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图景里的“文化千岛”

时间:2022-03-09 06:07:40

地质图景里的“文化千岛”

贵州高原以喀斯特地貌为主体,境内地势起伏,高差悬殊。各种土壤、植被、物种、水文、气候等各具特色,形成多样性的生态系统。

在如此复杂的地理条件背景下,贵州世居少数民族的古老传统与汉文化渗透交融,形成了极具个性的地方文化,因此,贵州被誉为“文化千岛”。

与石头关系密切的黔中屯堡人、黔西南布依族风情,与水和木有关的黔南、黔东南布依族、侗族和水族风情,这些都与当地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也就是地质条件背景密不可分,所谓“天人合一”,其实也就是“地文合一”,自然生态环境决定了民族生态人文。

在黔东南地区的清水江、都柳江流域,也就是苗岭山脉的主峰雷公山地区,从旅游地质来说,主要分布着元古代板溪群浅变质岩地层,距今有八亿年;在地质构造上属华夏系、新华夏系构造的交汇处。因而这一带岩层破碎,风化严重,森林茂密,沟壑纵横,河流与河谷阶地发育,形成了水、木生态良好的自然环境。

世居此地的苗族、侗族及水族同胞,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通过上千年的适应和演化,这些民族在居住上,就形成了吊脚楼、风雨桥等木质建筑特征;在音乐上,苗家的飞歌、侗族的大歌,长久地在河谷中回荡、在树林里穿越;在食物蛋白质的获取上,形成以水稻、香糯和鱼类为主的食物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如苗族酸汤鱼、侗族俺鱼等地方特色美食。

在黔西南地区的南、北盘江流域,主要分布着古生代和中生代的石灰岩地层,石山,河谷切割强烈,水土流失严重,喀斯特地貌发育,形成以溶蚀盆地、溶蚀洼地为主要聚居地的生态环境,久而久之,便形成以石头为特色的布依民族风情。在居住上,以石板房、石头寨为特征;在音乐上,布依族的八音坐唱,适合在坝之中、洼地里的村寨聚会演唱;在食物链上,玉米、小麦、油菜等旱地作物和小型哺乳动物构成主要的食物链,也就形成了闻名于世的花江狗肉等美食。

这种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使人类在进化和进步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风情。人们在旅游活动中,如果不但能够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的深层奥秘,必然会获得层次更高的审美享受。

是的,地质环境条件决定民族的生活环境,民族的生活环境决定民族的文化特色,民族的文化特色又展现不同的民族风情。

如今,贵州将旅游地质融于旅游民族风情文化,正是贵州山地旅游的深化,它正以独特的民族风情欢迎着八方来客。(编辑/夏冬)

上一篇:你若能执TA之手,与TA携老…… 下一篇:手机伴侣在室内无线覆盖中的应用