、照顾“差异发展”,便能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真正有效促进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获得相应的发展。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课外作业设计 下一篇:对小学美术有效课堂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